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4)
- 2023(13356)
- 2022(11321)
- 2021(10422)
- 2020(8289)
- 2019(18765)
- 2018(18588)
- 2017(33641)
- 2016(18449)
- 2015(20810)
- 2014(21255)
- 2013(21011)
- 2012(20193)
- 2011(18750)
- 2010(19391)
- 2009(17968)
- 2008(17497)
- 2007(16025)
- 2006(14974)
- 2005(13854)
- 学科
- 济(95076)
- 经济(94977)
- 管理(44291)
- 业(44201)
- 农(34979)
- 地方(31529)
- 企(28862)
- 企业(28862)
- 中国(28553)
- 方法(24954)
- 农业(23884)
- 业经(22656)
- 数学(20127)
- 数学方法(19898)
- 学(18428)
- 制(17753)
- 财(17057)
- 地方经济(16860)
- 发(15577)
- 银(14976)
- 银行(14965)
- 融(14732)
- 金融(14729)
- 行(14542)
- 理论(13542)
- 环境(13531)
- 贸(12516)
- 贸易(12497)
- 易(11864)
- 和(11854)
- 机构
- 学院(267319)
- 大学(262069)
- 济(111992)
- 经济(109165)
- 研究(99290)
- 管理(92986)
- 中国(77765)
- 理学(76207)
- 理学院(75154)
- 管理学(73894)
- 管理学院(73350)
- 科学(58478)
- 京(57641)
- 财(52697)
- 所(50607)
- 农(47702)
- 江(47508)
- 中心(46481)
- 研究所(44690)
- 范(42118)
- 师范(41780)
- 财经(38891)
- 州(37839)
- 北京(37314)
- 省(36526)
- 业大(36294)
- 农业(35457)
- 院(35380)
- 经(34650)
- 经济学(34062)
- 基金
- 项目(160554)
- 研究(125975)
- 科学(124437)
- 基金(110028)
- 家(93673)
- 国家(92658)
- 社会(79097)
- 科学基金(78240)
- 社会科(74396)
- 社会科学(74381)
- 省(67729)
- 基金项目(58065)
- 教育(56814)
- 编号(54114)
- 划(53597)
- 成果(45676)
- 自然(45373)
- 资助(44346)
- 自然科(44121)
- 自然科学(44114)
- 自然科学基金(43253)
- 发(41911)
- 课题(39473)
- 重点(36313)
- 发展(34566)
- 展(33973)
- 部(33758)
- 年(32776)
- 创(32310)
- 性(31994)
- 期刊
- 济(154125)
- 经济(154125)
- 研究(90284)
- 中国(69345)
- 农(49489)
- 财(40579)
- 教育(38636)
- 学报(37369)
- 科学(36521)
- 管理(35224)
- 农业(32524)
- 融(31755)
- 金融(31755)
- 大学(28941)
- 业经(27130)
- 学学(26346)
- 技术(25446)
- 经济研究(22522)
- 问题(19748)
- 财经(19161)
- 图书(17277)
- 经(16827)
- 业(15426)
- 资源(14191)
- 技术经济(13640)
- 发(13583)
- 版(13411)
- 经济问题(13340)
- 贸(13307)
- 书馆(13260)
共检索到455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闻博
本文针对我国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结合笔者家乡御马城创建失败的案例,分别从经营理念、宣传力度、建设资金等多视角多维度深入剖析了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结果表明:乡村旅游经济的创立与发展,除了要有一支精良的经营管理团队以外,还必须具备正确的经营理念、相对充足的资金、便利的交通条件、较大力度的宣传以及较浓厚的历史文化特色等客观条件,忽视任何一个或几个条件都很难取得成功。研究结论可望为我国乡村经济的振兴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乡村经济 新时代 探索 思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课题组 刘玉琼
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是以乡村为载体、资源为依托、以人为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乡村发展路径。其路径内涵丰富,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内江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应从农村实际出发,搞好统筹规划;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林 张健 许鲜
当前,我国农村绿色金融发展仍然滞后,难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多层次、多样化的绿色融资需求。以四川为例,对绿色金融与农村绿色金融的实践探索和问题进行剖析,并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了优化农村绿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考:宏观层面,以细化政府支持机制为牵引,完善农村绿色金融政策;中观层面,倡导在四川省探索创新"小组互助"绿色信贷模式,并构建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拓宽绿色资金融资渠道;微观层面,对内鼓励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农村绿色金融业务,对外尝试建立外资金融机构在四川乡村从事绿色金融业务的改革开放试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武少腾 付而康 李西
[目的]通过对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综合分析其生态环境、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以期对四川省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生态环境质量、资源开发情况、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4个方面20个具体指标构成评价综合层,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系统分析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在综合评价层中,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开发情况的权重值分别为0.426 5和0.328 4,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0.104 2和0.140 9。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为85.48,为2级水平。[结论]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有较大提升空间;交通开发难度较大和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加强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增加交通便捷性,培养一批高素质旅游服务人才队伍是四川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海峰 王昕宇
探寻县域经济发展效率,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对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作者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构建分析模型,对2013年四川省的29个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的29个县域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发展效率不均衡,根据研究结果,文中对这些县域经济体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四川省 DEA 经济发展效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苏艺 陈井安
新时代,县域经济已成为承载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多重战略的综合经济形态。西部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回顾了新中国70周年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演变特征、取得成就和经验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展望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历史演变 高质量发展 路径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巧 黄萍
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业服务于"三农"的切入点,是以旅助农,促进广大"离土不离乡"的近郊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互动、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宜宾市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通过实地调研,对宜宾"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和现状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立足于宜宾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情、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从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角度,提出了加快宜宾"农家乐"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农家乐” 乡村旅游 发展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诸丹 袁力
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探索与创新明显推动了农业经济的进步,而创意农业作为现代农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要素载体,能够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艺术、经济等多领域的新兴价值内涵。鉴于此,本文以相关创意农业主题旅游规划研发实践为例证,倡导通过农业与旅游在创意领域的有机融合,促进乡村旅游深度开发。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创意农业 乡村旅游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永海 孙垚
生态旅游就是将生态文明理念与旅游业相结合,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对第三产业的内涵式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推动美丽中国建设。乡村生态旅游作为我国生态旅游的一种形式,内蕴丰富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它既汲取了我国"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精髓,亦借鉴了国外生态旅游的新经验,是在结合我国地区特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文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就其乡村生态旅游实际提出了应加强其资源规划与保护、着重挖掘其文化内涵、打造其旅游品牌、实施其管理与引导相结合等对策,从而进一步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繁荣。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乡村旅游 对策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愚
乡村旅游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的朝阳产业。借鉴升级版“栾川模式”经验,加快乡村旅游转型提升,使我国乡村旅游少走弯路,更好地带动农村脱贫致富和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转型提升 栾川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彩霞
乡村旅游是近年新兴的一种旅游类型,学术界对此研究尚少,特别是对生态资源丰富,但经济比较落后的县区如何发展这种新兴旅游的探讨更是十分罕见。本文以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对该县的生态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实地考察,探讨了生态资源丰富的经济欠发达县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意义及其优势,并为这类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生态资源丰富 经济欠发达 乡村旅游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肖翠华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和支持优势产业区集中发展棉花、糖料、马铃薯等大宗产品,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集约化、设施化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就四川省乡城县特色产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有利条件和应采取的对策等作一些初探。
关键词:
特色产业 乡城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春留 程励 程德强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地区面临着支柱性产业不足、乡村空心化、土地抛荒等诸多问题,合理有效的发展模式作为引导乡村发展、促进资源开发、提升乡村经济的有效方式,对于解决当下乡村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具有不可替代性。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乡村发展模式特点进行了梳理,认为"产村景"一体化的融合发展模式是未来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向,并根据"产村景"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了以乡村旅游为核心的"产村景"一体化的AMD发展模型,将四川省武胜县代沟村视为一个紧密协作的乡村系统,从"产村景"的不同构成层面对乡村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提出可操作的规划方法,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陶
[目的]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在构建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2010—2016年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1)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评价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新农村建设的评价值由0.169增加到0.751,增长了3.45倍,乡村旅游发展的评价值由0.033 7增加到1.0,增长了28.97倍,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由低度耦合(2010年)向中等耦合过渡(2012—2016年),两系统之间的关联度较高。(3)2010—2016年,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递增,耦合协调度由0.207提高到了0.650,由低度协调耦合逐步演变为高度协调耦合。[结论]四川省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体效应和协同效应保持平稳增长,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互动持续发展仍然是今后要重视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