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0)
- 2023(2331)
- 2022(1975)
- 2021(1773)
- 2020(1544)
- 2019(3504)
- 2018(3606)
- 2017(5546)
- 2016(2860)
- 2015(3274)
- 2014(3339)
- 2013(3169)
- 2012(3081)
- 2011(2829)
- 2010(3153)
- 2009(2874)
- 2008(2884)
- 2007(2785)
- 2006(2697)
- 2005(2682)
- 学科
- 济(10800)
- 经济(10781)
- 管理(9353)
- 业(8290)
- 企(6698)
- 企业(6698)
- 农(4361)
- 中国(4289)
- 制(4040)
- 贸(3445)
- 贸易(3439)
- 业经(3392)
- 财(3134)
- 易(3108)
- 教育(3107)
- 银(2918)
- 银行(2915)
- 方法(2823)
- 行(2807)
- 学(2732)
- 地方(2620)
- 体(2430)
- 理论(2395)
- 农业(2302)
- 融(2200)
- 金融(2200)
- 制度(2138)
- 商品(2138)
- 度(2138)
- 销(2119)
- 机构
- 学院(41180)
- 大学(40503)
- 济(15071)
- 经济(14611)
- 管理(14052)
- 研究(13608)
- 中国(12497)
- 理学(10931)
- 理学院(10810)
- 管理学(10626)
- 管理学院(10540)
- 财(9430)
- 京(9031)
- 江(8622)
- 科学(7326)
- 中心(7301)
- 州(6808)
- 财经(6587)
- 所(6585)
- 范(6314)
- 师范(6271)
- 省(6074)
- 北京(6060)
- 农(5927)
- 经(5760)
- 研究所(5589)
- 银(5479)
- 银行(5302)
- 人民(5191)
- 行(5011)
共检索到78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纪宝成 谢莉娟
在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商品流通渠道如何支持社会产品实现高效、通畅、有序的流通过程,与去库存、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等问题息息相关。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商品流通理论,结合新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变化,本文对新时代商品流通渠道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系统地再考察。本文具体分析了商品流通渠道及其经济内容、渠道的蛹化形态(直接流通渠道)及其常态化、渠道的发展形态(间接流通渠道)及其再蜕变、新时代商品流通的组织与运行等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骞 王鑫丽
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商品的直接流通渠道更加凸显常态化,而商品的间接流通渠道也发生锐变。因此,本文首先借助马克思流通理论探讨新时代流通的本质和作用,并从商品流通直接渠道及其常态化发展,以及商品流通间接渠道及其锐变视角入手,通过对现行流通组织化程度集中化偏低和规模化偏小,以及现有流通盈利化模式的租金型方式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新时代流通渠道需要同上游生产商、中游服务商、下游平台商以及渠道新资源相互协调,从而体现出直接流通渠道常态化对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作用,以及间接流通渠道及其锐变对市场建设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晓东
20多年的流通体制改革,一个最大和最实际的收获就是多渠道流通局面的形成。渠道在“多”了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乱”了;环节“少”了,渠道效率反而“低”了。截至目前的流通渠道改革只是在低层次上解决了商品货畅其流的问题,而市场经济赋予流通渠道的职能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蕾
随着零售品牌商品的日臻成熟,零售商更为注重商品流通渠道问题,旨在降低流通成本,进而形成核心竞争优势。由于零售品牌商品在开发程度、商品构成、商品规模上都不同于零售企业中的其他商品,所以需要结合零售品牌自身发展特性,科学选择客观可行的零售品牌流通渠道。本文通过分析零售品牌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发展散乱无序、规模性不强、流通渠道速率偏低、对新阶段的竞争性认识度不够、行为具有滞后性、电子化发展速率较慢、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零售品牌商品流通渠道整合与优化路径,即零售品牌商品需要大力推动电子化的流通渠道,需要开拓战略联盟的流通渠道,需要把握供应链功能置换的发展契机,需要将流通渠道的变革提升到战略高度。
关键词:
零售品牌商品 流通渠道 整合与优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智娟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下商品流通渠道发展现状,并对"互联网+"下商品流通渠道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最后,基于互联网背景对商品流通渠道的创新对策进行探讨。本文研究对当前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创新构建与拓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 商品流通渠道 创新 拓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凡
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对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基于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视角,简单审视了电子商务环境。探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商品流通渠道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探索了商品流通渠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拓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凡
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对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基于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视角,简单审视了电子商务环境。探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商品流通渠道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商品流通渠道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探索了商品流通渠道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拓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冬乐 卢中原
1990年4月,我们对澳大利亚的商品流通体制作了三周的实地考察。通过访问管理销售的法定机构、行业协会、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和农场,对澳大利亚小麦、大麦、肉类、钢铁和煤炭几种主要产品的分销体系和悉尼期货市场的发展变化有了初步了解。这次考察为如何培育我国的商品市场、改革商品流通体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郭冬乐 卢中原
四、煤、钢铁的分销体系与政府政策澳大利亚的煤矿生产和分销主要由私营企业经营,没有专门的批发商,煤炭的销售完全由生产企业自己的销售部门负责,主要通过5年以上的长期合同与用户建立稳定的直接供销关系,价格由生产者和用户直接商谈决定。政府对私营煤矿的生产和国内分销不加任何干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晁钢令
从“疏通”走向“优化”——论中国商品流通渠道的改革方向晁钢令从80年代开始的中国商品流通渠道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疏通”,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僵化的计划流通体制阻碍“货畅其流”,不能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和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之弊端。应当说,通过十多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静
"互联网+"正在助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并已经逐步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其对带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有很大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深入探究了"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发展对商品流通渠道的影响效用。"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会影响到商品流通渠道环境体系,商品流通渠道体系为了维持自身与环境体系之间的平衡性,便会主动顺应环境,从而使商品流通渠道权力架构、发展形态以及组织结构等方面发生改变。
关键词:
“互联网+” 电子商务 商品流通渠道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闯
本文通过对美国200余年经济史的考察,对美国商品流通渠道的结构与变迁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的初步结论是:美国商品流通渠道结构的演变过程是伴随着美国工业化过程进行的,商品流通渠道结构的演变是对工业化进程的回应;美国工业化过程中生产技术、体制的变化是商品流通渠道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力。
关键词:
商品流通渠道 商品流通渠道结构 工业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凌云
商品流通渠道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着商品流通的效率,对商贸流通业甚至整个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对商品流通渠道变革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商品流通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商品流通增长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商品流通渠道变革对我国国际贸易有正向促进作用,最后结合实际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商品流通渠道 国际贸易 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雪
超速增长和增长不足均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利用2009-2019年上市的商品流通企业年度数据,通过股东、高管、独立董事、董事会四个公司治理层面角度构建变量,进行实证检验。经实证检验发现:第一,股权集中度加剧了商品流通企业的增长偏离现象,高管权力、独立董事工作地点和董事会成员薪酬均能抑制商品流通企业的增长偏离现象;第二,在增长不足的情况下,股权集中的加剧作用,高管权力和董事会薪酬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而在超速增长的情况下,独立董事工作地点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本文从公司治理特征角度为商品流通企业增长偏离现象的成因提供了经济解释,并针对超速增长和增长不足的问题为改善商品流通企业增长偏离现象提供了可能路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廖声丰
清代前期,运河地区商船数量众多,流通的商品来源广泛,大宗商品主要有粮食、梨、枣、棉花和各种手工业品。大量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经过运河诸关中转到全国各地,对于南北经济的交流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推动了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流。但至乾嘉之际,运河地区商品流通量大为减少,其原因是受到运河沿线地区农产品产量的增减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河道不畅、南北粮价差的影响以及漕运等因素也不同程度影响了商品流通,使运河地区的商品流通受到一定的限制。
关键词:
清代前期 运河地区 榷关税收 商品流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