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99)
- 2023(12248)
- 2022(9796)
- 2021(9281)
- 2020(7425)
- 2019(16665)
- 2018(16537)
- 2017(29837)
- 2016(15877)
- 2015(17993)
- 2014(17361)
- 2013(16451)
- 2012(15070)
- 2011(13684)
- 2010(13758)
- 2009(12624)
- 2008(12586)
- 2007(11356)
- 2006(10161)
- 2005(9270)
- 学科
- 济(67392)
- 经济(67225)
- 管理(46326)
- 业(45865)
- 企(39497)
- 企业(39497)
- 方法(25788)
- 中国(25601)
- 农(19622)
- 数学(19525)
- 数学方法(19376)
- 业经(19049)
- 技术(17106)
- 理论(15296)
- 财(14568)
- 制(13713)
- 贸(13302)
- 贸易(13286)
- 易(12985)
- 农业(12758)
- 学(12650)
- 技术管理(12207)
- 银(11764)
- 地方(11762)
- 银行(11754)
- 和(11704)
- 行(11408)
- 融(10989)
- 金融(10988)
- 发(10663)
- 机构
- 大学(222759)
- 学院(220588)
- 济(99488)
- 经济(97767)
- 管理(83134)
- 研究(78632)
- 理学(71110)
- 理学院(70309)
- 管理学(69341)
- 管理学院(68895)
- 中国(61057)
- 京(47570)
- 财(45103)
- 科学(42773)
- 所(37361)
- 财经(35598)
- 中心(34559)
- 研究所(33723)
- 经济学(32598)
- 经(32596)
- 江(32579)
- 范(31138)
- 师范(30923)
- 北京(30809)
- 经济学院(29126)
- 农(28316)
- 院(28146)
- 财经大学(26544)
- 州(26047)
- 业大(25567)
- 基金
- 项目(143323)
- 科学(116016)
- 研究(112972)
- 基金(105131)
- 家(90063)
- 国家(89267)
- 科学基金(77670)
- 社会(76753)
- 社会科(71836)
- 社会科学(71821)
- 基金项目(54403)
- 省(54196)
- 教育(53257)
- 划(45607)
- 编号(44850)
- 自然(44755)
- 自然科(43827)
- 自然科学(43819)
- 自然科学基金(43146)
- 资助(40662)
- 成果(37859)
- 创(35661)
- 部(33397)
- 重点(32926)
- 国家社会(32813)
- 课题(32477)
- 创新(32362)
- 发(31795)
- 教育部(29897)
- 中国(29118)
- 期刊
- 济(113385)
- 经济(113385)
- 研究(74009)
- 中国(52857)
- 管理(35703)
- 教育(35478)
- 财(34067)
- 科学(29868)
- 学报(28261)
- 农(27794)
- 大学(23370)
- 技术(21248)
- 学学(21172)
- 融(20889)
- 金融(20889)
- 经济研究(19592)
- 农业(19206)
- 财经(18974)
- 业经(16736)
- 经(16686)
- 问题(14793)
- 贸(13515)
- 世界(12964)
- 国际(11913)
- 业(11744)
- 技术经济(11703)
- 图书(11604)
- 科技(11601)
- 坛(11300)
- 论坛(11300)
共检索到3460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保平 付雅梅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社会逐渐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探索、改革开放后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三个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理论创新体现在以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改变确立了阶段性主题,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为精髓的现代化理念,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实质的现代化制度创新,以"中国梦"为线索的现代化蓝图的升华。实践创新体现在从外向经济到双向驱动的开放现代化之路,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现代化之路,着眼短期发展和长期趋势的创新现代化之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享现代化之路,以消除不平衡为目标的协调现代化之路。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江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地回应了时代主题——要建设"全面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历史背景深远、时代特征鲜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以"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为框架,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的经济现代化为基础,重心向政治和社会现代化转移,以"党的领导"核心制度优势为支撑实现对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的赶超,立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高度,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与时代同步、与国际同轨,形成了系统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体系。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俊山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对现代化认识的深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的指导,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走自主创新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现代化经济建设理论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济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经济建设方略。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实体经济为中心、建立在最新科技成果的应用基础之上、以质量第一为评价标准,并有着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消费方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马海涛 毕学进 马金华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创新有三个重要元素,分别是中国传统理财文化的“根”、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的“道”和西方财政理论的“术”。从历史理财智慧而言,中国古代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一系列理财思想,新时代对历史智慧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而言,马克思及其经典作家立足财政本质,形成了财政价值主体、内生动力以及社会形态等多种科学理论,新时代立足国情进行了中国化调适。西方财政理论基于“市场失灵”提出了多种学说,对当前我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重要启示,新时代立足本土进行了合理化借鉴。学界分别从西方财政理论本土适用讨论、马克思主义财政学说中国化探讨与历史经验现代化镜鉴展开了大量研究,但互为割裂。本文将三者进行了融合,或可从一个新的视角解构中国气派的财政理论与治理实践,并为未来中国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提供新的学术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具有视野的深广性与时代课题的鲜明性、问题的导向性与奋斗目标的坚定性、理论的真理性与精神状态的自信性、价值的人民性与发展的规律性、方法的唯物辩证性与语言的朴实通俗性相统一的特点。对其分析与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毅
发展动力问题是社会发展研究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课题之一。目前中国进入社会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均获得高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对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动力来源、特点、分类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并以之指导未来中国社会发展改革的进一步工作,找到改革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实际"着力点",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保持社会发展动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 发展动力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文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开启了超越中国千年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化的历史转轨。邓小平从中国8亿农民的实际国情出发,尊重基层探索,尊重农民首创,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党明确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路径,包括实施先富起来的"大政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从新的历史方位出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主线与历史逻辑。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业大国 中国特色 现代化道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魏建
经过40年的奋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站在历史的高位上,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核心使命,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新发展理念、对市场和政府关系的科学定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分别更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框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将指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王海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深化的实践标志。新时代孕育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时代之问"即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当代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的理论回答,这是从肩负历史使命角度所体现的实践品格。它继承和发展唯物史观,坚持和突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特别要求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方法,特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特别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其实践品格在思想内容上的主要体现。它致力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是其实践品格在现实任务和目标追求上的突出体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崔三常 田玉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具有五方面创新:在把握社会主义一般发展规律与特殊发展规律的辩证关系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坚持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逻辑与中国历史发展逻辑的高度统一下设定未来的发展战略目标;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性与阶段性高度统一的基础上作出新时代历史方位的判断;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从规律性认识出发的原则下分析基本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新变化;在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高度统一的基础上制定未来的发展战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喻聪舟 温恒福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应当以实现理性精神为核心的经典现代化诉求为当前阶段基本任务,着力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仅从经典现代化的诉求去理解新时代的教育现代化是不够的,后现代理论对教育现代性过盛的危机提出了有益的警示,新现代化理论反应了当今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为超越经典现代化、实现对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引领提供了两种可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应当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立足我国教育传统,集西方经典现代化宝贵经验、后现代批判与建设中的合理因素
关键词:
新时代 现代化 现代性 融合式教育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华 董艳玲
2019年5月18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探索与创新"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省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基地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的探索与创新。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石绍宾副教授主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傅志华研究员、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邢占军教授、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曹廷求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先后致辞。首先,傅志华研究员表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迫切需要财政学理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力的学理支撑,期待研讨会推动理论创新,为繁荣中国学术注入新的学术资源,为丰富中国智慧、彰显中国价值提供智力支持。山东大学校长助理、人文社科院院长邢占军介绍了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战略和人文社科学术会议精神,以及推动山大人文社科学科振兴、打造"山大学派"的举措和取得的进展。最后,山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曹廷求在致辞中回顾了山东大学财政学科的发展历程,对各位专家学者对山东大学财政学科的关注和支持表示感谢,表示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立峰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深圳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又饱含着对深圳在新时代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殷切期望,为深圳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根本遵循。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绍红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在治理方面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中国政治制度为基础建立的国家治理体系,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反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融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具有强大的治理能力,取得了举世公认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