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60)
- 2023(18898)
- 2022(16332)
- 2021(15324)
- 2020(12812)
- 2019(29601)
- 2018(29904)
- 2017(56247)
- 2016(31113)
- 2015(35286)
- 2014(35866)
- 2013(35452)
- 2012(32974)
- 2011(29533)
- 2010(30069)
- 2009(27443)
- 2008(27347)
- 2007(24651)
- 2006(21439)
- 2005(18972)
- 学科
- 济(122710)
- 经济(122567)
- 业(87070)
- 管理(83317)
- 企(63855)
- 企业(63855)
- 方法(55007)
- 农(52612)
- 数学(47092)
- 数学方法(46565)
- 农业(34828)
- 中国(33374)
- 财(31190)
- 业经(30945)
- 学(28578)
- 地方(26094)
- 制(25419)
- 贸(22177)
- 贸易(22166)
- 理论(22077)
- 易(21534)
- 银(19678)
- 银行(19614)
- 和(19191)
- 行(18698)
- 务(18399)
- 财务(18316)
- 技术(18290)
- 财务管理(18268)
- 融(18184)
- 机构
- 学院(442278)
- 大学(441383)
- 济(170468)
- 管理(169491)
- 经济(166354)
- 研究(149630)
- 理学(145991)
- 理学院(144298)
- 管理学(141680)
- 管理学院(140863)
- 中国(112391)
- 科学(95989)
- 京(94644)
- 农(91058)
- 财(78552)
- 所(76925)
- 业大(73002)
- 农业(70693)
- 研究所(70036)
- 中心(69683)
- 江(67956)
- 财经(61792)
- 范(60700)
- 师范(60074)
- 北京(59476)
- 经(56112)
- 州(54826)
- 院(53544)
- 经济学(49863)
- 技术(49147)
- 基金
- 项目(298756)
- 科学(231876)
- 研究(219270)
- 基金(212460)
- 家(185906)
- 国家(184247)
- 科学基金(155896)
- 社会(134578)
- 社会科(126926)
- 社会科学(126887)
- 省(119037)
- 基金项目(113062)
- 教育(101062)
- 自然(100987)
- 划(99334)
- 自然科(98537)
- 自然科学(98509)
- 自然科学基金(96756)
- 编号(92155)
- 资助(86838)
- 成果(76208)
- 重点(66955)
- 部(65300)
- 发(64267)
- 课题(63577)
- 创(61338)
- 创新(57148)
- 科研(57021)
- 大学(55364)
- 教育部(55043)
- 期刊
- 济(191759)
- 经济(191759)
- 研究(126523)
- 中国(91390)
- 农(88675)
- 学报(77116)
- 科学(67805)
- 农业(60035)
- 财(59996)
- 管理(57974)
- 大学(57773)
- 教育(55090)
- 学学(54160)
- 融(39643)
- 金融(39643)
- 技术(39023)
- 业经(35811)
- 业(30124)
- 财经(29482)
- 经济研究(28589)
- 图书(27766)
- 问题(26259)
- 经(25183)
- 版(24376)
- 科技(21148)
- 技术经济(20788)
- 理论(20782)
- 业大(20602)
- 现代(19455)
- 书馆(19358)
共检索到656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瑜
进入新时代,国家在农村场域的文化民生事业既需延续发展,又要提质创新。高可及性是检验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有效标准,体现了“人民主体、公平正义”的共享发展理念,因此在新时代公共价值实现的总体要求下,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由“总体性激励”向“个体收获感”转变的进程中,可及性建设始终具有突出意义。本研究基于实践性要求提出了以“接近服务、使用服务、促助可及”为框架的实践进路,并特别论及基层赋能、内源发展、社工嵌入等创新路径,以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从“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实现农民主体视角的公共服务可感可得,助力新时代高品质民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钱兰岚 王建涛
公共文化服务经历从无到有再到标准化、均等化全面推进的建设与发展过程,对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内涵加以梳理,以“可及性”为研究视角,对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要素和“4A”评价框架进行分析,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加大基层服务中心文化输出;匹配各方文化需求,注重多样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效能,强化政社合作供给;建立动态评价反馈机制,实现公共服务精准供给,是完善和优化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可及性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洪范 王瑞涵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相比,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政府在农村公共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时鹏 张春霞
以福建为例,在分析了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差距的基础上,认为差距产生的原因除了农村公共服务自身的公共性与无形性外,更为关键的是政府体制因素,并从城乡经济社会系统的角度,对农村就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以及科技信息等公共服务的体系建设提出构想。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公共服务 体系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春
本文认为,加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因此,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需要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机制、服务方式、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数量、布局和种类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 文化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飞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各级党委政府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包括: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健全投入增长机制,调整投入结构;加强文化引导,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升文化人才素质。
关键词:
农村 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艳春
目前新农村建设并不完善,在文化建设部分还有一些欠缺。不过依然可以看到新农村建设在不断的进展之中,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比重也在不断加大。学术界也对文化建设十分看重,进行研究规划,可以看出文化研究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成熟。
关键词:
新农村 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重构方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遵民
近年来,我国已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老年人的需求结构也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教育攸关生命的质量,因此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尊重老年生命价值、使老年人获得幸福感的重要路径。构建新时代老年教育服务体系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因此首先需要读懂新时代对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并由此确立以服务为本位的高质量老年教育体系构建的整体思路与基本框架。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为价值基础,以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为导向,让老年人回归其本应具有的生命价值与社会地位,则是体系构建的根本目标。最终通过对集聚温度、提高精度、提升效度和拓展宽度的关注,实现服务老年群体、助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功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吉林省四平市区域卫生发展规划课题组
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后,特别是党中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惯性运行多年的以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为基础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矛盾:由于投入不足,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有的濒于解体;由于失去了集体经济的依托,有相当数量的乡村医生干起了家庭诊所,村级卫生组织物是人非;又由于合作医疗的大面积解体,农村中出现了看病难的问题,初级卫生保健难以普及与深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从80年代末开始,不断深比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梅蕾
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至今已10年,西部地区在地区经济发展、农村小康工程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政策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发展依然滞后,突出体现在公共服务体系城乡差距大、地区差距大两方面。本文在阐明农村公共服务的概念与西部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意义的基础上,就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现状,与东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部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目前西部地区农民在享受基础性公共服务上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存在的现实不平等性,提出加强西部地区农村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 基础性公共服务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祝木田 刘哲
为满足流程制造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本研究基于融入传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强化职业素养培育等理念,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在理论方面,立足于社会建构主义的基本原理,从项目引领、工作导向、流程再现三方面建构指导思路。在具体实践策略上,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创新、考评机制完善等途径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安培培 徐宏新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中央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包括产业、文化等在内的五个方面全面振兴。文化振兴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创造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加之农村体制变革导致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弱化,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存在供需不匹配、主体"碎片化"等问题。为此,一方面需要抓住主体重构这个"牛鼻子",构建"一核多元"的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结构;另一方面要精准把握供需状况,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的同时,满足农民文化需求的多元性、多层次性。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单骅
公益讲座是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形式,能够提升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其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先进性、公益性和普适性。图书馆要做好公益讲座,必须坚持公益性原则,确立保障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思路的定位;增加丰富的、广泛的和具有亲民性的内容;建立强大的讲师队伍和完善的讲座资源库;挖掘利用社会资源,开创多赢局面;积极融入讲座资源共享洪流;树立创新意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岩 田翠杰 宋春风 潘淑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岩 陈通 田翠杰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促进农村现代化、城市化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农村乡镇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对其做出相应的评价,能够为“三农”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乡镇公共服务体系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此模型可以评价各乡镇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可以对各个乡镇的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排列、比较,从而为农村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实证的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