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12)
2023(2798)
2022(2015)
2021(1827)
2020(1298)
2019(2853)
2018(2733)
2017(3749)
2016(1996)
2015(2162)
2014(2140)
2013(2129)
2012(2051)
2011(1936)
2010(2100)
2009(1834)
2008(1709)
2007(1625)
2006(1387)
2005(1500)
作者
(6180)
(5309)
(5163)
(5055)
(3276)
(2574)
(2331)
(2152)
(1974)
(1888)
(1754)
(1737)
(1735)
(1721)
(1607)
(1593)
(1572)
(1543)
(1513)
(1510)
(1506)
(1265)
(1244)
(1231)
(1179)
(1165)
(1142)
(1106)
(1085)
(1071)
学科
(9511)
经济(9497)
(6352)
管理(4513)
(4388)
中国(3723)
(3246)
企业(3246)
教育(2919)
(2700)
业经(2606)
理论(2545)
经济学(2493)
(2111)
农业(2010)
地方(1710)
方法(1709)
(1609)
教学(1574)
(1571)
(1566)
总论(1515)
(1501)
金融(1498)
(1494)
银行(1487)
(1478)
产业(1435)
发展(1357)
(1340)
机构
大学(32889)
学院(31075)
研究(12579)
(11992)
经济(11749)
管理(9185)
中国(8706)
科学(7638)
理学(7355)
理学院(7228)
管理学(7104)
管理学院(7031)
(7013)
(6400)
(6126)
(5893)
师范(5837)
研究所(5543)
(5274)
中心(5228)
(4946)
师范大学(4865)
教育(4677)
财经(4663)
(4635)
北京(4547)
经济学(4499)
(4280)
(3911)
农业(3867)
基金
项目(19038)
研究(15271)
科学(14547)
基金(12947)
(11429)
国家(11316)
社会(9837)
社会科(9121)
社会科学(9120)
科学基金(9069)
教育(7288)
(7238)
成果(6387)
编号(6384)
(6228)
基金项目(5945)
课题(4682)
资助(4665)
重点(4629)
自然(4603)
自然科(4473)
自然科学(4471)
自然科学基金(4394)
(4342)
国家社会(4340)
(4268)
项目编号(4157)
(4068)
(4041)
(4024)
期刊
(16027)
经济(16027)
研究(11138)
中国(8351)
教育(7538)
学报(6546)
(4999)
科学(4795)
大学(4737)
(4681)
学学(4172)
管理(3865)
图书(3473)
农业(3251)
经济研究(2830)
书馆(2647)
图书馆(2647)
财经(2637)
(2460)
金融(2460)
技术(2434)
(2356)
业经(2081)
(2014)
经济学(1811)
社会(1679)
(1661)
论坛(1661)
问题(1631)
职业(1622)
共检索到53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航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消除绝对贫困、为共同富裕创造前提,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运用系统论整体论方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从历史观、价值论、方法论上确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哲学逻辑,系统回答了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不竭动力、实现路径三方面的问题。阔步迈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应当全面总结共同富裕“路线图”深刻的哲学意蕴,准确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系统性整体性的方法论内容,多渠道拓宽共同富裕之路。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邬跃   李德龙  
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农村是重点也是难点。在推动农村共同富裕过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具有人才支撑、智力支撑、技术技能支撑等功能,是促进农村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有效途径。但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从外部来看,不被社会认可,普遍受到鄙视和歧视;从内部来看,存在办学定位不清、质量偏低、供给不匹配需求等问题。要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应提高认识,以整体性治理思想为指导增加政策供给;明晰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定位;提升质量、以质图强,赢得社会认可和存在感;涵养生态,夯实生存根基,增强发展后劲;适配需求,回应外部变化拓展功能挖掘潜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中南  包倩文  高德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高度重视共同富裕问题,带领全体人民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改善,但贫富差距依然存在。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阶段,国有资本划转社保和社保基金入市在公有制的运行机制上实现了突破,使公有制经济的分配形式与制度逻辑相一致,是新时代公有制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之一。既有助于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使全体人民共享国有企业利润和发展红利,又能够在不损失效率的前提下提高社会公平,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构建更合理的财富分配格局。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旭辉  
改革开放以来,税收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要求,意味着税收除了发挥调节收入的基本功能以外,还要更加积极参与国家治理,在调整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改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中发挥更大作用。但目前的税收制度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央地税收分成比例欠科学不利于产业升级、个人所得税合理性不足、阻碍科技创新发展等。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地方税制,灵活制定分成比例;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快房地产税、遗产税立法;及时更新消费税、资源税征收范围;充分发挥公众参与在改革中的作用,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健  
中国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力量,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国有经济不仅具有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属性,也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性保障,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具有以国有经济等公有制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历史传承。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国有经济在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方面还存在有待提升的空间、国有经济收益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存在需要完善的空间等难点。针对这些难点,提出如下化解方案:一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筑牢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二是构建国有经济收益惠及于民的共建共享共同体,促进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三是构建国有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外环境维护共同体,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环境保障。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映宇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性别平等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向。既有文献概从经济发展或治理维度关注共同富裕的推进,基于性别视角的嵌入研究较少。从理论来看,性别平等和共同富裕共生于历史发展特定阶段,性别平等惠及共同富裕的高质量推动;从实践考量,性别平等和共同富裕亦有互动逻辑,共同富裕有其性别平等图景,需要发挥女性力量和提升性别平等的战略定力。同时,面对当下各种发展不平衡积弊下的性别发展不充分问题、人口新政下的女性隐性发展成本提升、女性发展短板等挑战,共同富裕新策更需要以社会性别为分析视角,从理论建构、发展基础、制度保障、基层治理等方面加以破解。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朱太辉  林思涵  张晓晨  
在数字化快速推进的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发展共享方面的关键作用。聚焦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两大发展战略的内在联系,立足高质量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的新内涵,将数字经济的三大核心支柱数据要素、数字技术、数字平台统一到经典的索罗增长模型中,较为系统地分析数字经济、数字平台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作用机制和实现路径,研究表明,数字经济从数据要素投入、释放科技效力和改进要素配比三个方面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强化了共同富裕的增长基础;数字化赋能产业发展、政府治理、基础设施过程中所产生的网络效应,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提升了共同富裕的共享效应;具有实体性、科技性、生态普惠性和网络外部性的“新型平台企业”在促进共同富裕、优化资源配置上具有突出作用,是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主体。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静  魏依庆  任振宇  胡文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1))新的一年,学界围绕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理论基础、战略定位、政策重点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淑英   杨明珠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教育类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支撑。选取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系统分析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职业教育对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均有正向影响,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职业教育能够通过推进城镇化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实现共同富裕;数字经济对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基于上述研究发现,应聚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水平,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以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德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共同富裕,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强调过程和结果都要公平,而且我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共同富裕要紧紧围绕增进经济增长的充分性、发展的平衡性以及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这三个方面做文章,这注定是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为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普惠性人力资本投资,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海涛  施悦琪  
促进共同富裕,关键在于提升后富群体的能力。高校育人体系需加快聚焦以增能赋能为目标的育人内容创新,增强现实适应性、领域交叉性、素质立体性;强化以多元适切为特征的育人方式创新,促进多样性、加强实践性、突出全过程性;推动以师生为中心的育人制度创新,健全便捷型、个性化、普惠性的规则设计。优化有利于能力提升培养的高校共育环境,构建能力主导的社会发展环境,营造多主体协同育人的共同体氛围,厚植公益取向的高等教育反哺文化。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邹克  倪青山  
基于中国2010—2019年的省级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共同富裕程度,研究普惠金融影响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与数量关系,结果表明,普惠金融与共同富裕显著正相关,普惠金融通过包容增长、创新效应、创业效应等,有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提升收入水平,促进收入子系统与平等子系统协调统一,进而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促进共同富裕的主要贡献来源于东部地区的收入提升效应,收入不平等改善相对有限。建议强化普惠金融协调收入提升与不平等改善的能力,拓展普惠金融内涵,加快普惠金融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袁志刚  阮梦婷  葛劲峰  
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是共同富裕的一体两面,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好蛋糕的前提还是要继续做大蛋糕。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教育共享,一方面可以促进需求并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是高质量就业的保证。近年来,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教育的均等化程度仍有提升空间。回顾西方国家教育均等化的发展历史,本文发现教育共享离不开政府和公共财政的主导作用,最终形成以机会均等为目标,以优质、均衡、一体化为特征的教育供给模式。最后,本文总结和归纳了现有文献,分析财政体制对教育供给的影响,并对我国的教育均等化实践提供了三点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海明  伍之琳  
基础设施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源。通过分析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效应和分配效应,探索基础设施投资的合理布局与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上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机制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通过就业效应与生产率效应促进共同富裕,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居民收入,促进低技能者就业缩小城乡收入水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居民收入,通过工农劳动生产率的趋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细分类型考察发现,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收入促进效果最好,但在收入分配上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生产型与发展型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显著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关筱谨  任碧云  赵彦庆  
本文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创新驱动代理指标,结合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创新驱动视角,对金融结构优化与共同富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结构优化可以促进共同富裕,且创新驱动在金融结构优化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第二,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金融结构优化对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更大;引进模仿创新模式在金融结构优化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并未起到中介作用,而自主创新模式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第三,进一步讨论得出,金融结构优化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以及提升效率来推动创新驱动的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