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7)
- 2023(8344)
- 2022(6852)
- 2021(6871)
- 2020(5443)
- 2019(12723)
- 2018(12726)
- 2017(20932)
- 2016(12516)
- 2015(14504)
- 2014(14651)
- 2013(13590)
- 2012(12775)
- 2011(12126)
- 2010(12140)
- 2009(10699)
- 2008(10430)
- 2007(9397)
- 2006(8318)
- 2005(7643)
- 学科
- 济(40877)
- 经济(40828)
- 管理(25325)
- 中国(22486)
- 教育(20800)
- 业(19784)
- 方法(16217)
- 企(14558)
- 企业(14558)
- 数学(14458)
- 数学方法(14268)
- 学(11789)
- 农(11655)
- 理论(10609)
- 贸(10262)
- 贸易(10256)
- 易(10090)
- 制(9859)
- 财(9298)
- 教学(8334)
- 体(8154)
- 发(8083)
- 银(7942)
- 银行(7923)
- 行(7780)
- 业经(7693)
- 融(7426)
- 金融(7419)
- 农业(6966)
- 发展(6766)
- 机构
- 大学(172178)
- 学院(164663)
- 研究(69491)
- 济(65968)
- 经济(64544)
- 管理(51511)
- 中国(47405)
- 理学(43236)
- 理学院(42562)
- 管理学(41735)
- 管理学院(41384)
- 京(39921)
- 科学(39338)
- 所(34993)
- 范(32612)
- 师范(32368)
- 研究所(32057)
- 教育(31710)
- 财(30184)
- 中心(28880)
- 师范大学(26825)
- 北京(26810)
- 农(25820)
- 院(25258)
- 江(25242)
- 财经(23600)
- 经(21824)
- 技术(21702)
- 经济学(21636)
- 业大(21313)
- 基金
- 项目(106227)
- 研究(86553)
- 科学(84419)
- 基金(74125)
- 家(65003)
- 国家(64348)
- 社会(52851)
- 科学基金(52625)
- 社会科(49796)
- 社会科学(49787)
- 教育(47511)
- 省(39739)
- 编号(37036)
- 划(37010)
- 基金项目(37007)
- 成果(34473)
- 资助(30601)
- 自然(29942)
- 课题(29747)
- 自然科(29277)
- 自然科学(29262)
- 自然科学基金(28759)
- 部(26513)
- 重点(26017)
- 发(24591)
- 年(24503)
- 教育部(23338)
- 中国(22939)
- 性(22880)
- 国家社会(22094)
共检索到270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郑金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成为摆在教育理论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十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根本遵循;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作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学科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在历史回顾和总结反思中得到发展;重大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为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注入了强大活力;教育史、家庭教育学等“冷门学科”得到深化研究,一批新兴学科崭露头角。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尚未实现学科自立,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主体性原创性不足,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缺乏“大教育”视野,学科体系构建的内外部逻辑关系有待理顺,交叉学科发展缓慢、回应现实关切不够。教育学学科体系构建未来发展正呈现出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研究的思想引领、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教育学学科体系总体布局的实践导向、在学科分类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学科间的融通与融合的“大学科”意识、培树一批教育领域的战略型研究人才的学科队伍建设、加强教育学学科体系基础理论研究的思维水平深化等态势。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 教育学 教育学学科体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广
进入新时代,"高质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领域的关键词。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教师,高质量的教师离不开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支撑。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也明确提出将"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作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因此,明晰新时代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的建构逻辑成为当前教师教育研究领域中亟需破解的重要纲领性问题。
关键词:
高质量教师 教师教育体系 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宝印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颁布实施开启了教育评价系统性综合改革的新征程。必须充分发挥好学科评估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中的正确导向作用;必须扎实做好评估工作,助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须坚持优势、完善指标、优化举措,着力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学科评估新体系。
关键词:
新时代 教育评价改革 学科评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付子堂
五大法治体系是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的范畴架构。中国特色的法学学科体系就是要能够有效解决具有中国特质的问题。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一定的理论资源为基础和原则。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我们有我们的历史文化,有我们的体制机制,有我们的国情,我们的国家治理有其他国家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有我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柯平 袁珍珍 胡娟
[目的/意义]通过阐明为什么构建、构建什么样的以及怎么样构建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明晰未来我国图书馆学学科特色化发展的总体方向与具体举措。[研究设计/方法]采用文献与网络调研、归纳与演绎等方法,系统梳理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基本内涵、实践机遇、内在需求、理论基础与创新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与分析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路径。[结论/发现]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本质是中国自主的图书馆学知识体系,其构建应在考量学科发展实践机遇与内在需求的前提下以我国既有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政策部署、理论研究与行业实践中涌现的特色主题,实现我国图书馆学理论实践的创造性转化与传承,并合理引进国外图书馆学先进成果,以科学理念构建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创新/价值]辨明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内核并拓展其内涵与边界,激发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发展活力与生命力。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学科体系 中国特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维智
构建新时代教育学话语体系必须从重构教育学核心概念开始。在悠久的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学习、师表、民生等核心概念为主的"为学"、"为师"和"为政"话语。教育学核心概念的嬗变与重构需要遵循文化逻辑、时代逻辑、实践逻辑和学科逻辑。新时代的教育实践需要进行教育学核心概念的重构,重新定义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校、什么是教师。中国特色教育学话语体系的核心概念建构,必须立足于中华教育学术传统和新时代中国教育实践、分析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现象、研究新时代中国教育的新问题,在传承、创新中实现核心概念的重构,创制出对中国教育实践的原创性理论解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斯如,张训苏
具有中国特色的统计学学科体系的框架设计唐斯如,张训苏一、应该建立一个综合型的统计学学科体系统计学是一门交叉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具有横断性、边缘性、交叉性与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其地位与经济学、数学、管理学一样同属于一级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以各种总体现象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杰刚 李志勇 智荣卿
基于历史背景与现实进程的重新考量,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绩效预算考评体系具有其必然性。绩效预算考评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这一质的规定赋予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绩效预算考评体系全新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改革推进的总体思路及在国家治理、预算管理、考评管理三层面的具体改革任务。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文 张斌
[目的/意义]增强中国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理论研究。[研究设计/方法]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政策分析法,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机理与路径。[结论/发现]从历史视角看,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历经从学科创建到话语创建、从学科独立到话语独立、从学科自强到话语自强、从学科自信到话语自信的发展与演变。从现实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肩负着阐释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道路与发展模式、构建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档案学话语体系、提升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创新能力、推进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大众传播、强化中国档案学话语的国际传播的时代使命。为此,亟需兼顾历史与现实,坚持本土化与国际性相统一、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内向性与外向性相统一,强化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的支撑,立足中国实际打造中国档案学派,扎根中国大地建构自主知识体系,面向“两个大局”推进理论创新,以时代为观照融通中外话语表达。[创新/价值]厘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体系构建的历史经纬、主要任务、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回答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所形成的教育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的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在本体论层面,形成了教育本质、教育性质和教育目的、任务的认识。在价值论层面,形成了教育的一般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价值。在实践论层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怎么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体系的思想魂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理论研究》课题组 马成荣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是一个历史演进的过程,先后经历了萌芽、探索、改造、调整、构建和完善等阶段。它是借鉴他国职业教育体系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当代中国现实需求,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形成的,具有建设主体的协同性、体系外部的开放性、体系横向的协调性、体系纵向的层次性等内涵特征。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尹鑫 张斌
[目的/意义]随着中国崛起和中国档案学学术发展与变革,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构建基础愈加稳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中国档案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契机。[研究设计/方法]应用文献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等,探析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中体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分析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基本遵循和创新方向。[结论/发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可以在以下方面着手:聚焦新时代,深入探索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当代构建模式;着眼新未来,加强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建设;构建新规范,认真推进档案法治研究和技术标准研究。[创新/价值]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基本遵循、创新方向与可行路径。
关键词:
档案学 中国特色档案学 学术体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丽英 王晴阳
研究梳理了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剖析了孕育萌芽阶段、初步发展阶段、改革突破阶段、时代创新阶段的不同的时代特征。进入新时代,民族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要锚定其价值方位,即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价值、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目标的经济价值和形成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格局的文化价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教育学“三大体系”,要以把握学科特点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以践行经世致用为原则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学术体系,以传播中国声音为使命构建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话语体系,从而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教育学“三大体系”建设新局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伴随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中国旅游研究也应该取得更多的成就,在国际上发出更多的声音,并对旅游业实践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基于上述目的,本刊特意组织了主题为"为中国旅游研究出谋划策"的笔谈,欢迎大家就此话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宝印 任超 陈燕 林梦泉
构建促进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特色学科评估体系。学科评估已成为日趋成熟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影响的评估品牌。主动发出中国声音,树立中国标准,掌握高等教育评价领域的话语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高等教育战略地位、高等教育根本任务、办学正确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校思想政治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