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2)
- 2023(11859)
- 2022(9882)
- 2021(9193)
- 2020(7471)
- 2019(16818)
- 2018(16402)
- 2017(31253)
- 2016(16731)
- 2015(18801)
- 2014(18780)
- 2013(18216)
- 2012(17102)
- 2011(15317)
- 2010(16179)
- 2009(15609)
- 2008(14948)
- 2007(13958)
- 2006(12849)
- 2005(12029)
- 学科
- 济(62427)
- 经济(62323)
- 管理(55871)
- 业(51075)
- 企(42993)
- 企业(42993)
- 融(27879)
- 金融(27877)
- 中国(27151)
- 银(26696)
- 银行(26687)
- 行(25833)
- 财(24012)
- 制(22770)
- 农(21012)
- 方法(18685)
- 业经(17210)
- 地方(15455)
- 数学(15452)
- 数学方法(15146)
- 体(14984)
- 务(14704)
- 财务(14648)
- 财务管理(14617)
- 企业财务(13920)
- 农业(13596)
- 策(12848)
- 贸(12608)
- 贸易(12592)
- 易(12306)
- 机构
- 学院(232616)
- 大学(229948)
- 济(99419)
- 经济(96958)
- 管理(86036)
- 研究(80584)
- 理学(71035)
- 中国(70875)
- 理学院(70275)
- 管理学(69248)
- 管理学院(68786)
- 财(55067)
- 京(48799)
- 科学(42637)
- 财经(40401)
- 中心(39577)
- 所(39359)
- 江(38823)
- 经(36368)
- 研究所(34219)
- 农(33207)
- 北京(31674)
- 州(31159)
- 经济学(30811)
- 范(29843)
- 财经大学(29628)
- 师范(29623)
- 院(29342)
- 银(27946)
- 业大(27595)
- 基金
- 项目(139792)
- 研究(111724)
- 科学(110885)
- 基金(99811)
- 家(83860)
- 国家(83035)
- 科学基金(71916)
- 社会(70976)
- 社会科(67190)
- 社会科学(67177)
- 省(54992)
- 教育(51637)
- 基金项目(50973)
- 编号(47296)
- 划(45352)
- 自然(42566)
- 成果(41881)
- 自然科(41551)
- 自然科学(41544)
- 资助(40997)
- 自然科学基金(40809)
- 课题(34147)
- 制(33257)
- 部(31771)
- 重点(31756)
- 发(30961)
- 性(30822)
- 创(29783)
- 项目编号(29061)
- 国家社会(28789)
共检索到392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叶芳
推动中非金融合作机制建设是中非金融合作稳定长远发展的关键,有利于推动新时代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目前,中非金融合作机制包括中非金融合作银联体、双边协议或战略合作备忘录等双边金融合作机制,以及与中非金融合作相关的论坛或会议等。中非金融合作机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具备机制的规范性、系统性、常态性、连续性特征。应进一步完善中非金融合作银联体机制化建设,推动中非金融合作分论坛机制建设,建立中非金融监管合作机制,以及建立中非金融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并依托“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合作机制等国际多边合作机制,进一步凝聚中非双方的合作共识,促进中非双方身份认同,并推动中非金融合作平台的多样化。
关键词:
中国 非洲 金融合作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梅波 唐正明
发挥中非比较优势,因势利导,开展中非产业对接和产能合作对于破解非洲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三大发展瓶颈作用重大。然而现有中非产能合作过程中的融资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非洲金融业及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中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海外服务网络不足,中资企业的国际信用评级较低、境外融资缺少征信支持,难以利用非洲金融市场融资,中资企业在海外融资时对货币、利率、期限等进行有效管控的能力有限,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在非洲也是困境重重等问题。为服务中国对非投资企业,保障中非产能合作的顺利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中非金融合作,例如:促进区域金融合作,进一步推动开发性金融业务,加强和完善境外融资服务体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小峰
中非金融合作尚处在起步阶段,合作潜力巨大;合作具有明显的"功能性"特点,尚不具备高层次货币金融合作条件。随着中非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加强,非洲国家深刻反省自身发展路径且与中国合作愿望增强,金融合作空间广阔。未来中非金融机构之间在金融业务、信息交流和监管合作等方面将朝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向发展,其中更是以开发性金融合作为重点展开。中非金融体系中,银行业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双方主要以银行业间合作为主。今后双方将积极推进在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的合作,继而实现宏观金融合作。
关键词:
中非金融合作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明志
我国与非洲在经济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需要在既有经济合作基础上加大与非洲的经济金融合作力度,尤其是提升对非直接投资水平前几年,受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不稳、石油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非洲国家遭遇了一定的经济困难,外部资金流入减少,个别国家个别年份甚至出现了经济下降。虽然大部分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底子薄,但资源丰富,劳动力供应充裕,发展热情高,发展潜力大,该地区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速较高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士新
上世纪末的东亚金融危机促使该地区各国为自救和互救、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提出了各项合作倡议,逐渐形成了清迈倡议双边货币互换安排。为减弱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风险,东亚各国推进了清迈倡议多边化,地区外汇储备库不断扩容,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挂钩的比例不断减少。为增进和巩固地区经济与金融合作的效率,东亚各国加强了相应的机制建设,建立了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整合了经济评估和政策对话的进程,为促进东亚地区持续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和技术保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渊基 蔡保忠 郑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面临崭新的历史机遇。城乡融合发展是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城市和乡村逐渐融为一体,最终实现城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总结了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成绩和历史经验,探讨了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城乡生产经营融合、资产收入融合、要素资源融合、人力资本融合、基础建设融合、管理服务融合等六个融合的对策建议,以期真正扭转城乡二元的历史格局。
关键词:
城乡融合 乡村振兴 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隆国强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于2018年9月3日至4日召开,双方将围绕"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峰会主题,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中非产能合作是中非全面合作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选取其作为研究对象,明确中非产能合作具有夯实中非命运共同体基础、打造我国主导的全球生产价值链、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等重大战略意义;梳理了近年来中非产能合作在贸易、基建、投资等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总结了中非产能合作在顶层设计、模式创新等方面积累的宝贵经验;强调当前中非产能合作仍需高度关注风险防范、舆论环境、海外利益保护等问题,未来则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军队及其他相关机构等各类主体积极性,综合施策,稳步推进,达到"降低风险、改善舆论、维护权益、行稳致远"的目标。值此峰会召开之际,本文全面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中非产能合作的成效、问题以及对策,有助于当前深入认识中非全面合作关系和未来稳步推进中非产能合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永平 王中和
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健全我国绿色金融运行机制,是实现绿色金融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从金融市场、金融组织层面界定绿色金融运行机制涵义,分析绿色金融运行机制构成,包括监督管理与组织运行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信息披露与共享机制、风险管理机制、市场交易机制、评价与服务机制等六个方面,讨论我国绿色金融运行机制建设进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绿色金融运行机制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
绿色金融 运行机制 涵义界定 建设对策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吴佳茗 李蕊
近年来,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金融合作形式日益多元,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双方进一步开展金融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中国与海合会国家的金融合作深度有限,具体表现为金融合作规模增长缓慢,互设金融机构数量不足,合作水平参差不齐、层次不高,平台作用不足等问题。本文从政治环境、金融体系、文化认同等方面分析影响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从政治评估、战略对接、货币结算、文化认同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中国与海合会国家金融合作水平的应对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宋德勇 陶相飞
中国与拉美地区产业互补性强,经贸合作发展迅速,金融合作基础扎实。2014年以来,中拉陆续达成了"1+3+6"合作框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双方同意将金融合作作为未来合作的重点。本文概述了中拉双方金融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岩
2023年“一号文件”对新时代乡村振兴做出了新的部署,文件中提出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两大重点工作都涉及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相关内容。推动实现新时代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传承和发展农业文化,推动三产融合,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农文旅融合发展存在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文旅融合发展专项规划缺失,乡村文旅用地矛盾较为集中,农文旅产业融合度较低,传统农业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力度不够等系列问题,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一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号文件 农文旅 融合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肖姿懿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成效显著,主要表现为金融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投资促进金融合作势头强劲、金融合作程度日益加深、直接汇率机制逐步完善。但同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水平失衡、政局动荡不稳定、金融生态环境较差、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难题。为此,我国应从发掘各国经济潜力、改善区域政局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完善金融监管机制等方面采取应对措施,破解中国与中亚五国的金融合作发展瓶颈,深化双边金融合作。
关键词:
金融合作 汇率机制 金融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传华
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区域金融协作的平台和长效机制;圈内经济主体融资渠道单一;监管协调的有效信息交流机制缺乏;区域内经济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双落后";区域内金融创新活力不足;区域间金融从业人员流动不活;外源融资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机制建设的实践路径包括:培育货币市场,完善资本市场;鼓励金融业和产业相互渗透与融合;加快金融创新,促进金融和谐发展;分层次构建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完善监管信息共享制度;打造城市圈金融中心,推动区域金融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 区域金融 金融协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许孟水
中国与非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真诚交往和密切合作,建立了深厚和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双方创建了中非合作论坛,举办了四届论坛部长级会议和一次峰会,使论坛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