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89)
- 2023(14344)
- 2022(12361)
- 2021(11733)
- 2020(9619)
- 2019(22376)
- 2018(22297)
- 2017(42180)
- 2016(22746)
- 2015(25344)
- 2014(25401)
- 2013(24806)
- 2012(22924)
- 2011(20528)
- 2010(20815)
- 2009(18832)
- 2008(18307)
- 2007(16437)
- 2006(14497)
- 2005(12443)
- 学科
- 济(84166)
- 经济(84077)
- 管理(70767)
- 业(66297)
- 企(57163)
- 企业(57163)
- 方法(36785)
- 数学(30418)
- 数学方法(30015)
- 中国(25439)
- 农(24650)
- 财(22262)
- 业经(21494)
- 技术(20095)
- 地方(19575)
- 学(17796)
- 理论(17014)
- 制(16325)
- 农业(16225)
- 和(15389)
- 贸(15300)
- 贸易(15289)
- 策(14937)
- 易(14838)
- 教育(14370)
- 银(13984)
- 银行(13952)
- 环境(13777)
- 务(13555)
- 财务(13480)
- 机构
- 学院(312145)
- 大学(311575)
- 管理(128009)
- 济(120938)
- 经济(117991)
- 理学(110101)
- 理学院(108911)
- 管理学(107199)
- 管理学院(106607)
- 研究(101682)
- 中国(76481)
- 京(66571)
- 科学(61965)
- 财(57025)
- 所(49212)
- 江(47288)
- 中心(47145)
- 农(45113)
- 研究所(44499)
- 财经(44431)
- 业大(43885)
- 范(43411)
- 师范(43091)
- 北京(42350)
- 经(40364)
- 州(38523)
- 院(37685)
- 农业(34799)
- 师范大学(34444)
- 经济学(34340)
- 基金
- 项目(211944)
- 科学(167271)
- 研究(161873)
- 基金(150998)
- 家(129379)
- 国家(128173)
- 科学基金(111286)
- 社会(100103)
- 社会科(94646)
- 社会科学(94624)
- 省(84229)
- 基金项目(80338)
- 教育(75025)
- 自然(71160)
- 划(70139)
- 自然科(69475)
- 自然科学(69462)
- 自然科学基金(68220)
- 编号(68018)
- 资助(60975)
- 成果(56370)
- 创(47652)
- 课题(47346)
- 重点(46887)
- 部(46359)
- 发(45475)
- 创新(43637)
- 项目编号(42285)
- 教育部(40123)
- 大学(39899)
- 期刊
- 济(137246)
- 经济(137246)
- 研究(95565)
- 中国(65073)
- 管理(49266)
- 教育(45567)
- 学报(44019)
- 科学(42031)
- 财(41900)
- 农(41328)
- 大学(34256)
- 学学(31426)
- 技术(29528)
- 农业(28984)
- 融(28514)
- 金融(28514)
- 业经(23667)
- 财经(20812)
- 经济研究(20741)
- 图书(20587)
- 经(17767)
- 问题(17175)
- 科技(17013)
- 技术经济(15616)
- 理论(15562)
- 业(15044)
- 现代(14806)
- 坛(14590)
- 论坛(14590)
- 实践(14456)
共检索到468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文冬 林兆花 闫为国 舒文娟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当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代,研究珠海市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改革开放以来,珠海市创新发展成绩斐然,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加强珠海市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发,深入分析当前创新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珠海市创新文化建设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创新文化 新时代 珠海 对策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绳武
创新文化,是指社会群体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崇尚创新、勇于创新、激励创新、保障创新的价值观念、制度行为与环境氛围的集合体。大学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知识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中心,历来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孕育新思想、新文化、新文明的摇篮。“大学是常为新的”,创新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在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江洋 董亚峥 高洁
建设创新文化,就是要使整个社会文化能够为新知识的持续创造与创造性使用提供全方位的文化支撑,促使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相应的文化制度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得以形成。与之相应的创新就是指新知识的持续创造与创造性使用。接下来,本文论述了创新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关系,认为科学文化的成熟、发展是文化进入创新型态的重要前提与标志。最后,文章比较了中、西方学术传统的差异,论述了中国科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文化动力学 创新文化 创新 科学文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韦志峰 王超 卢瑞花
企业是国家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企业创新对社会创新体系以及国家科技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创新文化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沃土和精神动力源泉,在国际、行业科技创新竞赛日益白热化的今天,提升企业创新文化尤为重要。青海油田公司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1955年6月在青海西宁成立的青海石油探勘局,是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先驱之一。青海油田公司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在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是世界海拔最高、国内陆上自然条件最艰苦的油气田。在60多年的创业征程中,几代青海石油人奋战高原、创新创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果。在新的历史时期,青海油田肩扛着建设千万吨高原大型油气田的重任,油田要上产,企业要发展,必须从科技创新找效益增长点。科技创新又是企业创新文化的产物,因此企业的创新文化建设是企业长足发展的根本。文章对企业创新文化的概念、青海油田创新文化建设现状做了简要叙述,分析了青海油田创新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对相关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兴军 江晓珊
科技创新文化,就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尊重、支持、激励科技创新的人文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的关键,在于明确并优化它的三大构成要素。首先,要优化科技创新的主体,培养和拥有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其次,要遵循科技创新活动的客观规律,优化科技创新的组织管理;第三,树立以创新为荣的社会价值观,全面优化科技创新的人文社会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亚鹏 马利华 王洪涛 陈艾丽
文章由高校创新文化包含的不确定性信息出发,分析了影响高校创新文化水平的不确定因素,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有理数的评价模型。首先分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分级;其次由专家给出各因素的评价结果以及指标权重分级的定性描述;再次对专家给出的定性描述进行定量转化;然后根据定量评价值构造未确知有理数进行评价。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春秋
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其基本特征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总之,就是与众不同,是一所大学的独有的个性和价值,是学校的一个品牌、一张名片,是被社会认可的基本标志。国内外的著名大学,无一不是因特色而出名,因出名而更具竞争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大学存在、发展的生命力所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盛小平
阐明了图书馆知识创新文化的定义、内涵与作用,分析了影响图书馆知识创新文化建设的因素,提出了建设图书馆知识创新文化的五种策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建军
企业创新文化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和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本文总结了企业创新文化的构成要素,指出我国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的建议,以期驱动企业创新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靖华 Md.Khaled Amin 朱岩梅 李宗乘
以东京、巴塞罗那和曼彻斯特三个典型的创新型城市为对象,从环境条件(可视层)、制度行为(制度层)和价值理念(精神层)三个层面对其城市创新文化建设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对我国创新型城市创新文化建设的启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倡导创新观念、营造创新氛围;规划文化发展,整合创新资源,培养、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完善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关键词:
创新文化 创新型城市 文化建设 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浩歌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向全国提出了大力发展社会创新文化的任务。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主旨的现代大学,更应在创新文化建设上且行且思,有不俗的大作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倩 李欣阳 苏钰忻 彭楚君
本文以珠海市科技创新政策为调查对象,利用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测量珠海市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的满意度,探讨企业自身特点和政策熟悉度与科技创新政策满意度的相关性,探讨企业对科技创新政策的现实需求。此外,参考其他地区的相关政策,为改善珠海市科技创新政策提供可实施方案,以期进一步促进珠海市企业的科技创新,激发和提高珠海市的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满意度 模糊综合评价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罗立云 陈隆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必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国家队作用,以创新文化引领推动国企创新发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国家能源集团所属大渡河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激发全员创新积极性、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着力点,着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新时代国有企业创新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强大创新动力。
关键词:
创新文化建设 企业创新发展 大渡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杰
科技创新呼唤创新文化先行,创新文化是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加以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在现实文化的土壤里不断成长的。构建科技创新文化就是在承传传统基础上,又要立足于现实,以营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文化 构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熊远明 陈超 陈建龙 王惠君 陈军 郭欣萍 吴雪勇
熊远明指出,图书馆在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立足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立足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活化利用;立足中华文明的“统一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中华文明“包容性”与“和平性”,推动多元文明交流互鉴。陈超指出,图书馆要一如既往、与时俱进,把典籍收藏保护好;要雅俗共赏、激浊扬清,把典籍传播弘扬好;要汲古慧今、鉴往知来,把典籍研究服务好。为全力打响城市文化品牌和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大贡献。陈建龙对古籍保护和利用工作提出了四点新感受:第一,古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第二,古籍保护要科学、完整;第三,古籍利用要精准、高善;第四,科学又完整的古籍保护和精准又高善的古籍利用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大有作为。王惠君指出,图书馆肩负着传播文化的社会职责,担负着传承人类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充分发挥省古籍保护中心的作用,传承岭南文化,共建“人文湾区”。未来,图书馆要通过发展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陈军介绍了南京图书馆在历史文化典籍收藏与保护方面的实践经验,并指出,图书馆要努力做到切实尊重依靠人才、寻求各方合力支持、服务与研究平衡兼顾,从而把传承民族文化的大事办好。郭欣萍指出,图书馆要从三个方面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典籍:一是空间赋能,整合各方资源,拓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形式;二是守正创新,利用新媒介、新平台,科技助力有效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是与时俱进,聚焦地域特色文化,深挖当地文献价值赓续山西历史文脉。吴雪勇指出,杭州国家版本馆作为中华版本传世工程“一总三分”保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点从强化收藏主业、优化分类保护、深化保藏研究三个方面做好版本收藏保护和保藏研究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