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4)
- 2023(10628)
- 2022(8499)
- 2021(8076)
- 2020(6190)
- 2019(14023)
- 2018(13851)
- 2017(24270)
- 2016(12740)
- 2015(14578)
- 2014(14192)
- 2013(13983)
- 2012(13400)
- 2011(12501)
- 2010(12431)
- 2009(11416)
- 2008(10998)
- 2007(9757)
- 2006(9004)
- 2005(8171)
- 学科
- 济(78219)
- 经济(78063)
- 管理(30699)
- 方法(25399)
- 业(24916)
- 中国(22547)
- 数学(21019)
- 数学方法(20917)
- 企(19341)
- 企业(19341)
- 地方(18578)
- 农(16682)
- 业经(15933)
- 贸(13291)
- 贸易(13279)
- 地方经济(12954)
- 易(12942)
- 学(12243)
- 制(11139)
- 和(11113)
- 理论(10990)
- 农业(10921)
- 财(10822)
- 环境(10442)
- 融(10145)
- 金融(10144)
- 发(10037)
- 银(9532)
- 银行(9532)
- 关系(9506)
- 机构
- 大学(189555)
- 学院(187699)
- 济(95403)
- 经济(93890)
- 研究(73333)
- 管理(65321)
- 中国(56034)
- 理学(55150)
- 理学院(54466)
- 管理学(53812)
- 管理学院(53433)
- 财(40640)
- 京(40124)
- 科学(37843)
- 所(35302)
- 经济学(32586)
- 财经(32350)
- 研究所(31763)
- 中心(31413)
- 经(29605)
- 经济学院(29086)
- 江(27214)
- 范(26643)
- 北京(26558)
- 师范(26477)
- 院(26108)
- 财经大学(23953)
- 农(22829)
- 社会(22394)
- 科学院(21902)
- 基金
- 项目(118328)
- 科学(94488)
- 研究(94435)
- 基金(86817)
- 家(74013)
- 国家(73389)
- 社会(65519)
- 科学基金(62400)
- 社会科(61127)
- 社会科学(61111)
- 基金项目(44038)
- 教育(44014)
- 省(42747)
- 编号(37248)
- 划(36326)
- 资助(34877)
- 自然(33674)
- 自然科(32876)
- 自然科学(32869)
- 自然科学基金(32328)
- 成果(31950)
- 国家社会(28521)
- 部(28360)
- 发(27823)
- 重点(27342)
- 课题(27210)
- 中国(26473)
- 教育部(25455)
- 创(24468)
- 性(24418)
共检索到303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硕 何彬
与西方国家主导的开放模式中所隐含的"中心—外围"、"核心—边缘"分布格局不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构建理念是各国之间的命运休戚与共、互利共赢以及国际规则上的"共商共建",其包含的经济内涵十分丰富:点明了开放经济的本质是通过"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指出高层次开放的核心是制度型开放;新时代对外开放的关键是要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核心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行全面、高水平的开放格局"又是中国特色对外开放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当前,中国的开放实践正从四个方面具体展开: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进口与出口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同行;大胆探索自由贸易试验区,采取全面开放举措;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伟雄
坚持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总结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成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理论指南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包含了主动开放、全面开放、双向开放、共赢开放等重要思想内容,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一思想是中国对外开放领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思想为引导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王海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深化的实践标志。新时代孕育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时代之问"即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当代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共产党向何处去的理论回答,这是从肩负历史使命角度所体现的实践品格。它继承和发展唯物史观,坚持和突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特别要求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方法,特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特别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是其实践品格在思想内容上的主要体现。它致力于"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是其实践品格在现实任务和目标追求上的突出体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秀丽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性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力、经济制度、共同富裕、对外开放四个方面规定了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构成了共享发展的理论基础。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指导共享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经济全面发展、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从严治党。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践,推进共享发展的实践路径包括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自煌
习近平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习近平教育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服务"方针。学校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同志向党的十九大所作的报告,是我们党新时代庄严的政治宣言,具有划时代意义,是一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开 王声啸 王腾 郑泽华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我国政治经济学理论界2019年的学术热点。国内理论界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更加注重将其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强调其理论内涵、理论脉络、理论逻辑,研究呈现出明显的精细化、具体化、体系化特点。~((1))在去年研究报告基础上,本文聚焦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推动党的经济工作能力现代化;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是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五是坚持稳中求进经济工作方法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冠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成果,是指导我国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建设的行动纲领。本文以"习近平经济思想形成历史考证课题组"对习近平工作过地方的实地考察和访谈为实践基础,以重新解读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萌芽于知青岁月、产生于十八大前的从政实践、并在十八大后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对"为谁发展、如何发展"和"怎样看、怎么干"的探索中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以供给侧改革为发展主线、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唯物史观的中国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白瑞雪 白暴力
本文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从理论体系、实践品质和国际特征三个方面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系统完整,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本文从八个方面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实践品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经济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从实践中吸收养分,总结提炼,升华为理论,指导着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思想,不仅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且放眼世界,站在国际的视角上,为全球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解决,贡献出了卓越的中国智慧,彰显出鲜明的世界意义与国际特征,对于促进全世界共同携手建设美好地球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顾梦佳 王腾 张开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发展新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努力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形成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经提出,便迅速成为2018年度理论界重要议题。就其思想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涵而言,一些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永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经济思想,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实践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核与科学构成。从历史逻辑看,从正定实践到领航中国,其形成和发展展现出清晰的历史脉络;从理论逻辑看,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全面发展思想、世界经济发展理论的时代发挥与创新发展,凸显其原创性理论贡献;从实践逻辑看,以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立场、以新发展理念为科学指引、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实践方法、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旨归,彰显其向现实转化的价值路径与实践智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惠波 张凯
全面准确地分析和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全貌和重大意义,需要从其基本内涵出发,对其学理逻辑和实践进路进行深入分析。学理逻辑包括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逻辑起点,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主线以及由发展理念、制度创新、发展思路、工作方法构成的逻辑框架;实践进路是理论指导经济发展的具体途径,是由领导主体、发展依据、实践指向等构成的实践场景。文章明晰学理逻辑,发现实践进路,以期在未来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不断完善这一思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建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根植于波澜壮阔的中国经济建设伟大实践,对中国经济发展改革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明确回答了经济形势怎么看、发展阶段怎么判、发展目标怎么定、经济工作怎么干等重大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系统完整、博大精深、逻辑严密,每一方面的论述都有富有创见的重大观点、前瞻性的战略部署和"四梁八柱"的关键举措。本文结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入学习,尝试从方向论、目标论、主体论、认识论、方略论、动力论、底线论等7个方面,梳理归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关键词:
经济思想 中国梦 两个一百年 党的十九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方茜 周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在实践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改革视角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于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在适应国情世情变化中丰富和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实现再定位,并呈现六大显著特征:在改革引领上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改革方向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改革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改革深化上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改革主线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改革核心上坚持市场与政府有机结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长庚 张磊
以新发展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对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怎样实现经济发展"的科学问题给予了新的回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实现了多个"有机统一",推动新时代经邦济世达到新高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一座思想丰碑,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与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任务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为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实践指南,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经济复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2018月11月2日,由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主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暨改革开放40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西南财经大学隆重举行。著名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刘诗白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