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3)
- 2023(14265)
- 2022(11800)
- 2021(11096)
- 2020(8687)
- 2019(19536)
- 2018(18868)
- 2017(34726)
- 2016(18374)
- 2015(20482)
- 2014(19826)
- 2013(19270)
- 2012(17900)
- 2011(16577)
- 2010(16531)
- 2009(15276)
- 2008(14796)
- 2007(13017)
- 2006(11798)
- 2005(10809)
- 学科
- 济(81581)
- 经济(81507)
- 管理(49598)
- 业(48779)
- 企(38388)
- 企业(38388)
- 中国(29446)
- 方法(26337)
- 农(24087)
- 数学(22067)
- 数学方法(21868)
- 地方(21848)
- 业经(20356)
- 贸(18576)
- 贸易(18560)
- 易(18067)
- 财(16487)
- 农业(16254)
- 制(15670)
- 银(15113)
- 银行(15103)
- 行(14779)
- 融(14669)
- 金融(14667)
- 发(14052)
- 环境(13177)
- 学(13102)
- 技术(12213)
- 和(12149)
- 地方经济(12144)
- 机构
- 学院(257198)
- 大学(253333)
- 济(113847)
- 经济(111770)
- 研究(95305)
- 管理(93931)
- 理学(79536)
- 理学院(78589)
- 管理学(77526)
- 管理学院(77012)
- 中国(74281)
- 京(54528)
- 科学(53268)
- 财(51077)
- 所(46818)
- 研究所(42176)
- 中心(42050)
- 财经(40050)
- 江(38074)
- 农(37131)
- 范(36823)
- 经(36567)
- 师范(36534)
- 经济学(35865)
- 北京(35269)
- 院(34554)
- 经济学院(32201)
- 业大(31347)
- 州(31185)
- 财经大学(29670)
- 基金
- 项目(166144)
- 科学(132669)
- 研究(129273)
- 基金(120209)
- 家(103560)
- 国家(102650)
- 科学基金(87876)
- 社会(84886)
- 社会科(80516)
- 社会科学(80503)
- 省(63374)
- 基金项目(61501)
- 教育(59330)
- 划(53815)
- 编号(52992)
- 自然(51514)
- 自然科(50352)
- 自然科学(50340)
- 自然科学基金(49452)
- 资助(47979)
- 成果(43914)
- 发(42109)
- 重点(38024)
- 课题(37828)
- 部(37486)
- 国家社会(35941)
- 创(35527)
- 发展(34962)
- 展(34368)
- 性(33139)
共检索到406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永春 许静 王雨萱
进入21世纪,世界地缘关系、全球化态势和安全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西部在全球和国家尺度的地缘战略地位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有了质的提升。分析表明,(1)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西部是我国全球博弈的“地缘根基”,即独特的地缘政治“敏感地”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后方;(2)西部的国际地缘经济区位不断提升,日益成为连接“发达世界”与“欠发达世界”的“全球陆道”,未来可能演变为我国新的全球产业分工重要基地;(3)西部未来在欧亚大陆可能再次成为全球主要文明体的交流通道和交汇地。研究认为,西部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路径是建设“四个基地”:(1)基于扁平化和网络化机遇,尝试建立全球产业分工中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产业基地;(2)基于强大的国有体制和资源型产业基础,建设全球生产网络的国家资源型产业基地;(3)基于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建立国际交流平台,培育特色的区域性全球城市,提升城市的全球化水平;(4)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国际通道能力,建设国家战略性资源的储备基地。因此,西部需树立“欧亚大陆经济区和文化系统相连接”的大战略思想,建立发达的国际贸易交流枢纽和体系,沟通“发达世界”与“欠发达世界”,尝试设想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带”,提升在日益扁平化的全球网络中的话语权,成为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后方和资源基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汝祥
西部发展研究在不同的时期。关注的热点有所不同。1985年以前,关注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这与宏观经济决策中投资重点的东移有关;1985年到1988年,重点逐渐转移到西部自身的问题,如经济运行特征、经济机制转换、企业搞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汝祥
十、西部的对外开放中国西部对外开放可以划分为3个市场区位:其一,西亚市场,其市场延伸可达非洲和西欧。其二,前苏联、中亚地区,其市场延伸可达欧洲。其三,东南亚、南亚市场。从区域分工看,西亚市场、中亚市场取向的核心是新疆。新疆是西亚、中亚陆路的接口处。南疆喀什、北疆伊犁是向西亚、中亚边境贸易的主要口岸。青、甘、宁、陕4省区是西亚、中亚市场取向的相关省区,是对西亚、中亚贸易的产业依托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贺缠生 牛叔文 成升魁
19世纪中期,为发展经济、壮大国防,新生的美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令鼓励向西部移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修建铁路,开发森林、矿产及土地资源,大大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发展。至20世纪初,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经济与军事强国。然而,对西部资源掠夺式的开发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土著文化传统,土地投机和完全的市场导向引起了严重的两极分化。本文简要回顾了美国西部开发的过程,比较了中美两国西部开发的异同点,借鉴美国西部开发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几点启示:①重视环境教育,调整思想认识;②加强资源保护,改善生态环境;③制订优惠政策,规范开发行为;④发挥市场导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向传三
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问题最严峻的国家之一。中国水资源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 ,总量不足 ;第二 ,空间分布不均 ;第三 ,时间分布也不均。西部康巴藏区———川、滇、藏交界区域 ,将成为中国未来水资源调配的枢纽。实施从康巴地区开始的大规模调西南之水济西北之土的工程 ,即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战略。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夏蜀
沿边城商行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差异化发展机遇当前,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均都存在着战略雷同的问题,沿边城商行位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末梢区域,更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之隅,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其转型发展提供重大机遇。我国大陆沿边省区共有九个,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西藏、甘肃、广西、云南,国境线长达2.2万公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夏蜀
沿边城商行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差异化发展机遇当前,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均都存在着战略雷同的问题,沿边城商行位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末梢区域,更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之隅,但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为其转型发展提供重大机遇。我国大陆沿边省区共有九个,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西藏、甘肃、广西、云南,国境线长达2.2万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军 吴贵生 彭翔
为了保证我国中医药产业在21世纪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能够得到持续、快速和健康的发展,深入研究和加快制订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就具有了极为迫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针对当前我国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21世纪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的系统建议。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 中医药产业 核心战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邢建国
通过对 BI型大国经济特征的考察 ,提出不同于小国经济条件下的区域性外向带动发展战略的双圈构造 ;并从区域外向带动双圈构造出发 ,揭示中国东部地区外向带动发展战略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获取双圈联动外向带动收益的前提条件 ,是在中国东西部地区分别形成各自的非同构性区域有效核心优势。
关键词:
大国经济 双圈联动 区域有效核心优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芮明杰 王国荣
通过对BI型大国经济特征的考察 ,提出不同于小国经济条件下的地区外向带动发展战略的双圈构造 ;并从地区外向带动双圈构造出发 ,揭示中国东部地区外向带动发展战略结构调整对西部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但获取双圈联动收益的前提条件 ,是在中国东西部地区分别形成各自的区域有效核心优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曹征海 马飚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尽快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但是,由于西部民族地区内部存在巨大差异,各省区在发展模式、道路及发展速度上,不可能整齐划一,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遵循“分类指导”原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亚非
迄今为止,中国改革开放所付出的最大成本之一,就是东西部(注:西部特指广西、内蒙古(西部)、西藏、新疆、宁夏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青海6省,共11个省区。东部特指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等11个省市)差距的拉大,而且这种状况正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对于中国西部经济来说,实现出口的增长对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改变投资有效需求短缺和消费市场狭小的困境,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全局性的和战略性的意义。中国西部的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