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90)
2023(7542)
2022(6294)
2021(6074)
2020(4887)
2019(11379)
2018(11487)
2017(18637)
2016(11497)
2015(13144)
2014(13378)
2013(12126)
2012(11285)
2011(10571)
2010(10984)
2009(9433)
2008(9068)
2007(8361)
2006(7395)
2005(6681)
作者
(31434)
(25958)
(25861)
(24573)
(16419)
(12438)
(11991)
(10160)
(10018)
(9454)
(8926)
(8679)
(8275)
(8234)
(8187)
(8175)
(8069)
(7710)
(7688)
(7297)
(6848)
(6448)
(6283)
(6108)
(6075)
(5897)
(5759)
(5616)
(5422)
(5361)
学科
(30808)
经济(30764)
管理(22567)
教育(21003)
(18528)
中国(16251)
(14060)
企业(14060)
方法(12350)
理论(11392)
(11341)
(10069)
数学(10041)
数学方法(9868)
教学(8668)
(7940)
(7862)
(7244)
金融(7237)
(7110)
贸易(7109)
业经(6971)
(6912)
(6642)
(6477)
银行(6442)
(6381)
(6294)
农业(6236)
地方(6171)
机构
大学(152762)
学院(147819)
研究(58425)
(48918)
经济(47477)
管理(46396)
理学(39055)
理学院(38429)
管理学(37511)
管理学院(37198)
中国(37183)
科学(35602)
(34917)
教育(32299)
(31107)
师范(30847)
(29886)
(27561)
研究所(27418)
师范大学(25307)
中心(24917)
(24769)
(23649)
业大(22937)
技术(22699)
北京(22694)
农业(21778)
(21204)
(19203)
职业(18783)
基金
项目(95788)
研究(77467)
科学(74979)
基金(63460)
(55802)
国家(55143)
科学基金(44843)
社会(44611)
教育(44025)
社会科(41923)
社会科学(41910)
(39893)
(35893)
编号(35077)
成果(32654)
基金项目(32512)
课题(28265)
自然(26477)
自然科(25857)
自然科学(25843)
自然科学基金(25374)
资助(25050)
(23646)
重点(23529)
(22323)
(22124)
项目编号(21317)
规划(20563)
(20103)
(20091)
期刊
(55824)
经济(55824)
教育(55579)
研究(54147)
中国(43561)
学报(26540)
(24652)
科学(21316)
大学(20746)
学学(17590)
(17534)
农业(16918)
技术(16427)
管理(15597)
职业(14280)
(11471)
金融(11471)
图书(9834)
(9395)
论坛(9395)
技术教育(9317)
职业技术(9317)
职业技术教育(9317)
(9232)
业经(8962)
经济研究(8742)
财经(8409)
国际(8147)
(7582)
(7561)
共检索到2414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宝贵  庄瑶瑶  曲福治  
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工程,学术体系是“三大体系”建设的中间环节和关键步骤。现阶段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学术体系研究尚无法为学术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提供足够的学理支撑和方向指引。本文基于已有研究,将国际中文教育学术体系细化为范畴体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方法体系及平台体系等五个子体系并提炼各子体系的构成要素,认为构建国际中文教育学术体系应秉承专业性、原创性、整体性、先进性、国际性等主要原则,并提出凝聚学术范畴共识、生成前瞻性理论、构筑本土知识矩阵、融合多元研究方法、打造国际化平台等国际中文教育学术体系建设的优化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成为摆在教育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十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作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学科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在历史回顾和总结反思中得到发展;重大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注入了强大活力;教育史、家庭教育学等“冷门学科”得到深化研究,一批新兴学科崭露头角。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尚未实现学科自立,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主体性原创性不足,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缺乏“大教育”视野,学科体系构建的内外部逻辑关系有待理顺,交叉学科发展缓慢、回应现实关切不够。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未来发展正呈现出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想引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总体布局的实践导向、在学科分类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学科间的融通与融合的“大学科”意识、培树一批教育领域的战略型研究人才的学科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维水平深化等态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乐守红   曹明  
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是进入数智时代的必然趋势。从理论依据来看,是以建构主义理论、教育传播学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等为参考借鉴,旨在挖掘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模式,抢占汉语国际传播的新赛道,从而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数字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有助于建构国际中文教育的数字化生态、探索国际中文教育的场景化教学、促进国际中文教育的资源数字化、推动国际中文教育的全球化布局。在数字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育中,要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等数字人文技术为支撑,紧密围绕数字化转型态势,在深化语言文化交流、凝聚多元主体共识、形成有机时空转换、实现数字情境浸润、保障教学效果落地方面,探索国际中文教育的理念创新、专业发展、生态形塑、场景建构、教学改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勇   严红燕   邵亦鹏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是事关国际中文教育运行的一整套标准系统,涵盖国际中文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主体及内容。建设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颁布第一部涉及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以来,标准的修订与开发一直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但离建设一个统一且兼容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的总体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本研究在对我国现有的和规划开发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探索构建一个符合国际中文教育需求和发展趋势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框架,从结构上对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初步构建了分层分类的、以“标准族”作为次级组织形态的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提出了纳入标准体系的准入原则,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思   张晓辉  
当前我国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速,教育对外开放持续加强,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不断推进,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发展呼唤打造与之相匹配的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在话语质量、传播效果、国际话语权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这极大地削弱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地位。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应系统反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的核心、主线和基本面,全面、准确地体现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长远规划,以增强话语自信、提高话语质量和拓展话语传播方式为着力点突围破局,开拓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国际话语体系守正创新之路。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本文认为建构新的比较教育学科理论分析框架是当前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这一新的学科理论分析框架可称为理性建构型,这个概念表明它可以包容并内化以往或现有的各种分析框架,是在理性指导下由各种子分析模式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该分析框架具有多元化统一、目的论与方法论统一、参与性与实践性统一、整体性与预期性统一等主要特征,是学科发展的质的飞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宝贵   李慧  
建构国际中文教育自主知识体系,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本文首先阐明国际中文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概念内涵,从时代之维、历史之维和世界之维阐述建构国际中文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意蕴,解析国际中文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主要构成因素。进而提出建构策略:以问题导向为基石,促进国际中文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系统建构;以中华文明为根基,丰实国际中文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意蕴;以中文应用为目标,发挥国际中文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服务功能;以数智转型为动力,推动国际中文教育自主知识体系的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露  陈丽娟  张家明  
新时代,为更好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树立创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进行课程改革,从而培养出既拥有专门知识和能力,又具有追求卓越精神和创新热情的人才。这需要从建构素质教育立体培养体系的重要意义入手,阐述素质教育体系中的基本构成要素,从而提出建构素质教育体系的基本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旭东  蒋玲玲  
任何学术话语体系都源自一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和理论的建构。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们的教育话语体系经历了教育学教科书改革、教育原理研究、与当代西方教育理论对话、反思问题化、教育学术话语中国化等阶段,但属于自己的学术话语还需假以时日。教育实践是教育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物质基础,丰富的现实生活是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支撑。在构建当代教育学术话语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用自己的话语解读当代中国教育实践变革,以批判反思的方式准确揭示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家义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追求中速高效的新常态,虽然国内发展仍然不充分不平衡,但一些行业产能相对过剩,而亚洲和澳洲基础设施建设依然需求巨大,且我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技术、资金和人才,完全可以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国际工程合作。因此,亟须在"一带一路"倡议和生产力南下战略引领下,加快构建国际工程合作创新体系。一是树立整体开发思维,二是建立"中国+东道国+发达国家"联营体,三是夯实属地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四是健全高质量经济运行架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维智  
构建新时代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从重构教育学核心概念开始。在悠久的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学习、师表、民生等核心概念为主的"为学"、"为师"和"为政"话语。教育学核心概念的嬗变与重构需要遵循文化逻辑、时代逻辑、实践逻辑和学科逻辑。新时代的教育实践需要进行教育学核心概念的重构,重新定义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师。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建构,必须立足于中华教育学术传统和新时代中国教育实践、分析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现象、研究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问题,在传承、创新中实现核心概念的重构,创制出对中国教育实践的原创性理论解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广  
进入新时代,"高质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领域的关键词。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高质量的教师离不开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支撑。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也明确提出将"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因此,明晰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建构逻辑成为当前教师教育研究领域中亟需破解的重要纲领性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永生  蔡芳  
职业教育评价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导向。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要明晰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的特点与关系;要改革评价内容,构建对党委政府管理、学校办学、教师教育教学、学生学习、企业(包括社会)服务教育等全方位的评价内容体系;还要改进评价方式,强化过程性评价、探索增值性评价、改进结果性评价、健全综合性评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祝木田  刘哲  
为满足流程制造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本研究基于融入传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强化职业素养培育等理念,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方面,立足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基本原理,从项目引领、工作导向、流程再现三方面建构指导思路。在具体实践策略上,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考评机制完善等途径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遵民  
近年来,我国已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老年人的需求结构也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教育攸关生命的质量,因此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尊重老年生命价值、使老年人获得幸福感的重要路径。构建新时代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因此首先需要读懂新时代对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并由此确立以服务为本位的高质量老年教育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与基本框架。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为价值基础,以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为导向,让老年人回归其本应具有的生命价值与社会地位,则是体系构建的根本目标。最终通过对集聚温度、提高精度、提升效度和拓展宽度的关注,实现服务老年群体、助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