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1)
- 2023(12344)
- 2022(10644)
- 2021(10401)
- 2020(8419)
- 2019(19839)
- 2018(20239)
- 2017(36241)
- 2016(20980)
- 2015(23888)
- 2014(24193)
- 2013(22881)
- 2012(20844)
- 2011(18888)
- 2010(19158)
- 2009(16683)
- 2008(16049)
- 2007(14024)
- 2006(12234)
- 2005(10745)
- 学科
- 济(66784)
- 经济(66712)
- 管理(53133)
- 业(49340)
- 企(39368)
- 企业(39368)
- 方法(31720)
- 数学(27026)
- 数学方法(26635)
- 教育(24792)
- 中国(24670)
- 学(18079)
- 农(18061)
- 理论(17329)
- 财(16750)
- 业经(15509)
- 地方(13963)
- 教学(12659)
- 贸(12435)
- 贸易(12423)
- 制(12311)
- 技术(12250)
- 和(12246)
- 易(12056)
- 农业(11928)
- 环境(10412)
- 工作(10287)
- 务(10206)
- 财务(10144)
- 财务管理(10127)
- 机构
- 大学(283208)
- 学院(273857)
- 管理(105019)
- 济(94966)
- 经济(92247)
- 研究(91236)
- 理学(91066)
- 理学院(89914)
- 管理学(88148)
- 管理学院(87621)
- 京(62129)
- 中国(60613)
- 科学(57063)
- 范(50363)
- 师范(50086)
- 所(44542)
- 财(43965)
- 教育(42553)
- 江(41144)
- 师范大学(40843)
- 中心(40772)
- 研究所(40756)
- 北京(40361)
- 业大(38739)
- 农(37617)
- 财经(35009)
- 州(33886)
- 技术(33597)
- 院(33272)
- 经(31878)
- 基金
- 项目(187692)
- 研究(148087)
- 科学(147984)
- 基金(130508)
- 家(111311)
- 国家(110180)
- 科学基金(94343)
- 社会(88210)
- 社会科(83063)
- 社会科学(83037)
- 教育(76252)
- 省(74906)
- 基金项目(69407)
- 划(64998)
- 编号(64771)
- 自然(59486)
- 自然科(58078)
- 自然科学(58068)
- 自然科学基金(56996)
- 成果(56783)
- 资助(52815)
- 课题(47331)
- 重点(42834)
- 部(42756)
- 发(40533)
- 项目编号(40516)
- 年(39496)
- 创(39192)
- 教育部(37646)
- 规划(37545)
- 期刊
- 济(103014)
- 经济(103014)
- 研究(90249)
- 教育(73001)
- 中国(63184)
- 学报(41238)
- 管理(37155)
- 科学(36731)
- 农(32889)
- 大学(32650)
- 财(32053)
- 学学(27926)
- 技术(27601)
- 农业(23609)
- 图书(23403)
- 融(18367)
- 金融(18367)
- 职业(17002)
- 业经(16506)
- 财经(16396)
- 书馆(16300)
- 图书馆(16300)
- 经济研究(15624)
- 坛(14169)
- 论坛(14169)
- 经(13987)
- 理论(13547)
- 情报(13421)
- 发(13098)
- 科技(12993)
共检索到409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娜
当前,我国高校正处于现代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新时期符合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高校教师因自身特殊的社会角色及具有的过硬专业素养,在当代高校教学育人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肩负着更加重要的教育使命。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各高等教育学校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更是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党建工作的迫切之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振鹏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数据分析技术不可或缺。现代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转型,在数据技术与教育文化共同发展之时,教育对人类的社会实践行为和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教育对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优化与引导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实践中尤其明显。思想政治学科所涉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政治阶层的知识内容对人类个体及社会群体的和谐发展具有规范作用。在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上升到了一种具备高度的科学意识观念的学习体系,学科内容与学科教育急需从刻板教学中寻求具备教化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具体可表现为教学范式到学习范式的转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雪瑞
要想掌握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就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个主要手段。文章认为,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加强党委领导的队伍建设,在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指引下,树立柔性管理的新观念,加强网络管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 意识形态 领导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强
文章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状况,并针对性地提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对策,认为必须深入研究与现实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积极拓展多种有效途径,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方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彤芳
将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在教师教学工作中合理、有效结合,实现有机统一。各高校除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外,还应加强整体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针对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从基础培养、定期进修和拓展训练三步骤依次进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宾州
高校是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摇篮,是青年人树立梦想,学习知识技能,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必须要把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素养作为中心环节。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主客体及其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由张勇、张玲著写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9月版)一书,从多个角度来深入研究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问题。总览全书,具有三个方面特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世甫
网络赋权使师生超越主体——客体的关系而发展成为主体——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生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范式。高校应树立主体间性理念,建设集成化立体化的网络平台,加强网络育人队伍建设,提高网络育人的实效性。
关键词:
网络育人 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公根
新形势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重要阵地,围绕立德树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具有必要性。高校党建作为党落实高校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耦合互动关系,为此诸多学者开始探究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新时代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浅论》一书便基于高校党建需求和育人需求,就二者工作展开详细论述,建构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创新的框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周岚峰
由季海菊撰写的《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解构与重塑》一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解构与教学模式的重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该书以全新的视角从多学科交叉角度全面论述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阐释了高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艳 王金伟
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既有紧密联系,也存在差异与区别,这要求实际开展中既探寻两者关联互为支撑,也要避免混为一谈。而要获得良好耦合效果,关键要了解两者区别与联系。由谢惠媛编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多维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不仅从原理层面阐述了道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而且从方法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开展策略,有利于推进两者耦合研究进程。首先是作用机理。第一,道德教育通过道德认知提升实现道德内化。道德认知是以认识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为目标,基于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只有先完成认识过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曼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不断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前沿性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与生活方式等实际情况,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由周先进等人合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一书,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教育功能作用探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作者从当前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社会现实出发,分别从不同角度探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沿性问题;又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际开展为对象和以党的思政教育思想为指导,回顾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历史发展,提出了"以人为本"、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雨林
思政教育文艺载体是承载符合时代价值取向的思政教育理念,并能为教育者所用的文学艺术形式。新时代思政教育不仅可以通过课上教学的形式展开,还可以借助思政教育文艺载体,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影响人的思想价值观念,提升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可度,提高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践行思政教育内容的行动力。由杨海军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载体研究》一书,从思政教育文艺载体“是什么”“何以能”“有何用”“如何用”“朝哪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思政教育情感载体的内涵、价值、运用方式与方向。结合书中观点与具体思政教育文艺载体,文章就其特点与功能展开探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戴维书 邬红丽
随着各国联系的不断增强及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面临广阔前景和巨大挑战,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作为立德育人的关键途径,其教育方法的创新改革是当前重点研究课题。由邹少清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发展研究》一书,基于当前思政教育方法论在实践教学中所暴露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按照逻辑顺序对其方法论发展展开系统研究,其研究内容既包括经典作家对思政教育方法论的系列论述,也涉及到方法论发展问题研究,如基本要素、主要原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限 许辉 朱博文
<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的立身之本是立德树人。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抓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质量与成效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进入新时代,获得感一词被广泛应用在诸多行业、诸多领域,成为评判和检验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也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已经成为思政教育理论界与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扎实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及测评研究,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与鲜活的实践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颖
书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作者:徐俊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80-8023-1出版时间:2022年3月定价:88元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网络资源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这样的发展现状给我国高校教学体系带来一定影响,求学者在课堂之外能有机会接触到更加丰富的网络资源,他们的认知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为了让网络资源对高校思政教学体系产生的影响对高校思政教育效果产生正面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提升的路径探索——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路径分析——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探析》
新时代思政教育探析——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育人模式研究》
“五育并举”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论》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评《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探析》
中外比较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国外经验借鉴研究——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着力点及未来趋势——评《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若干前沿论域》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