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5)
2023(10983)
2022(9577)
2021(9363)
2020(7598)
2019(18049)
2018(18316)
2017(33245)
2016(19016)
2015(21560)
2014(21884)
2013(20870)
2012(19196)
2011(17244)
2010(17215)
2009(15136)
2008(14404)
2007(12532)
2006(11052)
2005(9561)
作者
(51363)
(42183)
(42090)
(40177)
(27048)
(20161)
(19274)
(16682)
(16312)
(15208)
(14677)
(14076)
(13430)
(13192)
(13150)
(12909)
(12758)
(12629)
(12116)
(12041)
(10538)
(10511)
(10003)
(9645)
(9546)
(9478)
(9474)
(9303)
(8385)
(8365)
学科
(65308)
经济(65235)
(49487)
管理(49431)
(41191)
企业(41191)
方法(32248)
数学(28025)
数学方法(27658)
中国(23678)
教育(22400)
(18342)
(16506)
(16434)
理论(15240)
业经(14438)
地方(12897)
农业(12481)
技术(11935)
(11438)
贸易(11433)
(11099)
(11095)
(10825)
财务(10766)
财务管理(10750)
(10365)
企业财务(10213)
环境(9846)
教学(9815)
机构
大学(259799)
学院(254281)
管理(99945)
(92237)
经济(89941)
理学(87368)
理学院(86328)
研究(85173)
管理学(84751)
管理学院(84267)
中国(56903)
(56730)
科学(53035)
(43586)
师范(43325)
(41990)
(40931)
研究所(38548)
中心(37653)
(36746)
教育(36717)
北京(36677)
业大(36602)
(35701)
师范大学(35668)
财经(33572)
(31048)
(30634)
技术(30132)
(29969)
基金
项目(176340)
科学(139684)
研究(136265)
基金(124890)
(107038)
国家(105975)
科学基金(91036)
社会(82217)
社会科(77584)
社会科学(77564)
(69670)
教育(69166)
基金项目(66623)
(60469)
编号(58617)
自然(58469)
自然科(57083)
自然科学(57073)
自然科学基金(56006)
资助(51202)
成果(49771)
课题(42310)
(40218)
重点(40014)
(37812)
(36807)
项目编号(36377)
教育部(35250)
(34564)
规划(33986)
期刊
(96955)
经济(96955)
研究(81753)
教育(59502)
中国(54029)
学报(37704)
科学(35142)
管理(35080)
(31667)
大学(29465)
(29050)
学学(26124)
技术(25511)
农业(22804)
(17563)
金融(17563)
业经(15897)
图书(15552)
财经(15435)
经济研究(14874)
职业(13975)
(13045)
理论(12874)
问题(12203)
实践(12069)
(12069)
(11970)
科技(11915)
(11478)
论坛(11478)
共检索到369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苗小燕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和凝结点,对达成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具有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本研究分析梳理了2017年以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相关研究,指出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完善推动了劳动教育研究的蓬勃发展;劳动形态的演进决定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必须与时俱进;重视大中小学一体化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研究的特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需进一步加强;新时代需进一步拓展特殊需要儿童的劳动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燕   杨颖东   孟梦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性质地位、价值取向及实施方略。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需要深刻认识劳动教育所具有的政治、社会、文化和育人属性,明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大使命和发展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指引下,我国劳动教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完善了劳动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构建了劳动教育独立的育人体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劳动教育研究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确立了劳动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指明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见》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一是阐明基本内涵,强调当前劳动教育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教育。二是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克松  熊晴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有需"与职业院校的"能为",以及双方合作实现的互惠共赢是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逻辑理路。职业院校以课程为中介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有两种向度,即介入作为学科课程和作为活动课程的劳动教育。按照课程开发主体与资源要素的流向,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主要有单向被动输送式、单向主动介入式和双向互动合作式三种样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惕若  刘正伟  
21世纪以来,丹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改革与时俱进,2013年取消了“家政学”“手工艺”与“针线活”课程,正式设立“食品科学”和“工艺与设计”两门课程,以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观念以及创意开发与设计能力。丹麦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贯穿小学3年级至初中9年级,课程围绕着中小学教学计划的共同目标,按照“能力目标+知识+技能”的方式展开,以未来家庭生活和职业需要为取向,为参与未来民生社会生活作准备。课程实施倡导真实情境学习、跨学科交叉主题学习和项目化学习;课程测试与评估提倡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不仅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关注产品制作中的创意与美学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兰海涛  王琼  
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开展,要深刻把握劳动教育的内涵、内容与重要意义;完善高校劳动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劳动教育的科学化管理;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考核制度;不断拓展劳动教育平台;积极促进高校与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党印  李珂  
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有利于引领青少年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全面提升劳动技能水平,从而培育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大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文富  赵秦  
新时期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具有整体性、协同性、创造性等基本特征。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劳动教育合力,筑牢课堂教学阵地、增强劳动意识,创设多元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劳动技能,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科学评价体系,通过上述策略全面推动劳动教育,切实提升劳动教育质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长发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界定和认识劳动教育的基石,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价值观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需要劳动教育的奠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重要特征。劳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多元性,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和凝结点。新时代新实践对劳动教育再发展提出新要求,加强党对劳动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政策保障,确立劳动教育的独立学科地位和课程地位,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管理体系,加强劳动教育的科研、教研活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促进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向劳动教育开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绍明  扈中平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建设新时代教育发展道路、治理劳动教育异化的历史使命和任务。首先,新时代劳动强调非生产性劳动、交换价值和多元矛盾关系,劳动教育成为自主的教育活动,而中国劳动教育有自身发展的逻辑,激发了各级各类劳动主体的活力。其次,新时代劳动教育关系需要从劳动教育分别与自由教育、对话教育、生态教育的对立转化为辩证的统一,综合表现其生态理性、工具理性和交往理性。再次,非物质劳动和数字劳动给劳动教育的主体、内容、形式和效用同时带来巨大发展和挑战,需坚持存在论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探究其产生的超巨剩余价值、新的剥削形式和时空异化等内容。总之,新时代仍需坚持和弘扬正确的劳动教育价值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尧骏  张志萍  
新时代劳动教育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面对“育人育才”相统一的时代要求和“既劳动又教育”的现实需要,高校应进一步明晰劳动教育的建构路向,不断开辟劳动教育的新境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具有较高劳动素养的时代新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邓红彬  曹刚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高职院校承担着高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深入探究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石、价值意蕴、实践路径,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体验、行为养成、师德风范、制度评价等方面持续推进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开展,既是高职院校推进立德树人工作的应然之举,也是德智体美劳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磊  
劳动教育既是"五育并举"育人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方式变革创新的重要路径,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维的限制和束缚,很多高校未能将劳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即便个别院校开展了劳动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机制不健全、形式片面化、观念边缘化、趋向功利化等特征,限制了劳动教育原有功能的发挥和学生的全面成长。文章结合劳动教育在新时期的现实意蕴,针对其实践过程中面临的不足,从多个维度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和有效实践路径,为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效、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进行了有益探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德慧  
习近平劳动教育观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观,是基于党和国家关于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优良传统,根据当前我国学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和时代发展的现实需求生成的。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以树立劳动意识、培育良好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为主要内容,以坚持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有机统一为原则,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互为一体为本质要求,以塑造劳动精神,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为目标取向。新时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劳动教育观应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对劳动者的技术技能培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的体制机制,把劳动教育融入国家教育行政规划和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秋山  熊龙  
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能够加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建设,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在各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该注重打造劳动特色课程,统筹协调职业院校、社会和家庭,广泛开展劳动社会实践,建立劳动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价值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