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03)
2023(15676)
2022(13446)
2021(12716)
2020(10421)
2019(24157)
2018(23950)
2017(44772)
2016(24150)
2015(27406)
2014(27426)
2013(27245)
2012(25532)
2011(23456)
2010(23349)
2009(21148)
2008(20781)
2007(18041)
2006(16053)
2005(14554)
作者
(69849)
(57790)
(57383)
(54443)
(37017)
(27662)
(26268)
(22771)
(22042)
(20625)
(19717)
(19717)
(18503)
(18273)
(17794)
(17766)
(17186)
(16801)
(16495)
(16429)
(14479)
(14259)
(13765)
(13123)
(12883)
(12848)
(12796)
(12717)
(11617)
(11430)
学科
(105749)
经济(105647)
管理(64003)
(61219)
(49406)
企业(49406)
方法(43957)
数学(36844)
数学方法(36495)
中国(33095)
(27621)
(27214)
贸易(27195)
(26390)
地方(26011)
业经(23772)
(21567)
(21014)
农业(18460)
(17889)
(17112)
理论(17050)
(16684)
银行(16645)
环境(16443)
(16233)
金融(16231)
(16133)
技术(15467)
(15138)
机构
大学(348160)
学院(344946)
(145885)
经济(142928)
管理(132939)
研究(124789)
理学(113985)
理学院(112637)
管理学(110925)
管理学院(110302)
中国(93759)
(76288)
科学(74509)
(63494)
(62837)
研究所(57163)
中心(54575)
(53329)
财经(50596)
(49693)
北京(49460)
(48413)
业大(48265)
师范(48024)
(46178)
(45268)
经济学(44275)
农业(41519)
(40814)
经济学院(39893)
基金
项目(230457)
科学(181024)
研究(172622)
基金(166482)
(144539)
国家(143289)
科学基金(121971)
社会(109097)
社会科(103405)
社会科学(103380)
基金项目(87709)
(87609)
教育(78463)
自然(76758)
自然科(74947)
自然科学(74931)
(74506)
自然科学基金(73588)
编号(70482)
资助(68747)
成果(58592)
(53048)
重点(51794)
(51742)
课题(49152)
(47525)
国家社会(44914)
教育部(44577)
创新(44329)
科研(43339)
期刊
(164431)
经济(164431)
研究(109939)
中国(70130)
学报(52335)
管理(50608)
(49638)
科学(49551)
(44934)
教育(43477)
大学(40044)
学学(37143)
农业(35273)
(31658)
金融(31658)
技术(29135)
经济研究(27308)
业经(26587)
财经(24590)
问题(22375)
(22072)
(21178)
图书(20563)
国际(19988)
(19050)
世界(17676)
技术经济(16527)
科技(16437)
理论(16360)
现代(15651)
共检索到527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文保   李轶媛  
<正>文化贸易的持续繁荣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有助于加深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和互相尊重,进而推动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代表了他们在文化领域的坚定信仰与自豪之情。文化贸易深植于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时代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核心动力。在文化贸易中,国家的文化自信不仅可以提高该国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有助于吸引更多全球消费者,从而扩大国家文化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
关键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文  
在推进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面对当前贸易结构优化升级的困难与困境以及国内外文化市场激烈的竞争,文化自信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克服困难、破解困境、参与竞争的重要战略勇气,成为推动并引领未来文化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定力。恰是在这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中,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才能不仅仅着眼于文化市场的开拓与文化贸易的繁荣,着力于文化产业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华  张小龙  
经济全球化为企业进行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拥有了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而在国际贸易中,文化环境是极其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与发展,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其中媒体、政府以及对外贸易自身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品牌文化产品、观念滞后,缺乏创意思维、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等。因此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刻不容缓。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梅华  
国际文化贸易作为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分支,现如今已然成为全球服务贸易行业竞争的热门领域。文化产业素有投资低、回报高、资源耗费小等特征,属于现代化绿色新兴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产值中占有较大比重,逐渐成为他们对外出口的基础产业之一。而中国文化是中华历史文明的积淀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重点推进音乐文化产业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嘉珊  王伯港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中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走向世界舞台,对外文化贸易也成为中国文化迈向世界最为有效最公平的途径之一,促进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关键点。五年来,国际贸易的稳步成长为文化贸易提供发展基础,国内文化市场繁荣发展激发文化经济溢出效应,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得到持续发展。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现状与特征研究分析,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贸易呈现倾斜式发展,聚合效应显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贸易额则在波动中增长,并提出在"一带一路"建设新阶段,构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新格局的有效策略:深研国际文化市场、拓宽文化产业合作领域、构建政产学研联动机制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旭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得到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认可。《"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贸易及文化交流》一书由韩国全北大学宋采宪教授统筹策划、徐照林主笔、朴钟恩和王竞楠共同协作完成,是对"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的真实反映,也是对我国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经济发展理念的客观诠释。该书充分肯定"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突出贡献,客观反映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认可,全面总结我国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体现的发展优势和国际影响力。该书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海文  
在世界经济步入深度转型调整期的后危机时代,全球文化经济正以其迅猛发展之势孕育未来社会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国际文化贸易的兴起恰是上述背景下的必然结果和趋势。那么,如何看待后危机时代国际文化贸易,特别是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无疑成为新形势下的一项重要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查志强  
"一带一路"给浙江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带来重大机遇。文章结合对浙江对外文化贸易发展业绩和主要特色的分析,提出了拓展人文交流、推进合作平台、加快体制创新等发展路径,以及以推进市场拓展、品牌培育、产业扶持、试点城市改革创新、环境优化等五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举措。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查志强  
"一带一路"给浙江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带来重大机遇。文章结合对浙江对外文化贸易发展业绩和主要特色的分析,提出了拓展人文交流、推进合作平台、加快体制创新等发展路径,以及以推进市场拓展、品牌培育、产业扶持、试点城市改革创新、环境优化等五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工作举措。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绍坚  
文化产品是经济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的有机统一体,文化产业具有先导性强、融合度高、投入小、产出大、能源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等特点,是典型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积极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发展,不仅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有效传播中华优秀文化,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我国的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产生显著的政治效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颖  
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产品贸易的可持续性是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首次使用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对文化自信进行量化,基于2008—2017年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六分位文化产品贸易统计数据,采用离散时间生存模型分析方法,研究文化自信对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对自身优秀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心为重要内容的文化自信,会对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持久性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信任是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产品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重要影响渠道。文化自信还会对文化距离与文化产品贸易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发挥调节机制,间接促进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性。因此,高度重视文化自信的培育和提升对于推动我国文化产品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政府应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宣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范围和影响力;企业应充分重视民族文化要素在文化产品中的融合与创新,让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成为保持文化产品长久竞争优势的最深厚的根基和最丰富的滋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闫玉刚  
"文化折扣"是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一般商品的主要特征之一。语言、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都可以导致文化折扣的产生。不同文化产品类型所产生的文化折扣也不一样。在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重视文化折扣研究,采取各种策略降低文化产品的折扣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该文在对文化折扣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应采取的几种策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方伟洁  
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是增强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扩大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和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步骤。"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合作平台、技术平台、市场平台和资源平台。当前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面临文化品牌不响、文化距离尚存、文化贸易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借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深耕中国传统文化、打造中国特色文化品牌,加强文化创新、减少文化折扣,优化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结构,是复兴中华文化、进一步打开国际文化市场和增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实力的必由之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小牧  李嘉珊  刘霞  
对外文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发展理论和战略认识都有了显著提升,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到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从满足人民基本精神文化需要到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质量和多元化发展水平,从文化科技融合到数字文化产品与服务国际化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理念和战略在持续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文化贸易领域国家指导性文件的出台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辐射作用的显著增强,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在贸易规模、国别结构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就。未来中国应抓住数字文化贸易的发展契机,推进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激发中小微文化企业的全球市场活力,在更高水平上释放“一带一路”倡议的红利,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夯实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怀亮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对外文化贸易逆差逐渐缩小,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数年以前就已成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第三大出口国。2010年文化创意商品出口三强分别是中国、美国和德国,中国文化创意商品出口额是美国的近3倍。我国商务部公布的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