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92)
2023(14276)
2022(12222)
2021(11622)
2020(9524)
2019(21913)
2018(21943)
2017(40369)
2016(21960)
2015(24822)
2014(24298)
2013(23604)
2012(21692)
2011(19396)
2010(19595)
2009(17375)
2008(16878)
2007(14846)
2006(12902)
2005(10913)
作者
(61003)
(50488)
(50196)
(47719)
(32143)
(24380)
(22747)
(19731)
(19247)
(18189)
(17357)
(16937)
(16061)
(15943)
(15593)
(15235)
(14969)
(14818)
(14554)
(14216)
(12464)
(12417)
(12091)
(11600)
(11420)
(11316)
(11288)
(11253)
(10108)
(10082)
学科
(80239)
经济(80151)
管理(65154)
(60609)
(51630)
企业(51630)
方法(34496)
数学(28773)
数学方法(28422)
中国(23914)
(23268)
地方(20451)
业经(20368)
技术(20000)
(19581)
(18442)
理论(16471)
农业(15799)
(14728)
(14382)
(13701)
教育(13698)
贸易(13685)
环境(13331)
(13239)
技术管理(13207)
(12849)
银行(12812)
(12220)
(12189)
机构
学院(294689)
大学(294274)
管理(118329)
(109409)
经济(106704)
理学(101931)
理学院(100749)
管理学(98978)
管理学院(98431)
研究(96946)
中国(71862)
(63070)
科学(61588)
(50115)
(47290)
中心(44810)
(44714)
(43823)
业大(43631)
研究所(43064)
(42051)
师范(41699)
北京(40255)
财经(39340)
(36778)
(36183)
(35708)
农业(34556)
技术(33926)
师范大学(33416)
基金
项目(205938)
科学(161227)
研究(155345)
基金(145534)
(126234)
国家(125092)
科学基金(107697)
社会(95174)
社会科(89866)
社会科学(89840)
(82779)
基金项目(78162)
教育(72324)
自然(69120)
(68711)
自然科(67433)
自然科学(67418)
自然科学基金(66176)
编号(65189)
资助(57735)
成果(53271)
(46665)
重点(46110)
课题(45585)
(44184)
(44117)
创新(42755)
项目编号(40310)
大学(38720)
科研(38362)
期刊
(122852)
经济(122852)
研究(87949)
中国(63871)
教育(45387)
学报(45376)
管理(45011)
科学(42324)
(40781)
(37287)
大学(34581)
学学(31749)
技术(29009)
农业(28781)
(24191)
金融(24191)
业经(20992)
图书(20535)
经济研究(18421)
财经(18163)
科技(17340)
(15615)
问题(15439)
(15412)
理论(14765)
技术经济(14501)
书馆(14107)
图书馆(14107)
实践(13814)
(13814)
共检索到438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新国  毛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云南省推进民族团结工作成就斐然,形成民族团结"云南现象""云南经验",不仅得到了党中央的充分肯定,而且被明确要求要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区。新时代,为进一步促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采取了创新政策举措、创新规划指导、创新示范机制、创新示范工程等独创性的重大政策和举措,不仅增进了民族团结,而且加快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秋生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有25个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6个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毗邻而居,有8个民族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150个民族乡,是我国世居少数民族种类最多、跨境而居少数民族最多、实行区域自治民族最多的省份。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省财政厅以实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开放三个新跨越为目标,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主线,以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伟  熊国刘  缪志鹏  姜佩琳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的指导之下,民族团结进步由最初的"活动"上升为"工作",标志着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提升到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地位。当前,全国范围内正在大规模的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云南省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契机,通过区域联动探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新路径——以行政接边地区为辐射中心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这是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新的实践范本。以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为研究内容,探讨其成立背景、政策渊源、内在动因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对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工作水平提出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对于全国其他地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泽泉  左军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是云南民族大学近年来的"三大目标"之一,和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并列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近三年的创建过程中,云南民族大学高度重视民族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国家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涵  
加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需要遵循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力的目标逻辑、"三全育人"的教育逻辑、因时而新的创新逻辑三者相统一的原则。河南省C大学结合自身生源特点与高校教育要求,以"凝"与"适"为核心理念,以网络思政、榜样引领、团结小家、课外趣拓、结伴成长、国语桥梁"六大计划"为主线,创设出"石榴树"工程这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综合实践模式。本研究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我国的民族政策持支持态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高校教育者仍需进一步开拓新的教育模式、扩展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同时,"石榴树"工程的品牌性、项目化建设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芳  
新时代对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战略地位定位、对民族团结现实格局与理论基础的阐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确立、对通过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团结的实践路径设计,为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政策创新提出了全新的战略要求。同时,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要求对"如何建立常态化机制""如何实现全面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如何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行教育政策创新。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政策创新应致力于紧扣新时代新要求,加强教育政策规划意识,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范围、全思维、全方位"育人政策体系;准确定位,坚持整体、系统、长远思维及价值理性等价值取向;合理整合,以教育规律为指引构建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有力保障,建立并完善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协同创新工作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青觉  
现代化进程中,共同体的脆弱性意味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需要持续开展。在中国百余年的现代化进程中,面对不同阶段的共同体脆弱问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一直致力于培育和铸牢国民共同体意识,从以国聚族到以族兴邦,从反抗侵略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阶级联合革命,到带动民族地区建设、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改革,党和国家对民族团结进步的追求一直贯穿始终。这些努力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站起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富起来",由此奠定了新时代中华民族进一步"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基础。沿着聚族兴邦的实践轨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得以深化的基本路向,就是要突破对象范畴的狭窄性、教育方式的宣教性以及团结进步的物化性,在全民性、生活性和意义性上加以完善。以此为基础,方可更好地满足全国各族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应华  
中缅边境地区受特殊历史、地理和复杂的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贫困问题、国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边疆繁荣稳定和国家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地处中缅边境中段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创新工作方式,将兴边富民行动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有机融合,全面推进精准脱贫,提升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然而中缅边境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财政保障困难、开放活边水平不高、不稳定因素复杂、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要实现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协调发展;全面推行"123"党建新模式,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提高脱贫实效,精准推进沿边群众居边脱贫致富;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增强边民凝聚力和向心力;补齐教育短板,彻底根除素质型贫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云南民族大学的前身是云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6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服务党和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定位目标、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扎根云南大地办教育,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水平民族大学,培养具有民族地区服务水平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
关键词: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志达  黎贵优  穆智  范强  
第三方评估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考核机制,有助于各地区相关部门反思、完善和落实决策,提高民族工作的绩效,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科学的智力支持,弥补决策和实践中的不足。目前,关于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第三方评估的相关研究和实践非常薄弱,构建民族团结进步第三方评估体系,确立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非常必要。"五位一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第三方评估的主要方法,可以促进民族工作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全面督促民族工作的落实,推进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青觉  左岫仙  
民族团结教育是我国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手段。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为推动民族团结教育创新提供了广阔平台,给民族团结教育带来了手段多样化、主体大众化、范围扩大化的机遇。与此同时,新媒体时代,我国民族团结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表现为网络民族主义、网络恐怖主义的兴起,新媒体成为破坏民族团结政治动员的重要工具。我国利用新媒体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基础薄弱、技术手段相对落后。为了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必须将新媒体建设提升到维系国家最高利益的认识高度,通过打造优质资源、夯实基础等手段合力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创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韦铨   田钒平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是新时代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之一,有利于将景区塑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教育阵地和宣介窗口。景区创建的开展不仅在理论上为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思路,也是增进共同性开展实践工作中的新方法,成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升级的新成效。云南的具体实践表明,景区创建能够在一定范畴中重释景观文化意象、重塑景区体验空间、激发景区聚集效应,促推景区成为各民族感受祖国山河之美、文化之魅的平台,通过以旅为媒、以文化人,深化各族人民情系山河的情感和“五个认同”的认知,有力推动各族人民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席鸿康  王真  周研英  
广西地处边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总人口有1900多万,居全国第1位,民族团结问题对于广西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11年11月,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作出了"加快民族事业新发展,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战略决策。本文将通过对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财政支持现状的研究,分析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亟须财政部门支持的问题,力图寻找自治区财政支持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的新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芙蓉  
主持人的话:2014年7月,宁波市获批成为全国首个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一年来,在保监会和省政府具体指导下,宁波市根据"新国十条"精神和保险创新示范区"会省市"共建要求,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加大保险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宁波市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一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积累了哪些经验,未来发展方向如何?本期一线话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从玖  卢子跃  
保险是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政策工具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