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1)
- 2023(11981)
- 2022(10034)
- 2021(9256)
- 2020(7266)
- 2019(16159)
- 2018(15994)
- 2017(29400)
- 2016(15684)
- 2015(17336)
- 2014(16902)
- 2013(16546)
- 2012(15345)
- 2011(14335)
- 2010(14741)
- 2009(13722)
- 2008(13150)
- 2007(12102)
- 2006(11208)
- 2005(10232)
- 学科
- 济(70109)
- 经济(70042)
- 业(51736)
- 农(50298)
- 管理(38027)
- 农业(33693)
- 企(28877)
- 企业(28877)
- 中国(23955)
- 地方(22987)
- 业经(22342)
- 方法(17296)
- 发(15385)
- 制(14803)
- 数学(14252)
- 数学方法(14095)
- 财(13039)
- 农业经济(12884)
- 贸(12757)
- 贸易(12744)
- 银(12710)
- 银行(12699)
- 行(12431)
- 发展(12425)
- 展(12397)
- 易(12312)
- 策(11724)
- 融(11717)
- 金融(11716)
- 学(11271)
- 机构
- 学院(223624)
- 大学(214000)
- 济(93577)
- 经济(91504)
- 管理(84410)
- 研究(79843)
- 理学(71517)
- 理学院(70745)
- 管理学(69662)
- 管理学院(69242)
- 中国(63040)
- 农(55785)
- 科学(46912)
- 京(45479)
- 农业(42017)
- 所(40002)
- 财(39846)
- 中心(37669)
- 业大(37386)
- 江(36691)
- 研究所(35704)
- 范(32097)
- 师范(31843)
- 财经(30089)
- 州(29417)
- 北京(28304)
- 院(27786)
- 省(27527)
- 经(27130)
- 经济学(25945)
- 基金
- 项目(142438)
- 科学(112355)
- 研究(111986)
- 基金(99955)
- 家(85746)
- 国家(84831)
- 科学基金(72542)
- 社会(71620)
- 社会科(67330)
- 社会科学(67318)
- 省(59040)
- 基金项目(52444)
- 编号(49607)
- 教育(49263)
- 划(47404)
- 自然(42466)
- 自然科(41444)
- 自然科学(41439)
- 自然科学基金(40665)
- 成果(40160)
- 资助(38275)
- 发(37910)
- 课题(33716)
- 农(32020)
- 重点(31661)
- 发展(31251)
- 展(30714)
- 部(30495)
- 创(30117)
- 国家社会(29066)
- 期刊
- 济(122457)
- 经济(122457)
- 研究(67237)
- 农(62272)
- 中国(55250)
- 农业(41975)
- 科学(32241)
- 学报(31666)
- 管理(29383)
- 教育(28443)
- 业经(28177)
- 财(27678)
- 融(26719)
- 金融(26719)
- 大学(25380)
- 学学(23979)
- 技术(19935)
- 业(19727)
- 经济研究(16813)
- 问题(16588)
- 农村(15671)
- 村(15671)
- 农业经济(15631)
- 财经(13736)
- 世界(13180)
- 版(13094)
- 经济问题(12251)
- 经(11902)
- 商业(11439)
- 图书(11397)
共检索到359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蒋永穆 刘虔
在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积极充分发挥小农户的作用有利于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要求。充分发挥小农户的积极作用,必须科学认识小农户发展面临的生产弱势、市场弱势、资本弱势和政策弱势,优化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的技术形态、组织形态、人力形态、制度形态、服务形态、产业形态等"六大形态"。
关键词:
小农户 乡村振兴 现代农业 有机衔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需进一步延伸。高职院校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还面临院校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师""生"两侧的双重性薄弱、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办学模式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高职院校需改变院校供给侧结构以发展乡村教育,提升"师""生"侧吸引力以储备乡村人才资源,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提升教育质量,改革办学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崇峰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大连市通过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形式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但仍然存在着对小农生产的合理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建议通过政策支持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分工体系,强化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小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小农户的实力及培育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的“三农”人才体系等方面发力,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实现有机衔接。
关键词:
小农户 现代农业 有机衔接 对策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帅
<正>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动农业发展升级、带动农户收入水平提升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从而带动农民收入水平增长和农村和谐发展。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产业化效益评价开始得到广泛关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新华 曾红 周娟
既有研究都认为小农户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将被规模经营主体替代。但是世界各国的农业发展经验表明,小农户不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完全可以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主体,其途径便是服务规模化。不过,我国小农户"小而散"的固有属性使农业社会化服务难以实现规模化,从而直接制约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衔接。唯有通过组织化才能助推小农户在服务规模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以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担纲者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是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玉鑫 刘冰 邓祥征 张帆
从农户视角出发研究农村产业发展的脆弱性问题是不同于传统区域产业脆弱性研究的一种新思路。基于脆弱性研究相关理论,本文将农户生计要素和农户对产业发展的主观评价相结合,提出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产业发展脆弱性概念,以辽宁省清原县5个典型村为研究对象,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因子分析和计量经济回归模型,分析农村产业发展脆弱性指数和脆弱性指标差异,探讨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清原县农村产业发展脆弱性指数为0.479,整体处于中等脆弱水平;不同案例村的产业发展脆弱情况不尽相同,其中椽子沟村脆弱性最小为0.397,相比之下该村拥有最强的适应能力和最小的暴露度。因子脆弱性中,收入保障因子村间差异最为明显,椽子沟村得分远低于其它调研村;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对清原农村产业发展脆弱性影响程度最大,环境风险、老龄化率对脆弱性也有较大影响;经济作物(中药材)种植业是目前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拉动效果最明显的产业,可依托其推动富民进程。因此,为降低清原县农村产业发展脆弱性,提出依托中药材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留住“绿水青山”;积极应对老龄化,提升人力资本等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运伟 景杰
基于江苏苏北536份蔬菜大棚种植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的个体自然特征、家庭绿色生产能力、绿色生产认知和政府政策导向对农户的绿色生产意愿有较强的影响,是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深层根源因素,农户的社会身份特征和社会责任意识对农户的影响较小。农户的收益感知和成本感知在显著性影响因子与绿色生产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是影响农业绿色生产意愿的最直接因素。加快构建农业绿色生产的政策体系以提高农户的获得感,提升农户绿色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以增强绿色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注重农户内在利益需求以激发农户内生活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亚美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自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详细解读了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的发展目标;其次,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最后,提出了综合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洪成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新时代农村社区教育承担着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及社区居民素质、搞好精准扶贫、促进农业技术转化与推广、打造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新时代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需要新途径、新对策,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突出特色品牌建设可以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洁
<正>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扩展,乡村战略以及农村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农业水土专业领域中的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也得到了持续完善。基于此,农村经济工作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由王立胜、张弛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的《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一书,是农村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成果,该书使用专业的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的方式,对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进行系统介绍,重点阐述了乡村振兴的总体战略思路、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实践案例等内容,能够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小林
<正>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党中央解决好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全方位战略部署,专门提出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更加明确了新发展阶段守好“三农”基本盘的重要性,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可见“乡村振兴”实乃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亦是“农业强国”建设的“主抓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莉琴 胡永飞
近年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极大带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启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对已有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乡土风情、便利的道路交通、多样化的旅游产品等发展基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依然面临着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产品开发层次较低、专业人才缺乏、对外宣传营销不足的挑战,只有构建管理体系、创新产品和项目、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打造知名品牌,才能在新阶段推进和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添砖加瓦。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冉德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走农业扩大再生产之路;强化新兴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应用,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发挥村集体的作用,走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正确把握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内在联系,走“三农”协调联动发展之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叶兴庆
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未来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与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相比,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不仅体现在字面的调整上,更体现在内涵的深化上,可以说是其升级版。在城乡二元结构仍较为明显的背景下,要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跟上国家现代化步伐,必须牢牢把握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两大原则。要抓好"人、地、钱"三个关键,促进乡村人口和农业从业人员占比下降、结构优化,加快建立乡村振兴的用地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各类资金向农业农村流动的体制机制
关键词:
新时代 国家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东 王木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共享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完成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历史任务和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时代问题的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共享的政治安排和战略行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基本逻辑上以历史延续性、中国现代性、人民主体性的共享发展为历史基点;在行动向度上以"主体、产业、环境、家园"四位一体的共享建设为核心要点;在推进策略上以发展政策、权责关系、服务机制、家园文化的共享治理为实施路径。通过全民共建、全域共治和全面共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享发展 共享建设 共享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