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0)
2023(5864)
2022(4881)
2021(4858)
2020(3976)
2019(9197)
2018(9054)
2017(15243)
2016(8517)
2015(10063)
2014(9540)
2013(9124)
2012(8568)
2011(8081)
2010(7899)
2009(7106)
2008(7083)
2007(6085)
2006(5441)
2005(5121)
作者
(22109)
(18613)
(18595)
(17974)
(12051)
(8900)
(8388)
(7261)
(7089)
(6623)
(6613)
(6222)
(6049)
(6002)
(5940)
(5736)
(5494)
(5464)
(5315)
(5063)
(4786)
(4388)
(4376)
(4235)
(4208)
(4073)
(4004)
(3971)
(3762)
(3698)
学科
(36159)
经济(36122)
管理(19298)
方法(15297)
(15092)
中国(14762)
数学(14055)
数学方法(13975)
(10649)
企业(10649)
(9738)
贸易(9730)
(9589)
(8970)
(6682)
(6546)
教育(6480)
业经(6375)
(6128)
(5863)
银行(5858)
地方(5782)
(5778)
农业(5706)
关系(5655)
(5595)
金融(5595)
(5479)
(5396)
环境(5210)
机构
大学(123094)
学院(115504)
(56629)
经济(55836)
研究(47354)
管理(39454)
中国(36897)
理学(33335)
理学院(32915)
管理学(32415)
管理学院(32193)
(27041)
科学(25205)
(24542)
(23167)
研究所(21224)
中心(19827)
经济学(19629)
财经(19311)
(17935)
北京(17806)
(17707)
经济学院(17637)
师范(17604)
(16859)
(16595)
(16134)
财经大学(14508)
师范大学(14358)
科学院(14055)
基金
项目(75628)
科学(60043)
研究(59117)
基金(56262)
(48951)
国家(48583)
科学基金(40749)
社会(39469)
社会科(37494)
社会科学(37486)
基金项目(28535)
教育(28307)
(25598)
资助(23335)
自然(23265)
(23012)
自然科(22782)
自然科学(22776)
自然科学基金(22410)
编号(22340)
成果(20612)
中国(19015)
(18974)
国家社会(17645)
重点(17634)
教育部(16867)
课题(16778)
(16679)
大学(16082)
(15865)
期刊
(60313)
经济(60313)
研究(41906)
中国(29200)
教育(19826)
(17903)
学报(16780)
科学(16231)
管理(16208)
(14724)
大学(13715)
学学(11746)
经济研究(11192)
(10697)
金融(10697)
财经(10639)
农业(10458)
(9696)
(9492)
世界(9105)
国际(8737)
图书(8716)
技术(8624)
问题(8374)
(7286)
书馆(6791)
图书馆(6791)
业经(6702)
技术经济(5492)
(5437)
共检索到1877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晓玫  
我国高校法治工作所依据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了部门完备、体系健全、内容规范、效果良好的格局,要充分发挥教育法治的引领性、基础性、规范性、保障性作用,牢牢依靠法治推动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振天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学评估无论就观念,还是政策抑或实践,均取得了明显进步。进入新时代,一些重要的认识问题需要进一步厘清,许多实践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其中,适应并促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高校分类办学特色发展、切实推动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即共治、分类和增效,既是考察衡量高校教学评估发展、变迁和进步的三个向度,也是面向新时代深入推进高校教学评估制度改革和完善的三个向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从深刻认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一重大政治判断的角度出发,谈道路自信的深刻内涵。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依据,以历史经验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为出发点,从社会主义道路认同、中国特色道路探索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三个维度来分析新时代道路自信,社会主义适合中国是道路的社会主义历史起点,近代以来一系列曲折探索是道路的中国特色,以人为本是中国道路的初心和不懈的价值追求。中国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信笃定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新时代中国人民更有理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毫不动摇地坚持道路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艰苦奋斗而顽强拼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忠菊  刘亮  
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高度,针对"立德树人、全方位育人"等重大战略部署而进行提升。以问题为导向,分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论述了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三个要素:素质要素是高校辅导员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首,能力要素是高校辅导员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本,场域要素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之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芳  
社会责任感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是大学生融入社会、贡献社会的前提与基础。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包含价值维度、现实维度与实践维度。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应塑造责任型社会氛围,培育担责典型,加强网络话语引导,激活大学生担责践责的自觉性,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军  
基于新时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的现实背景,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新时代"三个区分开来"下审计创新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国家治理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其次从审计目标和审计依据两个方面进行了基本理论分析,进而剖析了审计创新路径——审计理念创新、审计判断标准创新、审计技术方法创新。最后提出相关保障机制。文章为新时代"三个区分开来"下的审计创新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温静   刘宏蕊  
新时代国情教育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从价值旨归、内涵定位、实践理路三方面破题。国情教育要兼顾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在认清国情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洞悉国际方位中凝聚民族复兴力量,在增强国家认同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处理好国情教育与基本国情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坚持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统一、稳定性和发展性相统一、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深入开展国情教育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追寻历史根脉、讲好国情故事、倡导躬身实践,实现据实说理、知史明理、以情寓理和笃行悟理的内在统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拉里·卡塔·巴克尔  吕增奎  
由于植根于本国的意识形态和宪政观念,西方的评论家常常误解中国的意识形态、宪政和法治的发展。“三个代表”思想不仅能够充当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础,而且能够充当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因此,它不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能够推动中国宪政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非  
【目的/意义】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人类全面发展思想在中国现实场域中的表现形态,厘清其生成脉络既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话语权,同时也有助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设计/方法】梳理当前学术界关于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的相关理论成果,探究其在理论、历史、现实维度中的逻辑关系及实践行程,加深我们对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的全面理解。【结论/发现】新时代人民主体地位生成的理论维度呈现出从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人"主体性科学分析到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超越,再到对党在各个时期执政为民思想的高度凝练的学理脉络;历史维度呈现出从新纪元人民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要素的正向激励到改革开放后对物质和精神生活叠加诉求的满足,再到新时代渐进满足人民生活新样态诉求的逻辑理路;现实维度折射出党对其初心使命的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以及现实与理想维度张力的保持等现实进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钱琨   王会金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审计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旗帜鲜明地将大思政教育融入新时代审计教育并居首要引领位置,构建形成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多维度、立体化的新时代审计思政育人体系新格局,是历史的必然,是现实的需要,是未来的大势。本文就从这三个逻辑着手进行解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小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进入"十四五",我国职业教育迎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转段升级的重要机遇期。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抓好三个着力点。着力使职业教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也是最具活力、最具创新力的教育类型。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共开设1200多个专业和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教育部正在与山东、江西、甘肃、江苏、福建等地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提升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贡献度。新时代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对接产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席芳媛  
<正>新时代环境下,要求高校英语教育摆脱单纯追求语言知识的传授,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科教融合”趋势的出现与深化发展,为新时代中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变革提供了机遇。如何在“科教融合”视角下推动中国高校英语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高校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面临的关键课题。
关键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雷洪德  
大众化时代中国高校本科专业在设置、布点、招生三个维度上的规模都大幅增长,科类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规模增长和科类结构变化均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文弱理强的本科专业格局有所改变,但从实际出发,文科本科专业的布点和招生有必要加以控制。种均点数提高,加剧了本科专业重复设置问题。点均招生数降低,不利于高校提高规模效益。改变"存量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建立"需求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是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调整的长远之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儒  贺升杰  
深刻诠释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关键议题,也是开创新时代伟大历史新征程、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简要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具体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渊源、本质属性和破解之道。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历史嬗变,是以中国当下社会发展与变革为事实依据,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的历史内在逻辑,更是顶层设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目标、新任务、新安排、新要求充分结合的完美阐释;从理论维度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科学转变具有其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人民性、继承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从现实维度看,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是推动经济高质优质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牢牢把握和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客观实际,适应新常态,落实新理念,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马平川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法治实践需要在国际社会和国内改革发展两个方向上进行深化与拓展。也即在国际社会中,展示着世界法治发展的广度和多样性,进而塑造中国自主性法治发展道路;而在国内改革发展中,则展示着法治发展的深度和内在品质,进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治理格局。这就要求我们立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积极推进增量性赋权、平衡性赋权和生活性赋权,从而为中国法治实践双重深化与拓展提供根本动力和深层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