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28)
2023(3572)
2022(2968)
2021(2857)
2020(2365)
2019(5281)
2018(5186)
2017(8573)
2016(4560)
2015(5187)
2014(5318)
2013(5172)
2012(4787)
2011(4623)
2010(4700)
2009(4228)
2008(4001)
2007(3668)
2006(3315)
2005(3193)
作者
(12806)
(10771)
(10708)
(10453)
(6597)
(5041)
(4996)
(4081)
(4009)
(3886)
(3763)
(3563)
(3425)
(3378)
(3314)
(3254)
(3211)
(3159)
(3153)
(3132)
(2772)
(2589)
(2585)
(2515)
(2513)
(2399)
(2382)
(2343)
(2135)
(2106)
学科
(16824)
经济(16763)
管理(13228)
(11341)
(8566)
企业(8566)
方法(7294)
数学(6249)
数学方法(6152)
(5861)
(5669)
中国(5651)
(4599)
人民(4043)
业经(3936)
(3739)
银行(3737)
(3723)
(3722)
贸易(3720)
农业(3713)
(3648)
(3647)
结构(3644)
消费(3593)
(3589)
(3365)
金融(3365)
体制(3098)
(3069)
机构
大学(68600)
学院(67568)
(28027)
经济(27432)
管理(24172)
研究(22998)
理学(20486)
理学院(20247)
管理学(19888)
管理学院(19760)
中国(19026)
(14696)
(14082)
科学(12769)
(11234)
财经(11231)
中心(10794)
(10170)
研究所(10044)
(9851)
师范(9789)
(9768)
(9144)
北京(9133)
经济学(9041)
业大(8469)
(8333)
财经大学(8260)
(8127)
师范大学(8110)
基金
项目(42685)
科学(33520)
研究(32357)
基金(31199)
(26842)
国家(26576)
科学基金(22518)
社会(21526)
社会科(20194)
社会科学(20191)
基金项目(15859)
(15622)
教育(15295)
(13509)
编号(13486)
自然(13314)
自然科(12996)
自然科学(12993)
自然科学基金(12756)
资助(12414)
成果(11404)
(9855)
重点(9647)
课题(9357)
(9188)
国家社会(9056)
教育部(8738)
(8515)
(8508)
大学(8414)
期刊
(35702)
经济(35702)
研究(22425)
中国(15443)
(10547)
学报(9670)
管理(9351)
科学(9347)
教育(9064)
(8825)
金融(8825)
(8574)
大学(7921)
学学(7403)
经济研究(6458)
业经(6282)
财经(5777)
农业(5424)
(4955)
技术(4728)
商业(4563)
问题(4101)
(3225)
(3180)
理论(3078)
统计(3062)
世界(2862)
现代(2835)
国际(2831)
商业经济(2797)
共检索到106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朱雨可  赵佳  邹红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居民消费需要实现了从"基本生活消费需要"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快速跃迁,深刻理解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内涵是全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重要前提。本文重点从消费经济视角阐释了新时代我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它是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中产生的获取各种有利于人全面发展的消费资料的意愿和消费的主观体验。围绕实现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要求、动力、方向,本文构建了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水平、品质、满意度三个维度,并进一步提出应从城乡发展、区域协调、收入分配、供需平衡、消费质量、消费效率、物质获得感、社会安全感、精神幸福感九个次级维度衡量美好生活消费需要满足程度,旨在为美好生活消费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丁雪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逻辑应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相契合,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意蕴。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阐发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既能夯实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学理阐释,亦能为推动人民美好生活实现提供进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嵩  范斐  王雪利  
通过测度区域、城乡和产业三个层面的平衡与充分发展水平,以平衡充分发展耦合协调度为门槛变量,分析了区域、城乡和产业平衡充分发展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影响机制,并从这三个层面量化了中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深度和广度,提出相较于充分发展,区域、城乡和产业的平衡发展可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一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指出,科学发展经历了学院科学、后学院科学阶段,实际上也到了需要关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生活科学阶段,这其中具有一定的动力机制。生活科学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活科学的发展理应给予高度重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毛中根  叶胥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新要求,消费发展的方向、思路、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青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时代越向前,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愈发凸显;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契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进一步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有利于扩大开放、满足群众需求,倒逼产品提质、产业升级,决定较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5月3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自今年7月1日起实施。近日,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出席国务院例行新闻发布会,对政策进行解读。三年五次降税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日用消费品是用来满足人们日常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裕国  
党的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一个宏伟的里程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历史方位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这一全新的科学论断,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再凝炼、再发展。以实现人民
关键词: 满足程度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志勇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的报告掷地有声。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更高,这就对共产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主要矛盾提法的变化,是对过去近四十年改革开放成就的充分肯定。没有改革开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乔巴生  
美好生活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又是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且坚定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因此,通过对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厘清美好生活的价值内涵,同时,加强对现阶段制约民族地区协调统一发展所存在的主要因素的研究,明晰建设民族地区美好生活的理念,对于构建民族地区美好生活建设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海波  
文章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人工智能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影响。人工智能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的关键力量,能够提升人类的劳动本领,拓展人类追求全面自由发展的空间,但现实的人工智能发展却有可能偏离其本质,造成劳动者失业、冲击伦常关系、消解人的主体性和生存意义。并对两方面分析作出理性反思,包括对人工智能威胁论的可能性反思和消解人工智能威胁的必要性反思,提出引导人工智能科学发展的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正>长期以来,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动力转型,使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此背景下,孙豪等著《从消费增长到消费升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路径研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探索了消费从水平提高到结构升级再到美好生活实现的递进性发展。整体而言,该书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框架系统。该书主要包括消费增长、消费升级与美好生活三篇。消费增长部分有七章,围绕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开展了系列研究。
关键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福友  
服务业主导产业模式标志社会进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民法应通过制度创新对此做出回应,以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制度性解决。本文基于服务交易连通生产与消费环节的特点,提出了商事行为与民事行为并存同一交易下如何调整的新问题。服务接受者对服务业者存在严重的交易依赖,服务业者应坚持与商品交易不同的商业模式,即在坚持服务业内含的伦理约束下追逐营利。服务合同应在民法典编撰中实现有名化,重点通过规定服务业者义务的立法形式,维护服务接受者在服务交易中的信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丽文  万欣荣  
"美好生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亮语词与重要内容,是党的"人民中心"价值取向的直接聚焦。该话语生成有其丰厚的理论逻辑、深刻的历史逻辑和鲜明的实践逻辑。智者先贤关于理想生活的哲思道论、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宗旨理论为"美好生活"话语的生成构筑了深厚的思想支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的伟大成就和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历史逻辑中"美好生活"话语沉淀而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践逻辑中"美好生活"话语升华而生。"美好生活"话语实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权利正义诉求和党对这一诉求的回应,同时普遍权利正义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然实践逻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海兵  
人民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以贯之的现实主线,贯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文章认为,从理论上看,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属性;从实践上看,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石。只有紧紧守住这个现实基石,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富有时代性的把握,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