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04)
2023(5531)
2022(4807)
2021(4622)
2020(3670)
2019(8562)
2018(8431)
2017(14693)
2016(8607)
2015(10172)
2014(10122)
2013(9335)
2012(8862)
2011(8093)
2010(8704)
2009(7525)
2008(7513)
2007(7107)
2006(6575)
2005(6046)
作者
(23105)
(19135)
(19044)
(18396)
(12626)
(9122)
(8865)
(7419)
(7283)
(7257)
(6436)
(6353)
(6311)
(6281)
(6259)
(6032)
(5831)
(5780)
(5699)
(5448)
(5079)
(4815)
(4789)
(4681)
(4415)
(4414)
(4354)
(4293)
(4005)
(3872)
学科
(27743)
(25339)
经济(25314)
管理(24636)
(23967)
企业(23967)
教学(12296)
理论(9953)
(9844)
(9703)
中国(9690)
(9070)
教育(8203)
学法(7829)
教学法(7829)
方法(7637)
业经(6926)
(6623)
地方(6417)
农业(6206)
数学(6183)
(6024)
贸易(6019)
学理(5918)
学理论(5918)
(5899)
数学方法(5894)
技术(5769)
及其(5680)
(5625)
机构
学院(119134)
大学(113509)
(44277)
经济(43001)
管理(41503)
研究(40033)
理学(34546)
理学院(34136)
管理学(33452)
管理学院(33190)
中国(29540)
(24217)
(22995)
科学(22353)
(21025)
(19782)
(19319)
师范(19154)
中心(18406)
研究所(17493)
技术(17154)
财经(16942)
(16645)
(16184)
职业(16158)
北京(15919)
教育(15253)
(15193)
(14756)
师范大学(14712)
基金
项目(68882)
研究(58630)
科学(52542)
基金(43919)
(36387)
国家(35953)
社会(32053)
教育(31272)
科学基金(30553)
社会科(30190)
社会科学(30184)
(29626)
编号(27359)
成果(24386)
(24085)
基金项目(21961)
课题(21358)
资助(18917)
(18650)
自然(18118)
自然科(17670)
自然科学(17666)
自然科学基金(17352)
(16219)
项目编号(16128)
重点(16101)
(15535)
规划(15315)
(15198)
(14854)
期刊
(55849)
经济(55849)
研究(40723)
教育(33884)
中国(31874)
管理(18686)
(17880)
(15313)
技术(15001)
(14120)
金融(14120)
科学(13010)
学报(12899)
职业(10884)
大学(10694)
农业(10596)
业经(9621)
学学(9419)
财经(8425)
经济研究(8421)
(7737)
论坛(7737)
(7326)
技术教育(6799)
职业技术(6799)
职业技术教育(6799)
(6715)
问题(6562)
国际(6053)
图书(5917)
共检索到196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秦丽楠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是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教育均衡化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中小学教学名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对教学规律具有科学系统的认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专业成长既需要外力助推,也需要内省式自我发展。然而,当前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依然存在发展目标功利性较强、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较弱、系统化的专业引领欠缺以及反思教学与行为转化意识欠佳等问题。原因在于名师的专业成长受社会历史文化、教师自我理解与身份认同、实践共同体的共建共享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因此,新时代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需设定"以师为本"的培训设定、构建"需求为基"的培训内容、创新"多元参与"的培训方式、实施"行为导向"的培训评估。未来的中小学名师培养要实现四个转变,即培养目标由"外促"到"内生"、培养方式由"共性"到"个性"、培养内容由"反思"到"建构"、培养价值由"个体优秀"到"群体共生",进而促进中小学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支奎  丁春梅  
名师工作室建设旨在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全员提升的目的。知识管理以其对知识的关注,与名师工作室建设有着较高的内在契合性。知识管理视角下的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可通过有效实施名师工作室知识管理活动,完善名师工作室组织与管理,建设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名师工作室交流平台,构建名师工作室的知识共享文化等策略来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文婧  刘月  
中小学教师德性作为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其生成基础是教师的生命境遇,其实质是一种实践道德,最终指向关系和谐。时代转型的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德性具有其个体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同时还具备自律性、生成性、示范性和个体性的特点。中小学教师德性的培养有其时代必要性,文章主要从外部培养路径和内部培养路径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吴志华  
实践能力是个体在生活和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国目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实施体系的构建上、教育资源的开发上和活动方式、方法上还存在诸多缺失。我们应当以人的发展视角全面的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使实践活动有的放矢;回归生活,提供有效的活动资源;遵循实践能力发展规律,促进学校实践活动高质高效的进行;提供管理政策上的支持,确保实践能力培养目标顺利实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定华  
立足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为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我国中小学教师国培必须树立精品理念,总结基层经验,瞄准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培训全面提质增效。"十三五"期间,我国中小学教师国培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但调查同样发现,"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梳理新时代我国中小学教师国培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方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鲍风雨  杨科举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大国工匠"培养,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责任。结合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可以从三个层次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一是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诗婷  杨影  
劳动教育是新时期中国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培育高中生的劳动能力也是劳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随着身体成长的不断完善,高中生开始具有参加工业生产及服务性劳动的能力,但是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部分原因,他们在劳动意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新时代高中生劳动意识培养的基本内容出发,阐述了培养高中生劳动意识的价值,进而探索新时代高中生在劳动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站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视角,试图从个人、教师和学校三个层面探索提高学生劳动意识的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路伟   王英   刘晓敏  
高职院校教师高质量培养是促进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提质增效的关键因素。名师(名匠)培养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培养的历史节点,是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应然要义、弘扬中国特色教育家精神的灵魂归宿、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诉求以及推进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旨归。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发展历程漫长,尤其在培养对象、培养需求、培养模式以及培养体系四个层面的发展转向,为名师(名匠)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基于“上下联动”“刚柔相济”“纵横交错”“内外结合”四个维度构建名师(名匠)培养体系,为名师(名匠)培养提供牵引力、保障力、源动力以及支撑力,推动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纯   蒋红艳  
批判性思维是个人分析和处理信息时采用的一种理性思维,是个体思维能力的重要展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将批判性思维列为学生必备的思维品质之一。小说作为语文学习中最具有思辨性色彩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平台。因此,探究小说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童富勇  程其云  
名师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认可度、影响力,且专业素养较高的优秀教师。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影响名师专业成长的内部因素有专业发展愿景、自我效能感、实践磨砺、研究反思;外部因素有专业引领、关键事件、同伴互助;此外,中小学名师的专业成长还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文娟  姚茹  张丽娟  吴伟琪  
以陕西省141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采用《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MHT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运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索西部地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及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策略。结果发现:军人家庭的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得分最高,农民家庭的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得分显著小于其他家庭。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各维度均呈显著相关,且对心理健康问题有显著的反向预测作用,其中真诚、持重和合作力对多项心理问题具有反向预测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培养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尤其是真诚、持重和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1994年12月16日,国家级重点课题“21世纪中小学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在广州召开研讨会,主题是探索“21世纪的中小学教学策略及教学管理”。 围绕主题,与会代表首先就教学策略的地位、作用发表意见,基本明确了研究教学策略的目的,以及它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位置;其次对教学策略的概念和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秀兰  蔡园  
当前,全国各地中小学都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开展了在网络环境下学科教学的应用和研究,本文在广泛了解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教学设计使技术更好地为网络课程服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以及网络教学内容的信息类型,进行媒体的选择和组合使用;通过教学活动提高网络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发展;有选择地使用已有课件,大力开发扩充网络资源库等网络教学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秀梅  杨改学  
自去年教育部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决定后,各地的中小学校都在忙于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在本质上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计算机课,它内含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目标,所以这是一次创新的实践。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一线教师将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这需要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去研究、去解决,这样才能在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实现真正的教育创新。因此笔者认为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教师还应同时提高以行动研究方法为基础的教学研究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4月21日至24日,"校长国培计划"——卓越校长领航工程首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在京开班。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他强调,启动名校长领航班,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基础教育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家办学的重要举措。——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2015-4-2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