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8)
- 2023(9955)
- 2022(8443)
- 2021(7950)
- 2020(6117)
- 2019(13975)
- 2018(13839)
- 2017(25420)
- 2016(13711)
- 2015(15183)
- 2014(15314)
- 2013(15400)
- 2012(14801)
- 2011(13986)
- 2010(14172)
- 2009(12873)
- 2008(12645)
- 2007(11579)
- 2006(10688)
- 2005(10179)
- 学科
- 济(64630)
- 经济(64564)
- 农(46401)
- 业(43325)
- 农业(31203)
- 管理(31057)
- 中国(22850)
- 地方(22077)
- 企(21148)
- 企业(21148)
- 业经(19785)
- 方法(15630)
- 发(14192)
- 制(13394)
- 数学(12640)
- 数学方法(12493)
- 学(11869)
- 银(11533)
- 银行(11523)
- 行(11338)
- 贸(11298)
- 融(11289)
- 金融(11288)
- 贸易(11279)
- 发展(11252)
- 展(11215)
- 农业经济(11036)
- 易(10863)
- 地方经济(10743)
- 技术(10106)
- 机构
- 学院(197233)
- 大学(192657)
- 济(84084)
- 经济(82259)
- 研究(74559)
- 管理(74500)
- 理学(62793)
- 理学院(62023)
- 管理学(61081)
- 管理学院(60710)
- 中国(59142)
- 农(51978)
- 科学(44203)
- 京(42377)
- 农业(39211)
- 所(38150)
- 财(36218)
- 中心(35093)
- 研究所(34045)
- 业大(34011)
- 江(33422)
- 范(29799)
- 师范(29576)
- 北京(27019)
- 财经(26613)
- 州(26505)
- 省(26294)
- 院(25776)
- 经(24127)
- 发(23838)
- 基金
- 项目(124639)
- 科学(98567)
- 研究(97146)
- 基金(87900)
- 家(75711)
- 国家(74901)
- 科学基金(63914)
- 社会(62184)
- 社会科(58309)
- 社会科学(58296)
- 省(50951)
- 基金项目(46713)
- 教育(42719)
- 编号(42423)
- 划(41345)
- 自然(38098)
- 自然科(37178)
- 自然科学(37174)
- 自然科学基金(36508)
- 成果(34786)
- 发(34005)
- 资助(33621)
- 农(29761)
- 课题(28936)
- 发展(27913)
- 重点(27782)
- 展(27438)
- 部(27401)
- 创(26291)
- 国家社会(25051)
- 期刊
- 济(112651)
- 经济(112651)
- 研究(62063)
- 农(57254)
- 中国(55324)
- 农业(38769)
- 学报(29395)
- 科学(28797)
- 教育(28131)
- 管理(26417)
- 业经(25008)
- 融(24664)
- 金融(24664)
- 财(24062)
- 大学(23384)
- 学学(21608)
- 业(18402)
- 技术(18124)
- 问题(15095)
- 经济研究(14848)
- 农业经济(14553)
- 农村(14384)
- 村(14384)
- 图书(12699)
- 世界(12109)
- 财经(11948)
- 经济问题(11261)
- 版(11192)
- 资源(10652)
- 经(10381)
共检索到332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初金哲 佟丹丹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推进“三农”工作进入新时代,发展脉络十分清晰,取得了伟大成就,形成了“坚定农民长远发展信心、完成改革基本任务、进入农业强国建设新征程”三大发展态势。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心是继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兆木
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解决占世界1/5人口的吃饭、穿衣、住行、教育、医疗问题,解决七八亿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解决五六亿农民向城镇转移问题,解决两亿多老龄人口养老和城镇每年一千多万人新增就业问题,无一不是史无前例的世界级难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敏谊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经济成就让世界惊呼"巨龙腾飞"。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春天,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教育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的伟大时期,教育事业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深刻体现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教育经费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教育为经济发展贡献了更多的优质人力资源,同时各级各类教育,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教育事业 成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海波
本文着眼于新旧中国的对比,论述了新中国65年来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指出总结这些成就是坚持"三个自信"的一个重要认识基础。接着分析了改革后在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比改革前更为伟大的成就,但直到2012年中国经济并没有完全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在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才开始实行了这种转变。这就是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走势,这同时意味着"新常态"的到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11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改革开放重大意义和伟大成就,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继续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把握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
关键词:
宝贵经验 习近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郝宪印 张念明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时代,踏上了为之奋斗的新征程。在新征程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国逐步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在目标定位、价值导向、实施方略、实践方法、推进策略、体系框架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质。新征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在深化推动各大区域板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深入推动各类区域发展战略的融通协调,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地方应从国家战略总体布局中找准定位,在顺应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走势中塑造区域发展新优势。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徐玉德
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在国家生存、发展和实现善治的进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建党百年来,国家审计在不同历史时期为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保驾护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顾总结党领导国家审计工作的宝贵经验和辉煌成就,对于推动新时代国家审计工作接续奋斗、守正创新,扛起“两个维护”政治责任,更好地发挥经济监督职能、提升风险防范化解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易地扶贫搬迁是中央明确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之一,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也是难度最大、投入最多的专项扶贫工程。"十三五"以来,我国用5年多时间使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地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彻底摆脱贫困,有力推动了搬迁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助推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继土地改革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魏晓 苏昌贵
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60周年华诞。在这一个甲子的历程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探索,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在旧中国满目疮痍的废墟上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中期国家,人民生活从贫困迈向总体小康,教科文卫等各项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大跨越,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政策演进及其伟大成就,凝练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最新发展,展望中国扶贫未来发展趋向,有助于全面系统展现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讲好中国扶贫脱贫故事,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丽琴 纪志耿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贯穿于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过程。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既包含了对各个行政层级"三农"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又体现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考,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其创新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农"重要性认识由"基础地位"向"优先发展"转变;"三农"工作总目标由"农业现代化"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变;农业经营由双层经营向多元经营转变;城乡关系由城乡统筹向城乡融合转变;减贫战略由消除绝对贫困向缓解相对贫困转变。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对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杰华 郭芳慈 陈继华 陈迎港
农村养老制度设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并从顶层制度设计的角度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进入新时代以来,农村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基数大、速度加快、城乡倒置、家庭空巢化加剧、女性老人占比高、未富先老等新特征。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和政策变迁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推进和形塑五个特点明显的不同阶段;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在构想、法制法规体系、养老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并初显成效。不过,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在超前应对、城乡分治、政策碎片化、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今后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应在创新思路的基础上,重点在超前应对、关注重点群体、加大财政投入、构建多元主体、推动专业化服务方面做好整体框架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杰华 郭芳慈 陈继华 陈迎港
农村养老制度设计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并从顶层制度设计的角度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进入新时代以来,农村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基数大、速度加快、城乡倒置、家庭空巢化加剧、女性老人占比高、未富先老等新特征。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和政策变迁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推进和形塑五个特点明显的不同阶段;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在构想、法制法规体系、养老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并初显成效。不过,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在超前应对、城乡分治、政策碎片化、多元主体参与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短板。今后农村养老制度设计应在创新思路的基础上,重点在超前应对、关注重点群体、加大财政投入、构建多元主体、推动专业化服务方面做好整体框架设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书博
改革开放以来,税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了显著成效,发挥了税收在激励企业创新、促进节能环保、调节收入分配、推动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践表明,我国税制改革的成功在于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了我国国情与国际镜鉴的关系,采取了"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尽管如此,我国税制改革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企业创新水平及节能环保水平仍存在不足、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对外开放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十四五"时期我国应完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制度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完善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制度以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开征房地产税以调节收入分配,优化关税、出口退税制度并加强国际税收合作以促进对外开放,不断提高税收征管与服务水平以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税制改革 成功经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锦华
十四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陈锦华一、十四大关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重大决策,促进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