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7)
2023(11134)
2022(9388)
2021(8819)
2020(7375)
2019(16743)
2018(16388)
2017(30358)
2016(16291)
2015(18286)
2014(17866)
2013(16686)
2012(14945)
2011(13258)
2010(12719)
2009(10862)
2008(10114)
2007(8486)
2006(6783)
2005(5755)
作者
(40747)
(34192)
(33929)
(32393)
(21408)
(16296)
(15660)
(13349)
(13106)
(11734)
(11663)
(11532)
(10611)
(10524)
(10496)
(10336)
(10125)
(10113)
(9691)
(9664)
(8283)
(8063)
(8055)
(7758)
(7666)
(7583)
(7252)
(7233)
(6748)
(6610)
学科
(64887)
经济(64840)
管理(44298)
(39207)
(33424)
企业(33424)
方法(32096)
数学(28337)
数学方法(27923)
中国(17297)
地方(15362)
(14881)
(14880)
业经(14013)
理论(11607)
(11391)
教育(10940)
产业(10223)
(10164)
贸易(10159)
农业(10000)
(9973)
(9861)
(9814)
财务(9784)
财务管理(9765)
(9555)
环境(9396)
企业财务(9353)
技术(9291)
机构
大学(215360)
学院(211933)
(86029)
经济(84437)
管理(84079)
理学(74662)
理学院(73787)
管理学(72255)
管理学院(71835)
研究(65363)
中国(46046)
(43085)
科学(39084)
(36357)
(31320)
师范(31025)
中心(31010)
财经(30707)
(29608)
业大(29430)
(28965)
(28295)
(27744)
经济学(27560)
研究所(26892)
北京(25929)
师范大学(25218)
(25076)
经济学院(25064)
(23324)
基金
项目(157041)
科学(126964)
研究(118158)
基金(115331)
(98938)
国家(98131)
科学基金(86773)
社会(77733)
社会科(73821)
社会科学(73806)
(62122)
基金项目(61379)
教育(57385)
自然(54753)
自然科(53567)
自然科学(53556)
自然科学基金(52590)
(52326)
编号(47687)
资助(45536)
成果(37755)
重点(36024)
(35572)
(34280)
(33893)
课题(33032)
国家社会(32439)
大学(32106)
教育部(31457)
创新(31368)
期刊
(83475)
经济(83475)
研究(59243)
中国(38048)
教育(34716)
管理(30802)
学报(30317)
科学(28629)
(27972)
大学(25831)
(23460)
学学(23054)
技术(20348)
农业(16720)
财经(15227)
业经(13956)
经济研究(13733)
(13282)
金融(13282)
(13256)
问题(11249)
图书(10578)
科技(10105)
(9889)
技术经济(9812)
统计(9497)
资源(9477)
(9413)
(9168)
商业(9092)
共检索到290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子琪  陈安琪  王雪梅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逐渐成为推动国家政治稳定与安全的内在稳定器,同时也面临多重困境与挑战。政治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安全发展依托包含了政治心理、政治价值与政治思想三个要素。对政治文化结构研究必将为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塑造提供更为有效的发展路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灿丽  
高等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校园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平台。因此,整合高校校园文化的意识形态教育资源,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元素溶解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载体,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校园文化阵地的作用,抵御校园中非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淡化、分化、异化,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引导力和凝聚力,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塑造的重要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代浩云  王瑜  
大数据时代给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带来了信息传播的新途径和数据资源。积极把握时代机遇,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是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形势所需。因此,应通过构筑网络阵地、应用社交媒体、开发应用软件、依托通讯工具、搭建智慧课堂,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敖永春  陈猛  
网络载体应用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全过程,丰富了意识形态教育载体,拓展了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扩展了意识形态教育资源。要进一步整合教育主体,加强载体监管,增强意识形态教育的规范性,创新教育内容,确保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导向性,以提升网络载体视域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巩晶骐  
<正>在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态势下,加强高校安全教育,使大学生养成国家安全意识,是新时代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项重要体现,亦是国家战略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如今国家安全问题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借助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大学生加强对国家安全知识的了解,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国家安全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郑珠仙所著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德胜  
20世纪美国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有其鲜明的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不是孤立的教育现象,而是意识形态(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和社会文化(多元文化)塑造的结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惠华  高腾  
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的定量考查以及访谈形式的定性分析,对近40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安全自觉意识以及西化文化认知程度进行统计分析,对有针对性地弱化西化文化对年轻群体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靖  
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包括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职业品质,开放协同、分工协作的共赢意识,爱岗敬业、专注专业的执着追求,精进不休、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为加快实现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中国品牌"转变,必须将新时代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精神之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钱晓丽  
大学生主体意识是推动大学生主动进入、深入参与、高效完成教育过程的内在心理力量。"理性"与"非理性"共同构成人的完整精神世界,共同浸润并作用于人的一切活动。大学生主体意识塑造疏离理性不能展开,忽视对非理性及其意义的思考容易走向虚无。提高大学生主体意识塑造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要研究并发挥"非理性"因素对塑造活动的积极意义。大学生主体意识塑造要凸显个体心理研究的基础性,要强调意义价值的生成性,要着力研究教育情境的复杂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娇艳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挑战,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愈发重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效力对构建国家意识形态话语权具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面临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感染力不足、话语方式陈旧、话语保障机制缺乏等问题,通过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转换话语方式、构建话语保障机制,能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制度认同,从而达到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目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柴艳萍  
现今,国家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与日俱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最为关键的一大元素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断延展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度,促使我国大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思想,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与认可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鞠斐扬  
<正>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将婚恋作为青年发展的重要领域予以关注。新时代大学生婚恋家庭素养教育的全面发展基于学校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教育体系的逐步健全。扬州大学左红梅老师所著的《学会成长学会爱——新时代大学生婚恋家庭素养教育》一书涵盖了婚恋素养、家教“早课”、思想引航、人际交往四大主题,丰富了大学生婚恋家庭素养教育的内涵与与路径,本书主要包含三大特色: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丽  
高校是开展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还表现出方式方法单一以及教育途径狭窄等弊端。必须要积极创新教育的内容、方法与途径,从而为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的阵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年大学生主流文化的塑造与培养课题组  
阐述了大学生主流文化的内涵、表征和功能,指出了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文化塑造与培养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的分析,论证了对大学生进行主流文化塑造与培养的必要性;最后对大学生主流文化塑造与培养的总体思路、基本对策及途径、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芳丽  张映文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安全稳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容忽视,必须警钟长鸣,提高警惕。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屏障;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意识形态安全人才支撑;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营造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氛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