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1)
2023(15317)
2022(12428)
2021(11722)
2020(9667)
2019(22379)
2018(22249)
2017(41594)
2016(22758)
2015(25983)
2014(26148)
2013(25304)
2012(23099)
2011(20707)
2010(20940)
2009(19104)
2008(18835)
2007(16964)
2006(14590)
2005(12995)
作者
(63858)
(53661)
(53488)
(51293)
(34111)
(25684)
(24505)
(20896)
(20405)
(19057)
(18117)
(18052)
(16950)
(16886)
(16760)
(16565)
(16461)
(15845)
(15461)
(15425)
(13284)
(13190)
(13177)
(12385)
(12281)
(12066)
(11963)
(11812)
(10870)
(10676)
学科
(94115)
经济(93932)
管理(61876)
(59749)
(49403)
企业(49403)
方法(44589)
数学(37184)
数学方法(36684)
中国(27367)
(27273)
(23673)
业经(22640)
理论(19956)
(19898)
农业(17905)
地方(17792)
(17364)
贸易(17359)
(16872)
(16564)
(16320)
(14511)
财务(14462)
财务管理(14427)
(14402)
金融(14398)
(14077)
银行(14037)
企业财务(13689)
机构
大学(323698)
学院(323315)
(130168)
经济(127408)
管理(122152)
研究(106166)
理学(105549)
理学院(104394)
管理学(102353)
管理学院(101763)
中国(78871)
(67570)
科学(65182)
(60311)
(52687)
(52431)
中心(49488)
(48359)
财经(48271)
研究所(47782)
业大(47472)
(44385)
师范(43967)
(43777)
北京(42082)
农业(41282)
经济学(40716)
(38481)
(38326)
经济学院(36763)
基金
项目(216197)
科学(170069)
研究(160885)
基金(154848)
(134111)
国家(132945)
科学基金(114217)
社会(101929)
社会科(95726)
社会科学(95698)
(85990)
基金项目(81587)
教育(76877)
自然(72390)
(72034)
自然科(70731)
自然科学(70711)
自然科学基金(69404)
编号(67296)
资助(62690)
成果(55166)
重点(49383)
(48128)
课题(46876)
(46711)
(45494)
创新(42367)
教育部(41647)
国家社会(41618)
科研(41452)
期刊
(141320)
经济(141320)
研究(93070)
中国(64103)
学报(50555)
(48790)
(47927)
科学(46039)
教育(44150)
管理(44139)
大学(39139)
学学(36519)
农业(33204)
技术(30799)
(26683)
金融(26683)
财经(24020)
业经(23412)
经济研究(22562)
(20730)
问题(19307)
(17902)
(16212)
(15950)
图书(15683)
技术经济(15562)
统计(15154)
理论(14546)
科技(14282)
商业(14210)
共检索到474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冯建超  
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力量,是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主力军。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出着力构建个人、教育、学术、支持、制度五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强化以家国情怀为根本的素质培养、完善以国际视野为导向的教育教学体系、加强以创新为核心的支撑体系、优化以贡献度为标杆的人才激励机制等路径,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黎  胡珍  
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定性出发,分析了"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与兼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关系;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作用;对如何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思考。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廉同辉  余菜花  
[目的/意义]高校哲学社科学者是哲学社科研究的主体,其学术成果国际化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对学术成果"走出去"有重要影响。[方法/过程]选取科研信仰、感知成本、促成因素、社群影响、自我效能、科研态度和科研意愿构建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研方式收集数据,实证分析高校哲学社科学者学术研究国际化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影响机制。[结果/结论]实证结果显示,科研信仰、社群影响对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云香  
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其创新主要体现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上的飞跃,那么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传承文明和创新理论上。近几年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夏玉荣  陆涓  
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优势学科集中了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并且处于学科研究的前沿,与国际上的学术研究交往关系密切。因此,优势学科在国际人才培养上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优势学科应当从培养主体、培养客体、培养资源、培养环境四个环节与要素上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开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从而发挥优势学科中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更加健康、成熟、快速的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史尚元  邱均平  
[目的/意义]聚焦目前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的评审流程和关键环节,在分析其短板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社会化推荐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机制,力求提升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评审的精准度和客观性,完善项目评审制度。[研究设计/方法]梳理了国内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评审的流程环节和短板,总结了社会化推荐嵌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的优势;立足项目功能定位和评审目标,提出了基于社会化推荐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机制框架。[结论/发现]科学合理地使用社会化数据能够及时更新筛选评审专家;在申请项目分组、专家遴选环节嵌入用户画像和推荐算法等社会化推荐技术,能够提升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公平性和准确性。[创新/价值]为优化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评审机制,提高项目评审效率、公平性和公信力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红霞  薛平军  
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坚力量,是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在教书育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以哲学社会科学见长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始终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坚持和巩固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君  
马克思主义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和根本遵循。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才能真正推动中国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最鲜活、最科学、最有效的中国理论。在深刻变革的时代,解决中国问题不能简单套用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也不能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更不能简单套用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和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教科书可用,一切刻舟求剑、照猫画虎、生搬硬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楠  姚聪莉  
科技创新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传承人类文明的主要动力,而研究与发展活动(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简称R&D)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具有创新性的部分。R&D活动囊括了科学研究中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全部工作,关系着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创新能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乃至国家防务安全等诸多事项。经费投入是保障R&D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目前我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念  梁芷铭  
文章以2015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数量为基础,对我国不同省区以及"机关"、"高校"、"军队"、"社科院"、"兵团"以及"党校"系统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竞争实力进行灰色变权与定权聚类分析,对其哲社科研发展水平进行分类及评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卫红  
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这是指导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纲领和行动指南。《教育规划纲要》对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欣  叶凤云  汪传雷  
社会科学数据的快速增长已成定局,大数据分析技术日新月异,科学数据研究必然会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文章借鉴科学数据共享研究包括自然科学数据共享研究的相关经验,以扎根理论为指导,最终得出社会科学数据共享驱动因素,包括:经济补偿、数据管理意识、节省成本、道德激励、数据回报、学术交流、学术认可、政策驱动和社会评价9个因素。在其基础上提出推动我国社会科学数据共享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井文  匡瑛  
采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以教育部230个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文本资料为研究对象,初步构建当代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由三维度和九要素构成,具备统筹微观个体发展和宏观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兼顾发展核心素养和职业核心素养的内容建构、采用行为过程描述和行为结果描述的内涵界定。基于此,为了进一步推动中职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拟从通过培养目标设定和学业质量评价落实核心素养、通过课程设计开发和教材开发编写落实核心素养及通过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革实践落实核心素养等方面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提出建议,以期能够促进中职学生核心素养真正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中开花结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永智  李理  
培养德技并修人才是新时代中职教育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中职教育中存在德育和技能教育结合不够紧密的现象,应进一步强化德技并修意识,加强德技并修教育,深化德技并修实践,注重德技并修考核。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曙光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理所当然地包括人文社科期刊体系的构建及其特色化发展。进入新时代,人文社科期刊发展的根本要求是走特色化之路。要真正做到特色化发展,就要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期刊发展的规律,探索期刊未来发展趋势,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和期刊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把人(编辑)作为第一位的因素,充分调动编辑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大主办单位对期刊的投入,搞好期刊的软件和硬件建设;处理好栏目与整刊、学术与评价、期刊与主办单位的关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和价值取向,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中充分发挥人文社科期刊的引领作用。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办刊者需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媚流俗,高瞻远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