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1)
2023(7592)
2022(6534)
2021(6170)
2020(5014)
2019(11381)
2018(11190)
2017(19415)
2016(11348)
2015(13264)
2014(13277)
2013(12015)
2012(11246)
2011(10274)
2010(10836)
2009(9347)
2008(9241)
2007(8671)
2006(7875)
2005(7318)
作者
(29872)
(24859)
(24800)
(23802)
(16052)
(11842)
(11455)
(9684)
(9515)
(9367)
(8394)
(8389)
(8040)
(8016)
(7877)
(7685)
(7556)
(7490)
(7474)
(7076)
(6412)
(6024)
(5988)
(5967)
(5678)
(5671)
(5617)
(5522)
(4959)
(4958)
学科
(33934)
经济(33901)
管理(30331)
(27992)
(23605)
企业(23605)
中国(15366)
方法(12109)
(11746)
教育(11199)
(10612)
理论(10309)
数学(9759)
(9625)
数学方法(9381)
业经(8515)
教学(8429)
(7716)
地方(7608)
农业(7447)
(7383)
贸易(7376)
(7213)
技术(7177)
(7069)
(6366)
及其(6288)
(6127)
银行(6121)
(5930)
机构
学院(151797)
大学(150700)
(54050)
管理(52941)
研究(52921)
经济(52368)
理学(44436)
理学院(43835)
管理学(42660)
管理学院(42340)
中国(37910)
(33222)
科学(30347)
(27317)
(25969)
(25879)
师范(25715)
(25689)
中心(23789)
研究所(23189)
教育(22620)
技术(22424)
北京(21989)
职业(20598)
财经(20444)
师范大学(20176)
(20130)
(20044)
(19982)
业大(19207)
基金
项目(92286)
研究(75973)
科学(72863)
基金(61705)
(51865)
国家(51291)
科学基金(43927)
社会(43257)
教育(41017)
社会科(40746)
社会科学(40737)
(38007)
编号(34767)
(32963)
基金项目(30741)
成果(30293)
课题(27298)
自然(27199)
自然科(26577)
自然科学(26570)
资助(26319)
自然科学基金(26060)
(23668)
重点(21581)
(20879)
项目编号(20749)
(20691)
规划(20138)
大学(19839)
(19677)
期刊
(66497)
经济(66497)
研究(51196)
教育(42568)
中国(39583)
管理(22835)
技术(21071)
(20344)
(18898)
学报(18478)
科学(17809)
大学(16280)
职业(15530)
(14662)
金融(14662)
农业(13450)
学学(13449)
业经(11340)
经济研究(10391)
技术教育(10227)
职业技术(10227)
职业技术教育(10227)
(10218)
论坛(10218)
图书(9840)
财经(9681)
(8390)
(7650)
问题(7596)
统计(7279)
共检索到248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石邦宏  
我国大学生职业设计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盲目、被动、短视和守旧。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设计的基本原理,推动大学生职业设计朝着有利于个性发展的方向发展;从人格基础、家庭干预、学缘干预、社会干预、目标导向等多场景出发,选择个性化的职业设计策略与方法。无论哪种场景,都以遵从法律和社会伦理为底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娇冉  
随着国家与社会的高速发展,“考研热”“慢就业”正逐步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极端方向趋势,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不足,就业观念狭窄,于是大学生陷入漫长的职业生涯探索迷茫期。文章以桌面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结合案例对比分析,探寻大学生出现职业生涯迷茫期的原因,从而从个人、同伴、家长和学校四个层面采取有效策略实现改善,并提出相关方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晋鹤  
目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主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式单一,学校支持力度不足。文章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体系,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以及组建专门的信息素养教学团队等4种提升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冯爱惠   李范坤  
新时代下,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和信息媒介的广泛应用,大学生越来越喜欢在互联网上展现自身的感受与看法,高校网络舆情呈现越来越多元化和不易防范的特征,加大了高校不安定因素以及对日常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是社会发展和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行为的引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未来融入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康  
<正>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建设的后备军,其素质水平直接关乎未来中国发展水平。基于大学生培育重要性,高校亟须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顺应新时期推动思政育人策略优化,更好地培育大学生综合素养。由韩艳阳、胡晓菲和肖丽霞著,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立足于新的时代特征对高校育人工作的规律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为相关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颖  
书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作者:徐俊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80-8023-1出版时间:2022年3月定价:88元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网络资源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样的发展现状给我国高校教学体系带来一定影响,求学者在课堂之外能有机会接触到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他们的认知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为了让网络资源对高校思政教学体系产生的影响对高校思政教育效果产生正面效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颂平  
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生活压力、快速的工作节奏,加之高职学生心理的特殊性,其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日益凸显与严重,进而影响到当前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就业、职业生涯规划等一系列问题。为此,笔者从策略优化原理的理论视角,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剖析,尝试提出相应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庄新豪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就业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大学生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种新途径和新方式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发展过程步履维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困境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琳  赵健  
在职业心理辅导体系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强化心理调适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提高职业决策能力,通过设置职业生涯设计、就业技巧指导、资助创业指导、职业心理辅导与调试的内容,将职业心理辅导内化于就业指导过程,以职业生涯设计为主体,以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编制特色教材、运用测评工具、开展个体指导和明确辅导员核心指导角色等策略,促进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晓萍  林新荣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不断严峻,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势在必行。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发挥个人主体作用和学校主导作用、制定阶段性规划和反馈机制、完善测评系统和考核机制、建立示范基地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大庆  章吉  高蕾  
传统的职业价值观教育中并未充分考虑到学校类型及人才培养特点之间的区别。不同类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特点不同,职业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坚持共识性教育,还要结合教育定位、培养目标、就业期望、求职方向、职业发展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形成差异化的教育策略,从而实现高水平就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邹均   蹇佳  
<正>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提升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塑造至关重要。在社会多元化发展变革中,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信仰也向多元化方向转变,使得他们的理想信念面临着挑战。因此,研究当前高校学生理想信念塑造的教育策略成为迫切的需求。由蒙丹等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研究》一书共包含六章内容,该书首先主要考察了中西方理想信念的历史发展,并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进行了系统梳理。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新进  
职业使命感培育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品质,如对个体职业使命的感知、理解、认同,并付诸实践,把为社会谋福利和自我实现作为内在动力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职业使命感培育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现实逻辑构成了严密的逻辑基础。职业使命感培育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拼搏奋斗的动力,是激励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源泉,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红娜  曹禹  孙飞飞  
目前,我国就业结构化矛盾突出,培养学生职业软实力迫在眉睫。文章对学生、学校、企业三方职业核心能力现状调研数据进行分析,从全程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个体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三个方面探索新时代大学生职业软实力培养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金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而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时代的先锋和标杆,他们的身上肩负着我们这个时代的使命,对整个时代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在时代定位、目标要求和方法手段等诸多方面做出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应对,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教育方法使用得当,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