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8)
- 2023(8727)
- 2022(7092)
- 2021(6690)
- 2020(5481)
- 2019(11999)
- 2018(11807)
- 2017(21380)
- 2016(11255)
- 2015(12315)
- 2014(11632)
- 2013(11242)
- 2012(10540)
- 2011(9579)
- 2010(9488)
- 2009(8486)
- 2008(8408)
- 2007(7671)
- 2006(6600)
- 2005(5955)
- 学科
- 管理(36143)
- 济(35365)
- 经济(35331)
- 业(34780)
- 企(31661)
- 企业(31661)
- 技术(15331)
- 方法(14634)
- 中国(13144)
- 技术管理(11657)
- 财(11044)
- 数学(10978)
- 业经(10924)
- 学(10831)
- 数学方法(10827)
- 图书(10563)
- 书馆(9898)
- 图书馆(9898)
- 农(9364)
- 工作(9069)
- 理论(8955)
- 制(8449)
- 地方(7592)
- 和(7448)
- 银(7332)
- 银行(7319)
- 行(7108)
- 教育(6949)
- 产业(6802)
- 融(6625)
- 机构
- 大学(153882)
- 学院(149198)
- 管理(59385)
- 济(55142)
- 经济(53793)
- 理学(50708)
- 理学院(50078)
- 管理学(49248)
- 管理学院(48876)
- 研究(47788)
- 中国(35202)
- 京(31284)
- 科学(29291)
- 财(27377)
- 江(23855)
- 所(22594)
- 范(22531)
- 师范(22294)
- 中心(22243)
- 图书(21940)
- 书馆(21381)
- 农(21380)
- 图书馆(21378)
- 财经(21375)
- 研究所(20554)
- 州(20259)
- 业大(20123)
- 经(19478)
- 北京(19311)
- 师范大学(17613)
- 基金
- 项目(103091)
- 科学(82119)
- 研究(78307)
- 基金(74226)
- 家(64429)
- 国家(63833)
- 科学基金(55502)
- 社会(51137)
- 社会科(48501)
- 社会科学(48490)
- 省(41189)
- 基金项目(39284)
- 教育(35322)
- 划(34220)
- 自然(33765)
- 自然科(33115)
- 自然科学(33107)
- 自然科学基金(32586)
- 编号(32548)
- 成果(28647)
- 创(27796)
- 资助(27246)
- 创新(24796)
- 重点(22809)
- 项目编号(22102)
- 部(21872)
- 发(21800)
- 国家社会(21632)
- 课题(21275)
- 性(20339)
共检索到2347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春玲
<正>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文化传播及开展全民教育的重要场所。进入新时代,随着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如何充分挖掘公共图书馆职能、合理利用公共图书馆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成为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公共图书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色与定位》一书是关于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专著,该书立足于公共图书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智慧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但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种知识、文化在不同领域渗透更加深刻,传播速度更快前所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面临新的挑战。图书馆作为保存、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图书馆有责任和义务,在新时期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图书馆 文化传承 途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范跃华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化建设、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应该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研方法了解在校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状况,通过数据分析掌握师生学习偏好,制定了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熊静
当前,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承担优秀传统文化推广的重任,是由新时代文化事业建设、践行图书馆精神和使命、发挥图书馆资源优势的时代需求共同决定的。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应当突出特色,以文献资源为中心,围绕与"书"相关的文化传统,如人文经典、阅读文化、藏书文化、地方文化等,创新推广形式,积极推进文化传承。根据文化事业发展和民众文化需求新趋势,图书馆可从特色品牌建设、空间营造、文旅融合发展等角度,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图书馆阅读推广 文化传承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茵茵
<正>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于培育现代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心素养、道德修养和文化认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在现代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浪潮中保留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产,让它们在新的社会语境下焕发生机,成为现代教育各界必须面对的课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菊玲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上下硬功夫。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活动、校园环境、科研导向等方面发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远成为"清泉"和"活水"。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夏勉 夏雨雨
我国主要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图书馆如何实现传统节日文化与新时代"同频共振",文章结合公共图书馆的相关实践经验,对打造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品牌、彰显传统节日文化本源特色、更新传统节日文化体验方式、构建传统节日文化互动平台及丰富服务形式、完善传承创新管理机制等实施路径进行了探析,以期为公共图书馆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创新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传统节日文化 传承创新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潘妙辉
中华传统文化对滋养民族心灵、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图书馆作为学生“第二课堂”,有责任主动配合、大力支持教学部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文章探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实践现状,提出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泽宇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在今天依旧焕发着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中国式现代化源自于中华大地,要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就要明确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根与魂。同时,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解决好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 传统文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敏
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程进行了布局,从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主要内容、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意见》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贯穿国民教育始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场域 青少年学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连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讲仁爱"的伦理思想、"重民本"的民本思想、"守诚信""崇正义"的传统美德和"尚和合""求大同"的和谐思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国家、社会和公民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庄重而崇高的历史使命,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国庆 王紫依
<正>随着这建立我国自主的市场营销知识体系、开展新时代营销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地位不容忽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及文化自信增强,“国潮”作为一种新兴消费现象已成为引领市场潮流的焦点。自2011年至2021年的十年间,“国潮”相关搜索量已增长逾五倍,中国顶尖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也随之逐年攀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国潮消费主体主要由90后与00后人群构成。他们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尊与文化认同,这使他们更易接纳“国潮”品牌。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德 马圆圆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是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在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其中,教育技术是基础,扩展教育空间并提升教育主体能力;教育主体是关键,通过技术和教育空间实践教育目标;教育空间是载体,通过教育技术的嵌入支持教育主体发展。然而,当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场域重构面临学校教育空间去教育化现象、技术生态系统发展受限、教育主体技术素养与自觉传承意识薄弱等问题,需通过加强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培养师生自觉传承的责任意识、优化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空间建设等途径应对。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场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九龙 贺秉花 尹莉
轩辕黄帝荆山铸鼎,标志“肇立华夏”。荆山原在秦汉时期称中华原,北周时期置中华郡,由此也被喻为中华民族的“破晓之地”。建于荆山原的中华郡文化旅游景区创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通过文化设施建设、文化品牌打造、文化保护传承等,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供了实践支撑,而“三大融合”“三让情怀”“三学并举”的创新实践是新时期文旅融合发展的独特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乐天 王凤芹 李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基本元素和珍贵结晶。习近平同志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因为中国和世界需要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也是因为中华文化能够为当今的中国和世界贡献特有的生存智慧和发展能量,既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醒,也是根植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自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数智化”赋能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荐读
以阅读推广为抓手的图书馆文化育人方式研究——《大学图书馆与文化传承创新》荐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逻辑路线和实践向度研究
“数智化”赋能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荐读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智慧赋能信息资源服务研究——《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荐读
图书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的创新模式探究——以“图书馆+书院”模式为例
“数智化”赋能省级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研究——《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与档案信息化建设》荐读
试论如何通过文化产业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习近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传承文化遗产 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