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2)
- 2023(12445)
- 2022(10386)
- 2021(9469)
- 2020(7469)
- 2019(16674)
- 2018(16056)
- 2017(29225)
- 2016(16090)
- 2015(17794)
- 2014(17464)
- 2013(16872)
- 2012(15982)
- 2011(14767)
- 2010(15419)
- 2009(14008)
- 2008(13766)
- 2007(12598)
- 2006(11644)
- 2005(10689)
- 学科
- 济(68063)
- 经济(68013)
- 管理(47459)
- 业(44862)
- 企(34921)
- 企业(34921)
- 中国(24827)
- 地方(23934)
- 农(21604)
- 方法(18163)
- 业经(17245)
- 技术(16987)
- 数学(15072)
- 数学方法(14823)
- 农业(14587)
- 财(13893)
- 银(13704)
- 银行(13679)
- 地方经济(13652)
- 行(13397)
- 融(13362)
- 金融(13361)
- 环境(13301)
- 制(13173)
- 学(13047)
- 发(12546)
- 贸(12090)
- 贸易(12076)
- 理论(11918)
- 策(11864)
- 机构
- 学院(225557)
- 大学(219172)
- 济(93082)
- 经济(90893)
- 研究(84547)
- 管理(81646)
- 理学(68015)
- 理学院(67164)
- 管理学(66047)
- 管理学院(65595)
- 中国(64349)
- 科学(50062)
- 京(48067)
- 财(43321)
- 所(42818)
- 研究所(38360)
- 江(38080)
- 中心(37902)
- 农(37004)
- 范(33889)
- 师范(33608)
- 财经(32190)
- 院(31317)
- 北京(31172)
- 州(30735)
- 业大(30322)
- 经(29000)
- 农业(28417)
- 经济学(27490)
- 技术(27236)
- 基金
- 项目(143078)
- 科学(113207)
- 研究(111492)
- 基金(98658)
- 家(85134)
- 国家(84320)
- 科学基金(72138)
- 社会(69514)
- 社会科(65837)
- 社会科学(65826)
- 省(59973)
- 教育(51468)
- 基金项目(50872)
- 划(49361)
- 编号(46552)
- 自然(43301)
- 自然科(42274)
- 自然科学(42262)
- 自然科学基金(41438)
- 资助(39309)
- 成果(38633)
- 发(38121)
- 课题(35047)
- 重点(33340)
- 创(32877)
- 发展(31413)
- 展(30857)
- 创新(30816)
- 部(30218)
- 年(28825)
- 期刊
- 济(116920)
- 经济(116920)
- 研究(74752)
- 中国(57708)
- 教育(38619)
- 农(35899)
- 管理(34021)
- 财(31111)
- 学报(30639)
- 科学(30154)
- 融(27406)
- 金融(27406)
- 农业(24697)
- 大学(23637)
- 技术(22875)
- 学学(21791)
- 业经(21184)
- 经济研究(18463)
- 财经(15582)
- 问题(14295)
- 经(13573)
- 业(13276)
- 坛(12546)
- 论坛(12546)
- 科技(12288)
- 职业(12190)
- 贸(11720)
- 技术经济(11509)
- 图书(11094)
- 商业(10862)
共检索到371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法稳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艰难进程中,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是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选择。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包括产业发展模式、发展环境、发展要素三大重点领域。为此,可以采取如下对策:加强顶层设计,为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提供指导;加强宣传培训,提升对绿色发展新动能的认知水平;创新管理模式,保障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有效性;强化科技创新,为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提供支撑;加强资源管理,为培育绿色新动能提供空间。
关键词:
新时代 绿色发展 新动能 新旧动能转换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庆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改变生态产品等同于自然生态产品的传统认识,强调基于生态效益的生态产品市场特征,追求生态产品的生态附加效益,能够起到推动市场产品全面向生态产品升级的作用,从而产生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能。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阶段,人们普遍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成本,经济增长必然产生破坏生态环境的恶果,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转变对生态产品的传统认识,就可以通过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把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新动能统一起来,使增加生态产品供给成为绿色发展新动能。
关键词:
生态产品 绿色发展 新动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弯
近年来,绿色发展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基于对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展的实地调研,探究了资源环境约束下大庆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结果显示,初级加工企业多,精深加工企业少,要素投入拉动型为主导,高污染、高排放所形成的路径依赖和配套要素的缺乏是制约大庆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主要瓶颈,提出从第一、二、三产业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环境约束 绿色发展 新动能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金奇宪 朴吉天
本文从我国和国际信息服务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培育和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建议,给出了培育和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对策。
关键词:
信息服务业 信息网络 数据库 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法稳
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方面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任重道远,优质安全农产品供应不充分;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市场日益旺盛。与此同时,因质量导致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也相对不足。因此,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及关键是水土资源的保护,特别是水土资源质量的保护,这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但中国水土资源在数量上的不足,以及源自工业、农业污染导致的水土资源质量的下降,都严重影响着中国农业的绿色发展。为此,应深刻理解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意义,采取有效对策,确保水土资源的数量安全,提升水土资源质量,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金刚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抓手,绿色生产力的发展依赖有效的环境治理促进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并推动绿色产业快速成长。在传统的环境治理模式下,尽管有数字管理但无数字技术治理,纵向政府间委托代理难题、横向政府间和部门间协作困境以及社会公众的环境信息壁垒成为阻碍环境有效治理的主要症结,不利于绿色生产力的发展。基于此,在数字化时代,需要从数字管理的旧模式转向数字技术治理的新模式,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以破解环境治理效能低下难题,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方面促进绿色生产力发展,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在环境领域的数字技术治理中,也需警惕数字技术滥用之殇、数字形式主义以及信息安全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爱平 李雪娇 邓金钱
绿色发展理念旨在解决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是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也为世界范围内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本文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层面论证了绿色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并提出习近平新时代的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时代化和中国化的新成果,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
关键词:
绿色发展 新时代 政治经济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2015年3月,中共中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首次提出"绿色化"的概念,与原来倡导的"新四化"并举。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把"绿色发展"作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方针,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任康钰 张晨希
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现实使很多国家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也呼唤着可持续发展领域更为广泛的国际合作和有效的国际领导力。这一现实背景下全国"十三五"规划将绿色金融上升到国家战略,不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强大助力,也为我国引领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契机。那么,如何在实现国家战略的过程中有效培育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领导力?本文首先对当前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事实进行国际比较观察,然后结合国际关系相关理论,提出适用于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领导力类型,最后通过构建模型对如何培育这一国际领导力进行机制探讨。本文的创新在于首先论证我国在绿色金融领域更为具体的国际领导力培育类型,即方向型领导力;然后建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模型",就培育中国绿色金融方向型领导力的机制提出了三阶段动态战略。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经济与环境 国际领导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文晖 巨少达
我国各地的工业园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在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政策扶持、体制机制等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应根据工业园区发展的趋势,通过不断健全工业园区的法律法规体系,分类推进园区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地为园区简政放权,进一步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完善园区规划体系,将政策着力点转向支持园区开发运营创新、提升园区综合服务能力、增强园区国际竞争力等措施,培育形成园区发展新动能。
关键词:
工业园区 改革创新 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永才
当前全球经济呈现出"五个流"特征:一是逆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阻碍技术、人才、商品、资本等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越来越显现;二是支流,全球价值链重构步伐不断加快,发达国家垄断价值链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三是回流,全球制造业分工态势加剧,高端装备向发达国家回流;四是分流,低端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分流;五是潮流,互联网和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
关键词:
高端装备 深度融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达
宁波市政府秉承全方位协同发展的产教融合理念,探索适应于学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等多方联动的创新组织形态,推动基于共同意愿和共同利益的全域协同管理机制,实现学校内涵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与工匠精神传承的有机统一、协同互促。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政府统筹 机制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伍茜溪
(一)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培育新动能的强有力支撑。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的前提条件是划清政府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范围,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清晰了,政府才不会和市场抢着做事情,政府去做市场能力所不及的事情。首先是关心民生、提供公共物品和社会保障,比如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培育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经济氛围,设法协助企业干成事、干好事,释放出更多的市场活力,促进实体经济
关键词:
企业家 人力资本红利 着力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贵
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我国将发展绿色产业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强调绿色的理念和内涵,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是基于生态环境的最大容量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下,把绿色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一种新兴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理念是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取向,其以低碳循环为主要原则,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着力点,走绿色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大学生是国家未来,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栋梁,所以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的培育。文章根据相关教学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生绿色发展理念培育展开了相关的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江 王丹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国企业的国际化,随着风电产业的全面开放,我国风电行业在面临国外企业挑战的同时也面对着巨大的机遇,更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向海外。在全球化分工、国际金融危机、低碳绿色的背景下,风电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受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将在分析产业现状、竞争力和行业结构的基础上,探究中国风电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关键词:
风电产业 国际化 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