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4)
2023(5290)
2022(4277)
2021(3927)
2020(3013)
2019(6972)
2018(6868)
2017(12566)
2016(6907)
2015(7572)
2014(7454)
2013(7326)
2012(6925)
2011(6387)
2010(6844)
2009(6055)
2008(6107)
2007(5797)
2006(5388)
2005(5023)
作者
(18535)
(15414)
(15354)
(14799)
(10232)
(7290)
(6987)
(5931)
(5862)
(5816)
(5302)
(5172)
(5060)
(5051)
(5042)
(4762)
(4724)
(4488)
(4487)
(4469)
(4001)
(3780)
(3721)
(3565)
(3564)
(3546)
(3494)
(3406)
(3111)
(3060)
学科
(26393)
经济(26363)
(22692)
管理(22219)
(18943)
企业(18943)
(10127)
(9644)
中国(9300)
(8614)
业经(7394)
方法(7241)
地方(7033)
(6875)
农业(6550)
(5965)
贸易(5959)
及其(5871)
(5827)
数学(5738)
政策(5698)
数学方法(5599)
(5455)
银行(5455)
(5294)
(5102)
方针(5090)
(4995)
(4995)
阐述(4995)
机构
学院(96616)
大学(94047)
(42270)
经济(41272)
管理(37836)
研究(35280)
理学(31428)
理学院(31094)
管理学(30732)
管理学院(30501)
中国(27841)
(22390)
(19890)
科学(18392)
(16920)
(16605)
中心(15947)
财经(15904)
研究所(14898)
(14352)
(13357)
师范(13297)
(13216)
(13027)
北京(12945)
(12723)
经济学(11897)
财经大学(11475)
(10970)
业大(10535)
基金
项目(56685)
研究(46485)
科学(45266)
基金(40025)
(33529)
国家(33171)
社会(29204)
科学基金(28600)
社会科(27620)
社会科学(27616)
(21899)
教育(21270)
编号(20200)
基金项目(19617)
(18426)
成果(18070)
自然(16595)
资助(16547)
自然科(16182)
自然科学(16178)
自然科学基金(15910)
课题(14725)
(13371)
(12877)
(12797)
重点(12714)
(12480)
(12322)
项目编号(12274)
(11887)
期刊
(54453)
经济(54453)
研究(33792)
中国(22836)
(16726)
管理(16526)
教育(14437)
(13400)
金融(13400)
(12887)
科学(11163)
学报(9566)
业经(9364)
技术(8810)
经济研究(8629)
农业(8593)
大学(8002)
财经(7716)
学学(7347)
(6657)
(6579)
问题(6509)
国际(6102)
(5552)
论坛(5552)
现代(5409)
改革(4915)
(4915)
世界(4858)
经济管理(4841)
共检索到162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追求以及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阶段性进展。然而,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面临较大压力、高质量发展短板凸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较低、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居于高位、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有待完善,以及数字鸿沟和信息障碍带来冲击等方面。建议以“做大蛋糕”“做实蛋糕”“做优蛋糕”和“分好蛋糕”为主线,同时要特别关注农村低收入人口等重点群体和数字经济等关键领域的共同富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常庆欣   王腾  
如何避免福利陷阱是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必须深入思考的一个现实问题。理解福利陷阱的成因和实质,能够在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行与竞争的意义上,深刻把握共同富裕避免福利陷阱的理论机理、特征优势和实践路径。本文从生产方式视角出发,认为狭义上福利陷阱作为福利社会危机的直观表现,是福利社会模式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我国所追求和推进的共同富裕在价值维度、所有制维度和保障手段维度与资本主义福利社会存在本质区别,这是共同富裕能够规避福利陷阱的价值基础、制度前提和根本保证。广义上福利陷阱指倘若一个社会的发展模式与高福利政策不相匹配,也会在一般意义上由于“过度福利”或“泛福利化”而陷入一系列危机。我们要在学习借鉴国外社会保障有益经验与吸取其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切实立足我国实际,把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福利陷阱治理效能,发挥基本经济制度保障作用;不断完善与我国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避免盲目“福利赶超”,高水平统筹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以系统观念构建“大社会保障观”,处理好发展和分配的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谱写共同富裕新篇章。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姚宇  刘振华  苗静云  
工资制度改革是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本研究采用行为实验方法,选取企业劳动生产率作为外部变化条件,以雇主支付的工资水平和雇员反馈的努力程度为结果变量,探讨了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制度对职工收入、企业利润和社会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假定劳动力再生产成本不变且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效克服了普遍失业时,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所带来的社会潜在产出增加会创造出雇主与雇员更为宽阔的互惠空间,伴随着企业劳动生产率提升雇主如能随之提升工资将会得到雇员努力程度提升的正向反馈,形成两者之间良性的相互激励,社会产出、企业利润和雇员工资由此同步提升。基于本研究的实证结论,我们认为,提倡乃至建立工资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制度对于推进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越倩   葛佳楠  
共同富裕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重要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共富型社会形态是共同富裕制度建设的动力、依据和方向。建构共同富裕制度,一是要在尊重社会发展现实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框架设计,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发展与共享关系,围绕组织、规范、政策、机制等要素完成对制度建构的框架构建,把握主体多元性、规范约束性、政策工具性和机制动力性等基本特征;二是要充分重视制度理论设计与地方探索之间的良性互动,基于独特的社会背景和实践场域,观察地方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立法保障改革创新、政策制衡社会发展、激发可持续内生动力等机制性创新探索。共同富裕的制度建构可以打通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话语体系,这不仅可以保持稳定、持续、适当速度的经济增长,还能以新发展理念增进福祉,同时促进全社会成员的福利总量不断提高,为共同富裕建设提供丰富的制度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明皓  叶敬忠  
城乡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新时代城乡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的创造性转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的继承创新,其理论机理内含目标维度上的城乡全民富裕、动力维度上的城乡共建富裕、内容维度上的城乡全面富裕和策略维度上的城乡渐进富裕。本文通过结合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经验,以“全民、共建、全面、渐进”为原则提出了新时代城乡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包括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健全城乡全民共富提升机制,以紧密型城乡协作共同体建设激发城乡共建创富活力,以政策集成改革撬动城乡全面富裕建设,以区域性共富联盟和特色化发展战略支撑城乡渐进富裕路径,最终推动城乡共荣和全民共富的如期实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海曦  蒋南平  蒋晋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研究,目前还有很大的理论空间。本文认为必须从以下方面保证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在共同富裕科学内涵的界定、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共同富裕的具体做法、共同富裕的标准制定以及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方面,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我党100年来寻找到的科学方法,必须运用这个方法于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党100年来努力奋斗,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都在实践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同时,在共同富裕过程中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分配制度及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彤彤  王春娟  
寻求和探明共同富裕的本真意涵与实现路径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叙事的始终。唯物史观叙事中的共同富裕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为逻辑支撑,以劳动正义为逻辑线索,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理性解构提供了依循、启发了新知。"人民主体、共产党引领"的主体样态,"消除分化、弥合差距"的发生样态,"贯穿历史、呼应时代"的发展样态,"命运与共、共襄世界"的外部样态,是共同富裕理论样态的中国化表达。新时代中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应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改善民生、在强化分配制度保障中扩充中等收入群体、在宏观战略指引下递次达成目标、在聚焦相对贫困治理中赓续伟大奇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文新  程恩富  
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存在若干逻辑前提,比如党在非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推动共同富裕的决心和意志坚不可摧,必须依靠人民群众重点推动富裕之"共同"。我们可以从共享发展和协调发展理念、社会基本矛盾、公平与效率关系等角度来把握共同富裕的概念逻辑;从理论逻辑看,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主导性逻辑,而其他分配方式是外部辅助性和补偿性逻辑;从历史逻辑看,社会主义思想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探索,本质上都是在设法实现共同富裕;从实践逻辑看,中外历史特别是市场起决定作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造成贫富分化的原因相当复杂,需要我们在科学认知"因果关系"的基础上确立共同富裕的圆满实现逻辑及其相关深化改革方略。最后聚焦于分配领域,我们可以充分通过"五种分配方式"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并商榷学界的"三次分配"内涵。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静  魏依庆  任振宇  胡文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1))新的一年,学界围绕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战略定位、政策重点等,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张春敏  吴欢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是共同富裕在这一历史阶段的理念体现。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基本原则前提下,立足社会现实,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共同富裕理论和实践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发展,强化了全体中国人民作为实现共同富裕主体的基本点,将实现路径与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相统一,在世界发展新格局背景下拓展"共同"理念,使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具有了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世界价值,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运用并进一步提升了理论的针对性、时代性和系统性,具有突出的理论贡献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凯强   毛建卫   冯旭芳  
职业技能培训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能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保障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是破解全体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应有之道。然而,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过程中面临劳动对象参训积极性不高、多供给主体难以形成合力、专业化技培师资队伍短缺等实践困囿。寻求职业技能培训赋能共同富裕的有为之法,应完善高质量精准化培训机制、重塑多主体协同参与新秩序、筑牢技培教师队伍建设根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法稳   林珊   孙韩小雪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同富裕背景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生态逻辑体现了良好生态环境保障生态产品的基础性,为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提供了可能性;经济逻辑体现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塑造协调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性和全面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可行性;社会逻辑则体现了社会公众的参与性和共享生态红利的公平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可借鉴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涌现了一批典型案例。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评价机制、市场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八个方面提出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推进策略: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全社会形成对生态产品的价值认同;完善核算规范,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可比性;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甄别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内容;根据生态产品属性,选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保障生态产品供给的持续性;实施考核机制,促进生态产品不断增值;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共同富裕;健全制度保障体系,高质量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映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性别平等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向。既有文献概从经济发展或治理维度关注共同富裕的推进,基于性别视角的嵌入研究较少。从理论来看,性别平等和共同富裕共生于历史发展特定阶段,性别平等惠及共同富裕的高质量推动;从实践考量,性别平等和共同富裕亦有互动逻辑,共同富裕有其性别平等图景,需要发挥女性力量和提升性别平等的战略定力。同时,面对当下各种发展不平衡积弊下的性别发展不充分问题、人口新政下的女性隐性发展成本提升、女性发展短板等挑战,共同富裕新策更需要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从理论建构、发展基础、制度保障、基层治理等方面加以破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南平  蒋海曦  
在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是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过程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目的性及创立过程的长期性、艰苦性、开创性。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贯穿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必须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及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也为全世界劳苦大众作贡献,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昭示着世界各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分配制度的重要实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罗玉辉  
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应坚持历史逻辑、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制度逻辑和文化逻辑相统一。历史逻辑是“总逻辑”,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即:从“党史”中汲取共同富裕的政治经验;从“新中国史”中汲取共同富裕的制度经验;从“改革开放史”中汲取共同富裕的经济经验;从“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共同富裕的文化经验。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深入探究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其他四重“子逻辑”,即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制度逻辑和文化逻辑。牢牢坚持以上逻辑的一体化推进,方能推动新时代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走深走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