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78)
- 2023(16124)
- 2022(13843)
- 2021(13015)
- 2020(10664)
- 2019(24671)
- 2018(24551)
- 2017(46252)
- 2016(24774)
- 2015(28009)
- 2014(28047)
- 2013(27956)
- 2012(26234)
- 2011(24144)
- 2010(24190)
- 2009(22173)
- 2008(21542)
- 2007(18826)
- 2006(16959)
- 2005(15460)
- 学科
- 济(121623)
- 经济(121510)
- 管理(67467)
- 业(63485)
- 企(50424)
- 企业(50424)
- 方法(46140)
- 数学(39960)
- 数学方法(39614)
- 中国(34666)
- 地方(29274)
- 农(29187)
- 业经(25181)
- 学(24060)
- 财(23052)
- 贸(21675)
- 贸易(21659)
- 易(20956)
- 农业(19817)
- 制(19685)
- 银(17901)
- 银行(17861)
- 环境(17817)
- 融(17721)
- 金融(17720)
- 行(17321)
- 和(17301)
- 地方经济(17090)
- 理论(16375)
- 发(16218)
- 机构
- 大学(363447)
- 学院(359833)
- 济(157538)
- 经济(154408)
- 管理(139067)
- 研究(132401)
- 理学(118977)
- 理学院(117594)
- 管理学(115847)
- 管理学院(115202)
- 中国(99868)
- 京(79403)
- 科学(78458)
- 财(68874)
- 所(67104)
- 研究所(60867)
- 中心(57729)
- 农(56120)
- 财经(54703)
- 江(52165)
- 北京(51630)
- 业大(50252)
- 经(49848)
- 范(49223)
- 师范(48814)
- 经济学(48514)
- 院(47620)
- 农业(43563)
- 经济学院(43407)
- 州(42351)
- 基金
- 项目(238526)
- 科学(187797)
- 研究(177148)
- 基金(173304)
- 家(150598)
- 国家(149347)
- 科学基金(127391)
- 社会(113481)
- 社会科(107610)
- 社会科学(107583)
- 基金项目(91162)
- 省(90569)
- 教育(80254)
- 自然(80049)
- 自然科(78157)
- 自然科学(78140)
- 划(76827)
- 自然科学基金(76748)
- 资助(71771)
- 编号(71158)
- 成果(58948)
- 发(54922)
- 部(53577)
- 重点(53523)
- 课题(49905)
- 创(48880)
- 国家社会(47240)
- 教育部(46186)
- 创新(45690)
- 人文(44724)
- 期刊
- 济(182208)
- 经济(182208)
- 研究(116106)
- 中国(73462)
- 学报(54019)
- 管理(53423)
- 农(51989)
- 科学(51907)
- 财(49272)
- 教育(41198)
- 大学(41102)
- 学学(38354)
- 农业(36532)
- 融(34227)
- 金融(34227)
- 技术(31406)
- 经济研究(30072)
- 业经(27758)
- 财经(27443)
- 经(23668)
- 问题(23488)
- 贸(19425)
- 图书(19407)
- 业(19387)
- 技术经济(19061)
- 世界(18693)
- 国际(17547)
- 理论(17225)
- 科技(16649)
- 现代(16546)
共检索到554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书昊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包含创新驱动、市场主导、结构均衡、绿色环保、资源高效和以人为本6个子系统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度体系,对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相对进程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从分类情况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领先型和良好型省份比重较低,而缓慢型和滞后型省份比重较高;从区域分布看,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对进程优于中部、西部地区;从障碍子系统识别结果看,创新驱动、资源高效和结构均衡3个子系统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子系统。本研究可为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借鉴。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新时代 测度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敏 李书昊
研究目标:测度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方法:构建面向新时代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水平在不同省份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综合水平总体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依照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高低,30个省份被划分为明星型、平庸型和落后型三种类型。研究创新:构建了涵盖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机制完善、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协调共享、产品服务优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成果惠民10个方面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研究价值:把脉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布规律,为推进各省份全面、协同提升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一南 赵俊豪
文章在分析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的基础上,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并综合利用德尔菲法和熵值法,对"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程度进行测算。
关键词:
发展方式转变 指标体系 熵值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江宁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相关问题做了重要论述,主要有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的最鲜明特征,新时代要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优化结构、完善市场机制、扩大开放、更好发挥市场作用。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时代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主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展开,重点是高质量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如何提高高质量发展等。需要加强的是对高质量发展的全方位研究,以及对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政府和市场作用的研究。
关键词:
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 创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俊红 聂亮
以往研究虽然关注了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却忽略了能源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改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将环境变量纳入能源效率分析框架内,采用EBM-DEA模型测算了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与未考虑环境污染相比,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如果不考虑能源效率提升的环境污染改善效应,将会低估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结论为提升中国能源效率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晗 任保平
从人口转变理论出发,通过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阶段的分析,得出人口红利变化会呈现倒U型曲线的一般规律,并依次经历三个关键转折点。采用增长贡献分解法对中国人口红利变化的测度结果显示,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人口红利区间,在2010年越过人口红利拐点,此后人口红利贡献率持续降低,并将在2030年转向人口负债。人口红利变化通过资本形成、劳动力供给、人力资本积累和劳动力配置效率等四个维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在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在基本路径、劳动要素、资源要素、政策调控和根本目标等方面进行转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俊红 吕晓红
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了FDI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忽视了FDI质量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应用中国分省区面板数据,采用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从FDI质量的视角,实证考察了FDI质量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总体而言,FDI质量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分地区的层面来看,沿海和内陆两个地区的FDI质量提升均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且沿海地区FDI质量的作用强度显著大于内陆地区。本文的启示在于,中国应充分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契机,在关注FDI数量
关键词:
FDI质量 经济发展方式 FMOLS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俊红 吕晓红
以往研究主要关注了FDI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忽视了FDI质量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应用中国分省区面板数据,采用完全修正最小二乘法(FMOLS),从FDI质量的视角,实证考察了FDI质量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总体而言,FDI质量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分地区的层面来看,沿海和内陆两个地区的FDI质量提升均有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且沿海地区FDI质量的作用强度显著大于内陆地区。本文的启示在于,中国应充分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契机,在关注FDI数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其质量的提升,籍此助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FDI质量 经济发展方式 FMOLS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治兵 舒莉
《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肖文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3月版)一书探讨了现代科技进步与中国经济发展间的联动关系,强调了科技进步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选择和转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启发读者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以及农业、工业、服务业具体层面,全方位分析总结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中的理论发展、经验积累、实践策略应用等课题。该书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观点前沿、治学严谨,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整体而言,该书在研究上体现了三大特色: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叶祥松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依靠投资驱动和初级要素专业化的产业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投资驱动和初级要素专业化的产业发展战略本质上是粗放型增长模式,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中国相继超过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资源、环境与经济规模扩张的内在冲突日益加剧。为此,2012年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重构经济发展动力机制是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根本路径,2015年中央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战略,旨在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投入拉动向技术进步驱动转变,是提高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实现大国迈向强国的必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马强文 任保平
中国改革30年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绩效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每一轮改革都能够带来提高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水平效应。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贡献明显,规模效率则几乎没有影响。在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绩效的因素中,国有经济比重增加和对外贸易的增加会产生负向影响,而第三产业比重和科研支出比重增加则会带来正向效应。因此,要提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绩效,关键在于提高市场化程度,调整贸易结构、产业结构,增加科研支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臧金亮 张向前
新时代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要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其中动力变革是关键,本文借鉴战略管理理论的思想,从战略视角探求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之间的关系,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借助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初步建构新时代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之间的理论关系,通过对原始资料的编码和不断分析,建立了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的互动模型,明晰了华侨华人在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中的战略定位,发现了华侨华人与中国经济发展动力变革在互动时面临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引进战略规划不足、华侨华人力量战略定位不明晰、海外合作交流平台搭建战略行为不连续等问题,提出战略模式上人才引进体系系统化、战略定位上重新评价华侨华人力量、双向合作平台的搭建上战略行为落地等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陈华 赵俊燕
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决策者的重视。本文从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财政负担、是否应退出的判断标准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中国经济刺激政策不适合迅速发出"退出"信号,当前工作重点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效率、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树 鲁钊阳
在探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理论的基础上,对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可能存在的空间依赖性问题进行了验证,通过引入空间滞后变量,构建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运用中国1992~2012年31个省级单位的截面数据,从全域视角和局域视角分别对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全域视角下,除经济实力、经济市场化和人口素质等变量对省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影响不显著外,其他变量的影响均显著;在局域视角下,除经济实力、经济市场化、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等变量外,其他变量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异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素芹
本文首先构建了反映经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的指标体系,对经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进行评价。然后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OLS、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着因果关系,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相互影响效果明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每提高1%,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相应提高1.4314%;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亦具有正面的影响,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水平每提高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水平相应提高0.682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