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22)
- 2023(17224)
- 2022(14730)
- 2021(13800)
- 2020(11308)
- 2019(25831)
- 2018(25869)
- 2017(48436)
- 2016(26588)
- 2015(30102)
- 2014(30248)
- 2013(29736)
- 2012(27497)
- 2011(25095)
- 2010(25199)
- 2009(23128)
- 2008(22063)
- 2007(19713)
- 2006(17857)
- 2005(15587)
- 学科
- 济(122452)
- 经济(122330)
- 业(70400)
- 管理(68055)
- 农(52079)
- 企(47988)
- 企业(47988)
- 方法(43657)
- 数学(37826)
- 数学方法(37444)
- 农业(34694)
- 地方(31604)
- 中国(30593)
- 业经(28774)
- 学(26395)
- 财(23171)
- 制(21350)
- 环境(17480)
- 理论(17402)
- 贸(17247)
- 贸易(17238)
- 发(17223)
- 易(16576)
- 和(16449)
- 体(16322)
- 地方经济(16255)
- 银(15843)
- 银行(15799)
- 融(15780)
- 金融(15771)
- 机构
- 学院(376343)
- 大学(372912)
- 济(153646)
- 经济(150233)
- 管理(144551)
- 研究(132756)
- 理学(124427)
- 理学院(122973)
- 管理学(120829)
- 管理学院(120164)
- 中国(99045)
- 科学(82921)
- 京(80176)
- 农(77633)
- 所(67245)
- 财(66470)
- 业大(61489)
- 研究所(61282)
- 中心(60899)
- 江(59920)
- 农业(59596)
- 财经(52400)
- 范(52243)
- 师范(51758)
- 北京(50084)
- 院(47747)
- 经(47531)
- 州(46362)
- 经济学(44873)
- 省(43456)
- 基金
- 项目(255925)
- 科学(199667)
- 研究(190590)
- 基金(181846)
- 家(157996)
- 国家(156559)
- 科学基金(133309)
- 社会(118914)
- 社会科(112044)
- 社会科学(112011)
- 省(102931)
- 基金项目(97268)
- 教育(86171)
- 自然(84727)
- 划(84680)
- 自然科(82615)
- 自然科学(82597)
- 自然科学基金(81056)
- 编号(80394)
- 资助(73263)
- 成果(65158)
- 重点(57258)
- 发(56895)
- 部(55577)
- 课题(55422)
- 创(52403)
- 创新(48841)
- 科研(48017)
- 国家社会(47981)
- 教育部(46847)
- 期刊
- 济(184446)
- 经济(184446)
- 研究(112535)
- 中国(78930)
- 农(77724)
- 学报(61621)
- 科学(56434)
- 农业(52631)
- 管理(50412)
- 财(48355)
- 大学(46891)
- 学学(44359)
- 教育(44134)
- 融(34513)
- 金融(34513)
- 技术(33754)
- 业经(33544)
- 经济研究(27241)
- 财经(25012)
- 业(24905)
- 问题(24543)
- 经(21436)
- 版(19785)
- 图书(19399)
- 资源(18862)
- 技术经济(18844)
- 科技(18127)
- 世界(17759)
- 理论(17510)
- 现代(17431)
共检索到571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艳琳 谢乾丰
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需要,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和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重要意义的认识,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产业,并在资金、政策、人才、土地等方面加大扶持的力度和广度,确保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始终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乾丰 朱艳琳
红色资源是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特殊资源性要素。对红色资源的利用,既要遵循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的一般规律,也要根据红色资源的特有属性,有的放矢加以保护和利用。促进红色资源利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既要坚持走红色旅游之路,更要不断创新思路,念好“融”字诀,做好“融”字文章——把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全领域。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家喜 卫增 尤庆南 王祥明
培育特色农业产业是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基于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在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案例,归纳总结出因地制宜、引入现代化管理方式、紧密连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注重内外部资本要素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投入、探索抱团发展的多种模式的新疆经验,分析了人才匮乏、缺乏长远规划、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并提出构建人力资本引育机制、宣传推介机制、产权激励机制、产业培育机制、政策引导机制的优化路径,以期优化发展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路径,并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朱艳琳 谢乾丰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各级党委政府发展“三农”工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抓手和具体政策。目前,全国各地区都已经进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基础上,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以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不断向好,是各级党委政府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破解好的头等现实问题,唯此,才能促进乡村振兴目标不断得以实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敬鸿
党的十八大以来逐渐形成的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壮大新时代集体经济的思想,是对邓小平"两个飞跃"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对我国农村经济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准确把握和理性选择,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新时代壮大集体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核心作用,正确处理"统"与"分"、"一"和"多"的辩证关系,即集体经济集约经营的"统"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分"。在坚守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这一根本制度前提的"一"与探索集体经济实现方式多样化的"多"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保护农民合法财产权益和壮大新时代集体经济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两个飞跃” 集体经济 新发展理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江万友 彭寿生 张微 李莹 邢振明
根据2016全国国家级贫困县名单,吉安市的国家级贫困县占了江西省近四分之一,分别是吉安县、遂川县、万安县、永新县、井冈山市。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分别对井冈山市睦村乡蕉塘村、永新县三湾乡三湾村开展精准扶贫定点帮扶工作,通过安排驻村书记、落实帮扶资金、发展扶贫产业项目、结对帮扶贫困户等方式协助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先后向蕉塘村、三湾村投入帮扶资金133.2万元,主要用于特色养殖业、"三湾人家"农家乐、道路和文化广场建设、土坯房改造等项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谢乾丰 朱艳琳 冯讲琴
随着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进入乡村振兴阶段。作为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发展“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与稳步推进,必须建立在厚实的物质经济、高效的体制机制以及坚强的组织领导等基础之上。作为乡村振兴基础版的脱贫攻坚和脱贫攻坚升级版的乡村振兴,两者统一于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全过程。从学理上分析,脱贫攻坚战目标的实现,为乡村振兴的全面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乡村振兴必须以脱贫攻坚成果的进一步巩固、拓展和提升为前提。确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既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位工作,也是巩固、拓展和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颖
以江西省吉安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背景,分析了森林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目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景观、旅游资源、生态文化等结合不够紧密,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及其对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作用与贡献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城市绿地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维护上考虑不足。因为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需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城市森林资源质量和优化城市森林资源结构,因此针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背景,提出了建设森林旅游示范目的地、"森林人家"示范点,完善森林旅游示范设施,加快推进森林旅游服务体系工程等发展森林旅游业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颖
以江西省吉安市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为背景,分析了森林城市建设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目标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景观、旅游资源、生态文化等结合不够紧密,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功能及其对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作用与贡献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城市绿地系统在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的维护上考虑不足。因为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需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提高城市森林资源质量和优化城市森林资源结构,因此针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彭仁才
敲响农业开发新“锣”──江西省吉安市首次拍卖“五荒”纪实彭仁才一“每亩3340元,一次──二次──三次!119号以每亩3340元中标1号地块!”主拍人一声锣响,会场再次沸腾。江西省省委书记毛致用一边鼓掌微笑。一边兴奋地对在座的地、市、县领导说,“搞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华琳 周成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能促进共同富裕,旅游经济能够作为乡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打造满足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产业体系,提高农户经济收入。而农村集体经济整合资源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逐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使空心村提高产业规模,达成脱贫致富目标。本文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切入点,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对应机理以及障碍做出分析,从而促进乡村旅游创新升级,使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以创造出更多效益。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农村经济 乡村旅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祥盛 文建平 汪伟平
2008-2010年在江西省吉安市13个县(市、区)开展42个"3414"晚稻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点土壤有较高的土壤碱解氮含量(116~209 mg/kg),但相对产量(60%~85%)较低,施用氮肥增产效果显著,推荐施氮量为110~210 kg/hm2;试验区土壤速效钾含量为61~119 mg/kg,相对产量为85%~100%,按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划分为中高等级,施用钾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推荐施钾量为0~130 kg/hm2;试验区土壤有效磷含量为11~31 mg/kg,相对产量为85%~100%,按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划分为中高等级,推荐施磷量为0~80 kg/hm2,施用磷肥效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洁
<正>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扩展,乡村战略以及农村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农业水土专业领域中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也得到了持续完善。基于此,农村经济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由王立胜、张弛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的《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书,是农村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成果,该书使用专业的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方式,对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行系统介绍,重点阐述了乡村振兴的总体战略思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实践案例等内容,能够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勇强 何望
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消费者需求、传统营销渠道模式在某些方面的缺陷、无处不在的市场营销竞争以及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在现代市场发展中已经成为影响中小企业渠道模式创新的重要原因。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通过建立多极型市场营销渠道模式,打造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构建营销渠道联盟和大力发展网络营销等多种方式,努力促进中小型企业营销渠道模式的创新,使其在动态的和不确定性下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本文以吉安市中小型企业为例,对营销渠道模式创新的原因及策略作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中小型企业 营销渠道模式创新 吉安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美彤
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文章以"三农"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绩和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为背景,阐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路径选择,即沿着领导负责机制—资金扶持机制—经营运行机制—绩效考评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监督管理机制这一路径可以有效地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结合凌海市在壮大村集体经济中的做法和成功经验,文章研究了壮大村集体的具体举措,并对壮大村集体经济提出建议。
关键词:
村集体经济 路径选择 “三农” 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