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9)
2023(15440)
2022(12415)
2021(11755)
2020(9640)
2019(21947)
2018(21889)
2017(40847)
2016(21964)
2015(24994)
2014(24890)
2013(24190)
2012(21755)
2011(19483)
2010(19935)
2009(18854)
2008(18763)
2007(16840)
2006(14937)
2005(13925)
作者
(60453)
(50625)
(50391)
(47872)
(32105)
(24108)
(22848)
(19680)
(19379)
(18123)
(17278)
(16970)
(16385)
(15935)
(15601)
(15547)
(15002)
(14637)
(14482)
(14416)
(12706)
(12372)
(12367)
(11722)
(11450)
(11354)
(11312)
(11151)
(10150)
(10074)
学科
(99136)
经济(99016)
(90744)
(72833)
企业(72833)
管理(70309)
(47656)
方法(42924)
数学(34751)
数学方法(34199)
业经(32290)
农业(31605)
中国(30008)
(26892)
(20512)
(18612)
贸易(18593)
(18582)
技术(18561)
财务(18533)
财务管理(18512)
(18162)
理论(18077)
(17616)
企业财务(17464)
(16053)
(15708)
(15640)
地方(15442)
(14591)
机构
学院(316892)
大学(309842)
(140356)
经济(137918)
管理(125621)
理学(107771)
理学院(106787)
管理学(104996)
管理学院(104426)
研究(103234)
中国(84795)
(64970)
(62213)
(59599)
科学(58207)
(50353)
财经(49160)
(48546)
中心(47678)
业大(46095)
农业(45250)
研究所(45220)
(44831)
经济学(43000)
北京(41106)
(39132)
师范(38814)
经济学院(38769)
(38021)
(36373)
基金
项目(203807)
科学(163041)
研究(155462)
基金(149505)
(128069)
国家(126854)
科学基金(110944)
社会(102269)
社会科(96711)
社会科学(96687)
(79700)
基金项目(77667)
教育(71527)
自然(67975)
自然科(66540)
自然科学(66528)
自然科学基金(65408)
(65067)
编号(64056)
资助(60813)
成果(51103)
(46272)
重点(45366)
(44929)
(44806)
课题(43562)
国家社会(43134)
(41500)
创新(41187)
教育部(40340)
期刊
(163310)
经济(163310)
研究(94870)
中国(67432)
(61841)
管理(50009)
(49216)
科学(43248)
学报(41983)
农业(41982)
教育(35546)
大学(34600)
(32656)
金融(32656)
学学(32565)
技术(32216)
业经(31900)
经济研究(25691)
财经(24832)
(22734)
问题(21751)
(21594)
技术经济(18366)
世界(18293)
(16673)
统计(16038)
(15483)
农村(15094)
(15094)
现代(15002)
共检索到485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广大农民群众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就是在“五期同至”新的历史阶段,把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探索“多权合一的纯集体模式”、“三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两权合一的新经典模式”、“两权合一的现代模式”和“两权分离的混合模式”等集体经济发展的各种形式,努力实现“第二次飞跃”,以推动乡村振兴,有效应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三重挑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武惠恩  王志明  
产业化:农业第二次飞跃的战略选择武惠恩,王志明一、农业产业化是农业自强自立,实现腾飞的必由之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引导千家万户农民进入日益发育的市场,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成为自强自立的高效益产业,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又一次重大而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高强  付静  钟海国  
本文站在农业资源禀赋的视角,对国外发达国家三种典型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分析和比较我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现状与国外几种农业现代化模式异同之处后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走符合国情、符合地域优势的、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对于国外模式只能借鉴而不可照搬。同时,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归结为中国地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选择,即东部"外向主导型"农业现代化模式、中部"两化结合推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和西部"特色农业带动型"农业现代化模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聿颂  
推行适度规模经营 实现农业第二次飞跃──山东省胶州市的经验黄聿颂农业规模化经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沿海发达地区农业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必然途径。胶州市是山东省第一批对外开放城市,现总人口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2.3万人,全市耕地面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敏  
组织与制度创新:中国农业第二次飞跃的关键唐敏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原因的准确判断,无疑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我们认为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农业发展速度越来越低,一些大宗农产品处于徘徊和低水平的增长状...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钟真  
解决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问题将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但其具体的实现路径还有待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检验。我国农业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表明,基于土地流转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仅仅是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而基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适度规模经营才是农业生产效提升的充要条件。为此,新时代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重心应从推进土地流转向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转变,这对丰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理论、把握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新形势和完善农业实现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体系等具有重大意义。而系统梳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涵特征及相关政策演化可以发现,已有研究尚不能满足有效指导农业改革发展实践的需要,但为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创造了新的研究空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国良   朱楠楠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进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是当今世界科技革命的核心议题,是指引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支撑。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具有现实紧迫性、显著必要性、高度契合性,展示出清晰的驱动逻辑与运行机理:在勃发开端环节变革要素系统,提升农业驱动能力;在核心中枢环节优化技术系统,强化农业支撑载体;在终端输出环节联动产业系统,革新农业发展方式。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任重道远,需要发展“大农业”,提升“大科技”,倡导“大融合”,促进“大开放”: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树立并践行大食物观,驱动产学研的深度融通创新,转化农业成果贡献;破解城乡一体发展障碍,注入乡村治理活力;面向国际拓展竞争优势,助力农业贡献世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亮  
我国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探索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应该围绕社会化服务的基本思路采取积极措施努力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龙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但在“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下,中国只能走以小农为基础的发展道路,即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有其深刻的现实、历史、制度、文化、时代逻辑。从战略方向上看,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统筹小农有序退出、有效成长、有机衔接的多元化道路。从制度属性上看,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推进方式上看,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功能拓展、三产融合、数字赋能的时代化发展道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乃明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六个显著特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本形式的农业经营制度;农业生产上的多要素密集型集约经营;渐进式地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运行机制;多样化的农业现代化模式和实现形式;传统有机农业与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有机统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华  马永耀  
本文从农业技术、农业土地制度及农业发展思路三方面,对党的领导集体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程进行分析,概括出我们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容:就是以生物技术为主,以机械技术为辅的土地节约型的道路;就是坚持家庭承包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推进现代农业制度创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崚  
本文就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标志及特点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和平  
本文对中国的国情和资源禀赋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基础薄弱的国家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我们自己探索和试验。由于我国大量的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造成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农业劳动生产率过低等难题,要解决这些难题并非易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长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分地区、分阶段、分层次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七大发展战略和四大技术路线。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朱新方  
本文对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定性、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以及支撑内容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殊规定性决定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选择,既不能简单模仿照搬国外做法,又不能简单走回头路,必须运用创新理论进行科学决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黄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其理论创新的逻辑基点与实践基础在于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为逻辑起点、以战略思维为理论支撑、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实践取向、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基本动力、以群众路线为根本方法、以法治建设为主要依托、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了当代中国进入新时代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开辟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