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50)
2023(6973)
2022(5670)
2021(5428)
2020(4115)
2019(9567)
2018(9307)
2017(16254)
2016(9025)
2015(9919)
2014(9808)
2013(9345)
2012(8795)
2011(8020)
2010(8507)
2009(7406)
2008(7392)
2007(6984)
2006(6479)
2005(5657)
作者
(23489)
(19525)
(19352)
(18596)
(12615)
(9063)
(8923)
(7477)
(7448)
(7447)
(6640)
(6433)
(6311)
(6255)
(6152)
(6136)
(5846)
(5742)
(5680)
(5623)
(4998)
(4754)
(4752)
(4593)
(4565)
(4515)
(4502)
(4281)
(3969)
(3963)
学科
(27790)
经济(27751)
管理(24661)
(21810)
(16140)
企业(16140)
(13393)
中国(11975)
(9023)
农业(8784)
地方(8617)
(8525)
业经(7944)
(7235)
教育(7129)
方法(7101)
理论(6912)
(6772)
贸易(6764)
(6584)
及其(6359)
政策(6146)
教学(6053)
(6019)
银行(6011)
(5824)
数学(5730)
方针(5582)
数学方法(5552)
(5421)
机构
学院(115988)
大学(112088)
(44296)
经济(42970)
管理(41034)
研究(41001)
理学(33358)
中国(33055)
理学院(32965)
管理学(32360)
管理学院(32117)
(24301)
(24007)
科学(22793)
(20956)
中心(20061)
(19508)
(18111)
师范(17976)
研究所(17093)
(17069)
(16939)
财经(16912)
北京(15908)
技术(15704)
(15599)
(15245)
职业(15088)
(13991)
师范大学(13957)
基金
项目(70216)
研究(60253)
科学(54202)
基金(46038)
(38469)
国家(37978)
社会(34920)
社会科(32774)
社会科学(32770)
科学基金(32179)
教育(29611)
(28750)
编号(27891)
成果(24915)
(23782)
基金项目(22783)
课题(20909)
资助(18775)
(18621)
自然(17932)
自然科(17433)
自然科学(17429)
自然科学基金(17119)
项目编号(16361)
(16334)
(16177)
重点(16102)
(15344)
规划(15086)
(14679)
期刊
(59085)
经济(59085)
研究(40056)
中国(33168)
教育(26844)
(17743)
(17391)
管理(17033)
(15675)
金融(15675)
技术(13971)
学报(12919)
科学(12791)
农业(11818)
大学(10796)
业经(10741)
图书(10150)
职业(9973)
学学(9299)
经济研究(8954)
财经(7933)
书馆(7901)
图书馆(7901)
(7464)
论坛(7464)
问题(6939)
(6926)
技术教育(6539)
职业技术(6539)
职业技术教育(6539)
共检索到200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绪龙  
内地西藏中职班是国家推进“教育援藏”的新举措,关乎西藏地区的繁荣发展、民族团结与国家长治久安。多年来,内地西藏班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丰富实践经验等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也面临教育管理民族特色彰显不够、多方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存在障碍等困境。未来内地西藏中职班实践对策为:坚定不移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构建“互鉴共认”的管理模式;推动多方开展协同育人;提高教师民族文化素养;加大学生帮扶指导力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利群  王宁  
加强内地西藏中职班思想政治教育是西藏地区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文章概述了内地西藏中职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具体包括:强化系统规划,将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首;拓展教育内容,凸显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丰富教育载体,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强化教育保障,锻造思想政治教师专业化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东锋  丁云春  
西藏职业教育起步晚,基础差,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更面临诸多困境。文章通过回顾西藏职业教育现状,从办学基础、科技文化发展、师资、实训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的对策,以期为西藏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英禹  裴煜  罗正公  
在"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也为我国大学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还存在重重困难,对此,文章提出高校的翻转课堂教学建设应当在教师专业能力、教学理念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加强与翻转课堂的对接,进一步优化课程重构,推进多元课堂教学改革,创建具有特色的多学科共建机制,从而发挥翻转课堂的突出优势,提升高校教育的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殷文杰  
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民生、助力全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教育类型。在技能型社会背景下,接受优质公平的职业教育是满足个人生存权、发展权的基本需要。目前职业教育的项目化治理,一方面,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树立了一批标杆院校;另一方面,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扩大了职业院校的两极分化趋势,不利于职业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而以公平公正为基础的时代精神和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为优化职业教育项目化治理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芸  毛建明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面临的一些困境,如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滞后、管理粗放、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等,并从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完善管理机制、优化师资结构等方面,探讨了进一步加强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若干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丰安  
新时代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路径。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主要表现在精准识别偏离、精准帮扶错位、精准管理缺位和与之相关的精准考核不完善等4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和文化深度性贫困以及政策执行主体面临双重压力、公共品供给错位、市场失灵的政府缺位等国家治理不足等。为此,在脱贫攻坚的最关键阶段,需要重点聚焦深度性贫困问题,从完善精准管理机制,提升帮扶政策精准度;强化力量集成,提升基层扶贫治理能力和水平;激发扶贫对象内生动力,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和积极性等方面增强精准扶贫力度,有效实现精准扶贫的常态化,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顺利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峰森  
个性化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型教育理念,对于弥补班级授课制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抑制、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实现市场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高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但高校对于个性化教育认识不足、大学生去个性化严重、教师教育理念传统化严重、高校开展个性化教育形式单一等因素,阻碍高校开展个性化教育的顺利进行。因此,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给予全方位支持,提高大学生参与度,发掘学生优势潜能,教师应立足立德树人,树立开放式教育理念。同时,高校应围绕荣誉学院,探索个性化教育模式,全方位发力助力高校个性化教育的开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清楠  
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美育教育发展对提升乡村地区的美育教育水平,构建完善的美育教育体系,提升乡村地区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构建新时代“五育”并举的义务教育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乡村地区美育存在认知不足、师资匮乏、课程建设迟缓,推进困难等方面的困境,文章从挖掘当地资源特色重构地方本土化美育体系、推进美育浸润行动,强化地方艺术院校的美育援助作用、搭建美育课程共享平台,推进美育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守蓉  欧阳宇桢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探究成就背后蕴藏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以困境与破局、理论与实践双重逻辑分析为主线,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引领和科学指导,构筑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破局的理论逻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实现了制度破局、问题破局、治理破局和监管破局,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破局的实践逻辑,造就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突飞猛进的破局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守蓉  欧阳宇桢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探究成就背后蕴藏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在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以困境与破局、理论与实践双重逻辑分析为主线,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引领和科学指导,构筑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破局的理论逻辑。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实现了制度破局、问题破局、治理破局和监管破局,形成了环环相扣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破局的实践逻辑,造就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突飞猛进的破局之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航  邢敏慧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该政策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实践困境。对全国187个村庄的教育扶贫调查显示,教育扶贫政策的力度明显、供给尚可,且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和好评,但帮扶农户的需求不足、参与有限问题不容忽视。深入分析可知政策与贫困户、执行者之间存在张力:一是教育扶贫政策属性与贫困户需求的矛盾,二是教育扶贫政策实施与农户认知的矛盾,三是教育扶贫政策执行与考评体系的矛盾。要助力教育扶贫行之有效,应树立分类治理思维使得政策投递更为精准,加大"扶知"的力度激发帮扶群众主动了解、接受政策的意识,同时制定兼顾针对性、整体性、多样性和可操作性的考评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炳超  
产学研结合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自上而下的科技体制改革和系列政策法规大力促进了产学研合作,产学研政策演变历程分为起步探索、跨界联合、协同结合和创新融合四个阶段,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明显。新时代,我国应逐步克服产学研政策体系不健全、机构合并、群体合作不力和环境因素不足等方面的制度困境,加强政府资源配置及完善产学研结合政策体系,健全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优化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萍  杨敏  
农村脱贫关系全面小康的全局,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制约着农村发展。生态扶贫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是农村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农村生态扶贫既是实现绿色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时代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现实要求。但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农村生态扶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滞后阻碍农村生态扶贫进程、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严重脱节、生态扶贫合力弱化、生态扶贫成果难以巩固等方面。破解农村生态扶贫困境需要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耦合共同发力,明确扶贫参与主体的职能,构建农村生态扶贫的"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协同机制;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绿色发展,推动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效衔接;健全农村生态扶贫配套机制,有效预防返贫风险;实现农村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减贫效应的三重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新勤  
乡村人才是保障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然而,新时代乡村人才短缺、老龄化、学历层次偏低,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障碍。通过分析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及其原因,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引、用、育、留方面提出乡村人才振兴困境的破解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