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38)
2023(11235)
2022(9330)
2021(8625)
2020(6546)
2019(15266)
2018(14971)
2017(27375)
2016(15144)
2015(16733)
2014(16715)
2013(16165)
2012(15539)
2011(14208)
2010(14918)
2009(13474)
2008(13353)
2007(12239)
2006(11284)
2005(10650)
作者
(42397)
(34978)
(34959)
(33360)
(22714)
(16736)
(15879)
(13540)
(13539)
(13019)
(12093)
(11706)
(11348)
(11314)
(11196)
(11003)
(10427)
(10317)
(10272)
(10195)
(9108)
(8643)
(8512)
(8214)
(8074)
(7973)
(7913)
(7802)
(7113)
(7005)
学科
(64995)
经济(64924)
管理(41346)
(40112)
(29761)
企业(29761)
中国(24468)
(21942)
地方(19801)
方法(19611)
业经(16195)
数学(15960)
数学方法(15723)
农业(15167)
(14683)
(12611)
理论(12603)
银行(12597)
(12408)
(12398)
金融(12398)
(12363)
贸易(12348)
(12322)
(11956)
(11917)
(11507)
(11454)
地方经济(10763)
教育(10520)
机构
学院(212604)
大学(209030)
(90244)
经济(88136)
研究(77422)
管理(77080)
理学(64112)
理学院(63357)
管理学(62356)
管理学院(61934)
中国(60734)
(45823)
(44161)
科学(43535)
(38523)
(35605)
中心(35256)
研究所(34162)
财经(33008)
(32440)
(31556)
师范(31289)
北京(29999)
(29819)
(28778)
(28245)
经济学(27589)
业大(26517)
师范大学(24839)
农业(24685)
基金
项目(128996)
研究(102826)
科学(101599)
基金(89418)
(75787)
国家(75011)
科学基金(64361)
社会(64001)
社会科(60548)
社会科学(60539)
(51849)
教育(48995)
基金项目(45136)
编号(44248)
(42877)
成果(38152)
自然(37732)
资助(37309)
自然科(36829)
自然科学(36822)
自然科学基金(36139)
(33305)
课题(32692)
重点(29600)
(28607)
发展(27646)
(27434)
(27133)
(26829)
(26595)
期刊
(113577)
经济(113577)
研究(72943)
中国(55236)
教育(37186)
(32490)
(31937)
管理(31862)
(26397)
金融(26397)
科学(26219)
学报(26102)
农业(21898)
技术(21416)
大学(21059)
业经(19622)
学学(19209)
经济研究(18168)
财经(16542)
(14399)
问题(14265)
图书(11737)
(11701)
职业(11667)
(11351)
(11001)
论坛(11001)
世界(10593)
国际(10512)
(10350)
共检索到354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明星  刘慧婷  王子成  
劳动既创造了人类又创造了教育,劳动教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方式。劳动育人既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思想精髓,又是中国共产党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探索,更是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的重要纲领。在价值逻辑上,劳动育人能够促进人类全面发展,促进技术转型升级和社会深刻变革。在政策逻辑上,我国劳动育人发展经历了以体力劳动为核心的重建探索期,以技术教育为旨趣的转型调适期与以五育并举为核心的全面提质期。在实践逻辑上,新时代劳动育人迫切需要从内涵、内容与内功层面解决"内涵陷于劣势""内容流于形式",以及"内功沦为把式"的现实之困,助推劳动育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开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长发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界定和认识劳动教育的基石,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需要劳动教育的奠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多元性,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和凝结点。新时代新实践对劳动教育再发展提出新要求,加强党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政策保障,确立劳动教育的独立学科地位和课程地位,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加强劳动教育的科研、教研活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向劳动教育开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美华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生产劳动的作用,强调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了劳动的价值、歌颂了劳动的伟大,提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但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劳动教育的实施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和短板,制约了劳动教育的普及发展和效能转化。因此,当前加强劳动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学习成长全过程,并完善统筹协同抓落实的制度机制,对于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孙久文  苏玺鉴  
在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历史背景下,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丰富中国特色区域研究的理论体系,探索区域发展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区域高质量发展可以被视为区域发展的一种高级状态,梳理区域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形成过程发现,我国区域增长或区域发展的理念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四个阶段。区域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出,着眼于区域发展中的顽症和新出现的问题,其理论内涵丰富,是在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区域发展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在城镇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经济结构升级,生态环境优化,区域政策协调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继德  郑冕  傅家雯  
在新时代,研究和推进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建筑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尝试建立建筑业发展质量的理论框架,探讨建筑业发展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维度,进而提出一系列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新时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远  
为适应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社会职业分工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标定了97个数字职业。劳动力市场对数字技能的需求随着数字新职业的产生和传统职业的数字化转型迅速增加。通过对数字职业的标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数字经济、数字职业、数字技能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各职业对数字技能的新需求,研判变化趋势。下一步,应以《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指针,将数字技能开发融入职业能力建设体系并付诸实践,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为劳动者数字技能发展提供支撑,开发通用数字技能框架体系,推进职业标准数字化转型,创新开展数字技能提升培训,促进专业教学标准数字化转型,完善职业院校课程和教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建设智慧校园,组织数字技能职业技能竞赛,让“数字技能”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舒伯阳  蒋月华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对于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研究在分析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基础上,以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凝练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底、智慧转型、文化赋能和产业优化”思想内核,识别了绿色生态冲突、产品创新不足、服务体系滞后、内生动力不足等关键性障碍,针对性地提出了以绿色和生态优先为发展主调、以文化与品牌IP为产品的主打、以游客体验感为消费驱动内核、以人才与运营管理为关键保障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研究拓展了新时代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构建,实践路径可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实践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浩民  
文章在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廓清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属性基础上,以综合评价体系为引子而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应该包含的七大关键要素。并从财税体制、产权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以及从科学规划编制、推动区域一体化、稳定宏观经济环境和构建全面开放型的经济新战略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史大胜   王奕迪   楚琳  
中国特色民族教育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为探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积极响应党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战略部署与新时代民族工作系列重大决策的实践导向与进路,本研究遵循“确立导向—强化关键—创新发展”的实践逻辑,从奠定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基调、铸牢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生命线、扎实推进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发展进程三个维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稳固优先发展地位、维护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守中国特色之“正”、创高质量发展之“新”九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黎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显著提升,推进劳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需要把握最新阶段劳动教育的研究概况、研究重点和前沿趋势。文章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从年度发文量趋势,核心作者和机构共现,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现等方面进行可视化信息分析,系统勾画2012—2022年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最新发展图景。未来劳动教育研究需要进一步形成价值共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深化研究主题,拓展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方法,以适应劳动教育常态化和长效化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彪  
主持人语:从高速度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国民经济发展系统的演化,涉及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式等一系列发展系统要素的转型,将会深刻地影响经济运行的各主体、各部门、各地区。因而,持续地、系统地、实证地研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运行特征、影响因素和实际绩效,以及相关的改善和推进政策,就是中国经济学者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鲍国明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我们告别了充满挑战、奋力前行的2017年,迎来了充满希望、奋发进取的2018年。刚刚过去的2017年,彪炳史册的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大会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党的十九大精神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部审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学峰  张辉  
随着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入贯彻,旅游业发展的条件将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对丰富多彩旅游生活的追求也将进一步增强。尽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旅游业带来了严重冲击,但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势头不会因此而改变,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逆势快速增长,包括数字化、网络化的新动能对经济发展贡献度越来越高,有理由相信,旅游业将成为未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的关键性产业。在新时代旅游业理应更好地发挥综合性优势,适应构建国家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求,这是根据我国新发展阶段的主动选择,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实践需要和时代内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吕守军  代政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未来发展趋势、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发展目标做出的深刻判断,体现着深刻的理论意蕴。即高质量发展是追求更高的使用价值,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遵循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重要推动力,高质量发展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高质量发展源于马克思主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放管服"改革、完善创新体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则是其重要实现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洪功翔  洪阳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共中央和习近平同志,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作出的新判断和新时代经济工作的基本遵循。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的必然,是新时代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金钥匙,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选择。提高产品生产的质量、产品品牌的质量、市场结构的质量、制度体系的质量和经济结构的质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五个重要方面。它们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