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8)
- 2023(11637)
- 2022(9286)
- 2021(8537)
- 2020(6892)
- 2019(15249)
- 2018(15133)
- 2017(27726)
- 2016(14993)
- 2015(16752)
- 2014(16861)
- 2013(16451)
- 2012(14864)
- 2011(13186)
- 2010(13668)
- 2009(12710)
- 2008(12901)
- 2007(12281)
- 2006(10968)
- 2005(10038)
- 学科
- 业(81264)
- 企(64615)
- 企业(64615)
- 济(63032)
- 经济(62948)
- 管理(56272)
- 农(45723)
- 农业(30614)
- 业经(29067)
- 财(22288)
- 方法(21728)
- 中国(17991)
- 务(16995)
- 财务(16969)
- 财务管理(16943)
- 企业财务(15968)
- 技术(15964)
- 制(15944)
- 策(14268)
- 数学(14056)
- 数学方法(13948)
- 理论(13507)
- 和(12652)
- 地方(12580)
- 体(12522)
- 划(12498)
- 贸(11018)
- 贸易(11007)
- 企业经济(10746)
- 易(10705)
- 机构
- 学院(217138)
- 大学(203283)
- 济(89816)
- 经济(87946)
- 管理(87477)
- 理学(73897)
- 理学院(73279)
- 管理学(72429)
- 管理学院(72030)
- 研究(63844)
- 中国(54432)
- 农(47360)
- 财(42583)
- 京(42056)
- 江(37362)
- 科学(35591)
- 农业(35460)
- 业大(33577)
- 财经(32415)
- 中心(31659)
- 所(30703)
- 州(29287)
- 经(29167)
- 研究所(26717)
- 经济管理(26088)
- 范(26035)
- 北京(25877)
- 师范(25848)
- 经济学(25011)
- 省(23929)
- 基金
- 项目(132916)
- 研究(108255)
- 科学(105510)
- 基金(92876)
- 家(77468)
- 国家(76451)
- 社会(69077)
- 科学基金(67687)
- 社会科(64834)
- 社会科学(64815)
- 省(56855)
- 基金项目(49416)
- 教育(48596)
- 编号(48375)
- 划(43474)
- 自然(39593)
- 自然科(38630)
- 自然科学(38624)
- 自然科学基金(37979)
- 成果(37946)
- 资助(35135)
- 业(33303)
- 课题(32456)
- 创(31350)
- 发(30993)
- 制(29295)
- 重点(28946)
- 性(28803)
- 部(28801)
- 创新(28264)
- 期刊
- 济(118936)
- 经济(118936)
- 研究(62921)
- 农(52315)
- 中国(50801)
- 财(36641)
- 农业(35022)
- 管理(34958)
- 业经(27989)
- 教育(27166)
- 科学(26590)
- 学报(25613)
- 技术(23472)
- 融(23187)
- 金融(23187)
- 大学(21689)
- 学学(20345)
- 业(17912)
- 财经(15662)
- 问题(15610)
- 经济研究(15501)
- 农村(14328)
- 村(14328)
- 农业经济(14210)
- 经(13655)
- 技术经济(13072)
- 世界(11822)
- 财会(11785)
- 现代(11774)
- 版(11641)
共检索到343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俊显
农稳则天下安,农兴则国家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启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建设的关键之年。迈上新征程,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农业强国并非容易之事,必须深刻把握好农业强国内在的特色表征,从特色表征出发探索推进农业强国向上向善发展的长效路径。具体表现在要立足本国国情,澄清“一变”“两不变”的新时代内涵,把握“大国小农”的基本特征;要以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优势解决“谁来养活中国”的现实性问题;要深入挖掘农耕文明中蕴含着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历史底蕴;要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关系等四个方面,为扎实推进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可行之策。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中国特色 新征程 农业 农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江颉 罗显克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通过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现实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在未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从明确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体系、协调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思政"特色专业群建设、突出课程教学内容的"思政"功能以及打造特色校园文化5个方面进行路径探究。
关键词:
新时代 “课程思政” 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金文成 靳少泽
本文揭示了农业强国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剖析了中国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现实基础和主要障碍,梳理了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共性特征和规律性启示,提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路径选择。研究发现: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仍是大而不强,在农业产出效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组织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而农业发达国家普遍在农业科技现代化、服务现代化、产业链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等方面具备优势,并且注重本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支持保护和工农城乡关系调整。中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有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也有基于现实国情农情的中国特色;既要伴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过程,也要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各方面。因此,必须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农情,有效发挥政治制度、土地制度、农耕文明、改革发展、技术后发等特殊优势,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加强耕地保护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提升农业产业链韧性、加强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推进农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关键词:
农业强国 现实基础 国际经验 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向东 石自忠 袁龙江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立足“三农”实际,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征程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科学认识农业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内涵要求,把握好当前农业强国建设的现实基础,研究提出加快推动农业强国建设的政策举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国内生产保供、国际资源利用、科技装备、经营体系、全产业链、绿色发展、促进增收、政策预期等方面对农业强国的内涵要求进行剖析,并提炼总结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取得的现实成效及面临的短板弱项。建议夯实国内农业生产保供基础,提升农业全球影响力和话语权,加快实现农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构建富有竞争力组织力的经营体系,增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农业生产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农民持续增收助力共同富裕,建立适应农业强国建设的体制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维国 马翌祯 权小虎
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是指农村党组织对农村社会和农民群众进行领导、引领、组织、号召和整合的能力,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号召力的重要来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针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力弱化、组织功能淡化、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新时代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应以强化政治领导力为统领,加强自我管理,致力于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关键词:
农村基层党组织 组织力 党员干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俊显 罗贵榕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就成了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三农"发展不充分矛盾的重要内核。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符合"农"情,有利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发展的优化选择。本文通过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生产体系基本动力不足、产业体系一体化和信息化发展薄弱、经营体系可持续能力低等问题进行分析,在此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及经营体系,助推我国农村、农业的振兴以及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希玲
精准化是新时代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指导思路。高校应创新服务理念,以精准服务实现个性化就业;创新教育模式,以精准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创新工作体系,以精准对接打造就业服务新局面,以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高校 精准就业 服务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灵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随着我国进入"十四五"时期新发展阶段以及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强化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并科学界定其职能定位至关重要。文章通过分析新时代公立医院内部审计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识公立医院开展内部审计的意义,探讨公立医院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特点与实现路径,以期给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为本组织统筹发展和安全发挥增值作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内部审计 职能定位 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亦平 滕秀梅
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目标与农业发展的不同态势,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依次经历了产业发展政策的外部"解困"、行业发展政策的成本"减负"与经济发展政策的助力"推进"等过程;现实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农民主体结构的多向性、土地载体功能的多样性与服务功能的社会性的要求;精准农业支持政策需要在"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农"的经营主体结构、"与劳动力流动方向保持一致"的土地指标配置与"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形成与建立对应性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政策 支持体系 精准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亦平 滕秀梅
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目标与农业发展的不同态势,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依次经历了产业发展政策的外部"解困"、行业发展政策的成本"减负"与经济发展政策的助力"推进"等过程;现实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农民主体结构的多向性、土地载体功能的多样性与服务功能的社会性的要求;精准农业支持政策需要在"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农"的经营主体结构、"与劳动力流动方向保持一致"的土地指标配置与"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形成与建立对应性的措施。
关键词:
农业政策 支持体系 精准农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珺 张峻琦
作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责无旁贷。文章在总结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面临服务形式单一、服务效能不高、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及缺乏规范性文件支持等现实问题,探析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进而提出增强数字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能;构建多元服务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把握文化需求,推进精准服务;完善立法,推动服务规范化发展等策略,以期能更好地助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玉敏 杜丽华
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农业教育提供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发达国家高等农业教育支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于促进中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积极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凯 郭越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诸如社会结构转型加快,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环境恶化加剧等,这些新形势倒逼农业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新常态下,我国农业该选择何种方式适应新形势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立足新常态经济背景,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粮食价格挤压、农业资源利用、政策支持等问题,指出应当走提高农业技术和资源高效利用综合发展的科技兴农之路。
关键词:
新常态 现代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凯 郭越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形势,诸如社会结构转型加快,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环境恶化加剧等,这些新形势倒逼农业必须转变发展思路。新常态下,我国农业该选择何种方式适应新形势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立足新常态经济背景,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粮食价格挤压、农业资源利用、政策支持等问题,指出应当走提高农业技术和资源高效利用综合发展的科技兴农之路。
关键词:
新常态 现代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军 张晏齐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具有历史自觉性的主动选择,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主要农业强国都是该国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其农业生产、政策和文化也都从该国历史中汲取养分。有鉴于此,第一,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对我国农耕文明的回应。中国是公认的农业文明古国,传统农业长期领先,为我国人口繁衍、文明传承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对党的农业思想和政策的传承与发扬。党一直将“三农”工作视为重中之重,并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农业强国的理论概念以及当下建设农业强国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都是党长期重视“三农”、发展“三农”的必然结果。未来,应当继续秉持大历史观,从历史智慧中寻找发展道路、继承文化精神、完善评价指标和构建话语体系,持续开辟农业强国的新境界。
关键词:
农业强国 农耕文明 农业劳动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