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63)
- 2023(12288)
- 2022(10506)
- 2021(9984)
- 2020(8481)
- 2019(20101)
- 2018(19690)
- 2017(36709)
- 2016(19984)
- 2015(22722)
- 2014(22569)
- 2013(22663)
- 2012(21701)
- 2011(19916)
- 2010(20305)
- 2009(18970)
- 2008(19342)
- 2007(17456)
- 2006(15471)
- 2005(14112)
- 学科
- 济(91931)
- 经济(91753)
- 管理(51361)
- 业(49627)
- 方法(41897)
- 企(40791)
- 企业(40791)
- 数学(34780)
- 数学方法(34423)
- 中国(26926)
- 农(23977)
- 财(21928)
- 学(21701)
- 业经(19108)
- 贸(18520)
- 贸易(18510)
- 易(18015)
- 制(17664)
- 理论(16066)
- 地方(15641)
- 和(15437)
- 农业(15171)
- 银(14137)
- 银行(14092)
- 融(13939)
- 金融(13932)
- 行(13555)
- 务(12451)
- 财务(12420)
- 财务管理(12389)
- 机构
- 大学(305717)
- 学院(297825)
- 济(130211)
- 经济(127766)
- 研究(111549)
- 管理(108138)
- 理学(92640)
- 理学院(91451)
- 管理学(89736)
- 管理学院(89162)
- 中国(84391)
- 科学(66773)
- 京(66447)
- 财(60404)
- 所(57904)
- 研究所(52661)
- 农(52086)
- 中心(48806)
- 财经(47907)
- 江(44721)
- 经(43603)
- 北京(42880)
- 业大(42791)
- 经济学(42371)
- 范(41970)
- 师范(41584)
- 农业(40985)
- 院(39231)
- 经济学院(38111)
- 财经大学(35589)
- 基金
- 项目(191782)
- 科学(150943)
- 基金(141271)
- 研究(139727)
- 家(124186)
- 国家(123204)
- 科学基金(103429)
- 社会(91331)
- 社会科(85609)
- 社会科学(85580)
- 基金项目(73543)
- 省(70937)
- 教育(65139)
- 自然(64969)
- 自然科(63511)
- 自然科学(63484)
- 自然科学基金(62424)
- 划(61755)
- 资助(58642)
- 编号(55222)
- 成果(47633)
- 部(44993)
- 重点(44545)
- 发(41499)
- 课题(38877)
- 创(38867)
- 教育部(38535)
- 国家社会(38494)
- 科研(37102)
- 中国(36868)
- 期刊
- 济(145070)
- 经济(145070)
- 研究(94301)
- 中国(60900)
- 学报(50775)
- 农(47350)
- 财(46923)
- 科学(46421)
- 管理(39428)
- 大学(38116)
- 学学(35473)
- 教育(34528)
- 农业(31713)
- 融(26873)
- 金融(26873)
- 财经(25123)
- 经济研究(24562)
- 技术(23810)
- 经(21814)
- 业经(20279)
- 问题(19786)
- 贸(18759)
- 业(18191)
- 世界(16439)
- 国际(16284)
- 版(15391)
- 技术经济(15196)
- 图书(14674)
- 统计(14616)
- 理论(13328)
共检索到457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章文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创新探索和现实转向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此理论为逻辑主线,深入探究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状,其主要面临着以下困境:人与社会之间矛盾导致供给侧结构性失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发展失衡;城乡、区域、贫富引发社会民生和阶级阶层问题交织叠加;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导致共生发展遭遇瓶颈;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不足致使转化衔接不稳等。为此,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新发展理念推进社会各领域协调发展,以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指导下逐步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熊焱生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分析了作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个重大判断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提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化解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历史过程,认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将带来全局性、根本性和世界性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邵国营 高海霞
根据国情变化,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科学论断。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是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延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革。文章认为,应深刻审视变化了的社会主要矛盾,并认识其理论意蕴,即发展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由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高发展质量和满足人民需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潘石
不同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判断、探寻及确立中国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战略课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判定社会主要矛盾上曾走过弯路,有过沉痛的教训。党的十八大后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屋建瓴、审时度势,科学地判定并牢牢抓住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并为应对与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创造性地提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伟大战略决策,丰富与发展了毛泽东的哲学—经济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与境界。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马拥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时还是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1956年底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第一次转化。此后中国面对的主要问题都是短缺问题,直到党的十八大以后,产能过剩和资本过剩的问题凸显出来,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中国是通过社会主义道路解决短缺问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第二次转化,它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将要实现伟大复兴、科学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葛扬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的新的重大判断。新时代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要求我们不仅要坚持而且要深化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作云
生产方式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社会联系、社会结合方式,是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生产方式无论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还是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考察人类社会基本矛盾时,有必要把生产方式纳入其中,把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表述为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不仅是一个层次化、系统化的有机整体和矛盾体系,而且其运动规律,也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研究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必须以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指导,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实际,坚持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儒 贺升杰
深刻诠释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关键议题,也是开创新时代伟大历史新征程、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本文在简要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具体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渊源、本质属性和破解之道。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历史嬗变,是以中国当下社会发展与变革为事实依据,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的历史内在逻辑,更是顶层设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目标、新任务、新安排、新要求充分结合的完美阐释;从理论维度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科学转变具有其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人民性、继承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从现实维度看,破解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是推动经济高质优质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牢牢把握和立足中国基本国情和客观实际,适应新常态,落实新理念,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霞
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论述是在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作出的又一重要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明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进路,厘清"两个弄清"的关系,对于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的展开具有核心的引领意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报告中,阐述了对于我国所处时代方位和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成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现代化宏伟事业的战略性认识依据和设计指导方略的关键性原点。"新时代":与时俱进中的历史方位新判断、新指南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是历
关键词:
结构性改革 历史方位 社会主要矛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孙豪 毛丰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方法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坚实的实践依据。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依据是:矛盾分析法和质量互变规律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次要矛盾不断发生量变和质变,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度时,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次要矛盾发生转化。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实践依据是:经济社会发展使原来的社会主要矛盾得到有效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占据支配地位。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需要缓解不平等问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优化社会制度。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理论依据 实践依据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文奇 平萍
长期以来,中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缓解城市贫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该制度瞄准对象及保障内容的局限性导致其减贫效果受到严重阻碍。利用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ISSS)实施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分别利用Alkire-Foster多维测量方法以及FGT指数分析方法,估算出城镇低保政策的覆盖范围,并针对其减贫效果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对多维贫困群体而言,多维贫困指数在10%的贫困阈值下,中国城镇低保政策能降低20%的多维贫困发生率,但随着多维贫困深度越深,减贫效果越弱;在收入扶贫方面,城镇低保制度显著改善了绝对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从全国来看,一阶贫困率指数下降了28.12%,贫困距平方指数下降了44.5%,但现行低保制度加剧了部分省份的相对贫困发生率。
关键词:
城镇低保 多维贫困 减贫效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史丹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保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和工作方针,领导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时期,二是主要矛盾判断反复时期,三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对落后矛盾时期,四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时期。基于对这四个阶段主要矛盾的判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不同时期的经济工作路线方针:在新中国成立后的过渡时期,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公有制经济基础;1978年之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尽管中间出现误判和曲折,但建设工业化国家的梦想没有变,集中力量建设国家重大工业项目;1978年以后,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加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经济规模跃升全球第二,贸易规模全球第一,实现了建党百年之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党的十九大以后,党领导中国人民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以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更加全面更可持续的发展,以新发展格局开创新时代的发展空间,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工业化的更高形态。总结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的成功经验,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
建党百年 社会主要矛盾 经济建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萍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基本依据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为党和国家发展标定了新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并进一步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
关键词: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