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63)
- 2023(13241)
- 2022(11506)
- 2021(10824)
- 2020(9321)
- 2019(21656)
- 2018(21606)
- 2017(39538)
- 2016(21766)
- 2015(25060)
- 2014(25251)
- 2013(24433)
- 2012(22648)
- 2011(20084)
- 2010(20860)
- 2009(18955)
- 2008(18618)
- 2007(16768)
- 2006(14378)
- 2005(12903)
- 学科
- 济(84571)
- 经济(84462)
- 管理(61633)
- 业(59199)
- 企(48967)
- 企业(48967)
- 方法(41823)
- 数学(36476)
- 数学方法(35954)
- 财(24693)
- 农(23716)
- 中国(23596)
- 学(18672)
- 业经(17684)
- 制(17194)
- 地方(16446)
- 理论(15692)
- 贸(15675)
- 贸易(15658)
- 务(15617)
- 农业(15580)
- 财务(15559)
- 财务管理(15477)
- 易(15195)
- 企业财务(14646)
- 银(13588)
- 银行(13556)
- 和(13383)
- 技术(12930)
- 行(12837)
- 机构
- 学院(304349)
- 大学(303877)
- 济(119002)
- 管理(116858)
- 经济(116191)
- 理学(99865)
- 理学院(98776)
- 研究(96885)
- 管理学(96838)
- 管理学院(96272)
- 中国(75418)
- 京(64452)
- 科学(59960)
- 财(58593)
- 农(49581)
- 江(49192)
- 所(48533)
- 中心(48166)
- 财经(46196)
- 业大(44532)
- 研究所(43501)
- 经(41714)
- 范(40420)
- 师范(39982)
- 北京(39868)
- 农业(38857)
- 州(38694)
- 经济学(36044)
- 院(35224)
- 技术(34226)
- 基金
- 项目(200792)
- 科学(157218)
- 研究(147325)
- 基金(144063)
- 家(125829)
- 国家(124440)
- 科学基金(106742)
- 社会(90820)
- 社会科(85932)
- 社会科学(85905)
- 省(79939)
- 基金项目(76095)
- 教育(70487)
- 自然(70068)
- 自然科(68390)
- 自然科学(68370)
- 自然科学基金(67118)
- 划(66981)
- 编号(61590)
- 资助(59774)
- 成果(50576)
- 重点(45799)
- 部(44461)
- 课题(42747)
- 发(42319)
- 创(41910)
- 科研(39494)
- 创新(39138)
- 大学(38486)
- 教育部(38222)
- 期刊
- 济(130413)
- 经济(130413)
- 研究(88295)
- 中国(65589)
- 财(49120)
- 学报(46750)
- 农(43352)
- 科学(42181)
- 管理(41957)
- 教育(38661)
- 大学(35719)
- 学学(33161)
- 技术(29762)
- 农业(28773)
- 融(26721)
- 金融(26721)
- 财经(22408)
- 业经(21661)
- 经济研究(20372)
- 经(19218)
- 图书(17413)
- 问题(17356)
- 业(16233)
- 财会(15681)
- 版(15274)
- 技术经济(14939)
- 统计(14794)
- 理论(14404)
- 会计(13787)
- 贸(13516)
共检索到458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德林 阚爽
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布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增设中央审计委员化、优化审计署职能等,意味着中国审计事业将履行新使命,进入新时代,对国家审计人才需求也将在不断演进过程中。本文利用近六年的公务员招考职位信息,从招考人数、专业、学历、能力等方面分析国家审计人才需求变化与特征,提出新时代开展审计教育供给侧改革,加快培养国家审计人才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国家审计机关 审计人才 需求分析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中信 吴开钱
我国的现实国情对国家审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然而国家审计的供给是有限的,原因之一就是客观上存在着国家审计边界。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家审计的概念,审计关系人模型和审计职业怀疑边界,接着介绍了一个审计环境,然后从拓展审计关系人入手,论述了审计成果与审计延伸比例和延伸半径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最优延伸比例和最佳延伸半径的结论。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边界 审计关系人 延伸审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黄波 李勇
什么是文化?《辞海》的定义最为简洁明了:"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文化观把文化定义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辞海》所定义的文化。这种概念是相对自然界来说的,指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与自然界所赋予的一切不同。中义文化观认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进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颖 汤小莉 罗艳芳 王玲玉
国家审计职业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相关概念及依据,借鉴国外审计队伍职业化和我国法官队伍职业化的经验,提出实现国家审计职业化的具体实施路径。研究结果能够丰富国家治理和审计人员职业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同时为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供审计实务部门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颖 汤小莉 罗艳芳 王玲玉
国家审计职业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本文通过梳理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的相关概念及依据,借鉴国外审计队伍职业化和我国法官队伍职业化的经验,提出实现国家审计职业化的具体实施路径。研究结果能够丰富国家治理和审计人员职业化发展的基本理论,同时为国家审计职业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供审计实务部门参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海军 王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支撑。将社会公正融入国家治理的理念体系与制度供给之中,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必然抉择。社会公正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特征,构成国家治理的价值旨趣与实践指向。社会公正内蕴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效能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效能,对于塑造国家治理的牵引机制并推动其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摆脱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牵绊",推动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进路在于:从统摄的、单向的政府管理转向社会公正导向的国家治理。对此,必须在政治支撑、经济依托与文化支撑等层面构建社会公正导向下的国家治理,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构建分配正义旨向的新时代国家治理以及培植社会公正理念的文化土壤。
关键词:
社会公正 新时代 国家治理 分配正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平泽 卞春艳
审计问责、结果公开、促进法治、社会参与是国家治理对环境审计提出的基本要求。在国家治理的视角下,我国环境审计应从当前的环保资金财务审计向环境责任审计发展,并实施五项"转变":审计对象由低层级转变为多层级,审计方式由单一的财务审计转变为综合审计,审计范围由"线"转变为"面",审计方法由查账转变为综合评价分析,审计成果运用从单渠道转变为多渠道,以推动环境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
国家治理 环境审计 转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湖北省审计厅效益审计课题组
本文结合湖北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工作实践,对全省推进效益审计情况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就近几年开展行政管理成本、财政专项资金、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的做法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效益审计具备的基本特性,应瞄准的具体目标,及开展效益审计应关注的内容、重点、方法等方面的思考。同时,围绕做好效益审计实务工作,提出了应解决好“理论与实务脱节、评价缺乏指标体系、基础建设落后,人才短缺”四个方面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
效益审计 实践与思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越冬 周蕾 李纯清
采用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研究方法,对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各与会国家提交的国家论文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国外经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根据世界审计大会提出的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六个作用,通过分析各国提交论文内容情况,总结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国家审计在促进国家治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国家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国家审计促进国家治理提出相应建议,以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
国家审计 国家治理 最高审计机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秋生 上官泽明
选取不同审计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民主程度的81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在对国家审计本质特征、审计结果公告能力与国家治理能力的相关指标进行界定和测度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独立性和审计对象确定权对审计结果公告能力有显著的正作用,审计结果公告能力对国家治理在政府效能、法治水平和财政预算透明度方面也有显著的正作用,而不同审计体制下对审计结果公告能力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发挥并没有显著的正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强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健全审计整改责任制,从而完善我国的国家审计制度,逐步形成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机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胡贵安
作为国家审计法律制度的核心范畴,国家审计权不仅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监督性等鲜明的表象特征,还具有实施监督事项的本源性、监督对象的广泛性等内在特征。其中,表象特征使得其从性质上无法归属于传统的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而内在特征则是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具有从财政监督的源头上制约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尤其是行政机关行使国家经济权力乃至整个国家权力的独特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审计权在性质上当属传统"三权"之外的新型国家权力形态。
关键词:
国家审计权 特征 权力形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春宏 辛旭
国家审计风险可以按形成原因不同、形成时间不同以及能否控制进行科学的分类。风险存在的客观性和潜在性、产生原因的特殊性、影响的深层次性、损失的相对有限性和可控性 ,构成了国家审计风险的基本特征。审计风险的产生 ,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只有加强审计法制建设 ,理顺审计管理体制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缩小国家审计范围 ,选择恰当的审计方法 ,强化对被审单位的综合管理 ,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国家审计风险。
关键词:
国家审计 风险 审计方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
现阶段我国国家审计的基本特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二是立足服务,坚持监督;三是立足宏观全局,坚持微观查处和揭露;四是立足主动性,坚持适应性;五是立足开放性,坚持独立性。明确我国国家审计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国家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一、立足建设性,坚持批判性国家审计的批判性,是指在审计工作中不轻易接受未经检查与测试的结论,不简单地承认未经证明的事实,对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保持应有的职业警觉,进行系统的查证、分析和判别。就现代国家审计而言,就是以审视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江任佐 张筱 毕铭悦
一、民生审计导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审计的理论依据(一)基于公众受托经济责任观的理论分析(1)公众受托经济责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受托经济责任(Accountability)是指按照特定要求或原则经管受托经济资源并报告其履行状况的义务(蔡春,2001)。Accountability的内涵也随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可以概括为:当一个机构或个人被授权管理、支配、使用公共资金、公共资产、公共资源而履行相应职责时,这个机构或个人就对对使用这些资金、资产、资源的过程和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