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7)
- 2023(16285)
- 2022(13862)
- 2021(13126)
- 2020(10745)
- 2019(24708)
- 2018(24529)
- 2017(45686)
- 2016(24895)
- 2015(28203)
- 2014(28383)
- 2013(27936)
- 2012(25957)
- 2011(23961)
- 2010(23819)
- 2009(21954)
- 2008(21283)
- 2007(18542)
- 2006(16496)
- 2005(14881)
- 学科
- 济(118471)
- 经济(118343)
- 管理(68840)
- 业(60683)
- 企(49870)
- 企业(49870)
- 方法(47083)
- 数学(40428)
- 数学方法(40049)
- 中国(31353)
- 农(26904)
- 地方(26152)
- 学(26067)
- 业经(23928)
- 财(23506)
- 贸(19953)
- 贸易(19943)
- 制(19732)
- 易(19304)
- 理论(18518)
- 农业(17912)
- 和(17647)
- 环境(17352)
- 融(16868)
- 金融(16859)
- 银(16678)
- 银行(16631)
- 行(16060)
- 地方经济(15920)
- 体(15250)
- 机构
- 大学(366243)
- 学院(361756)
- 济(154943)
- 经济(151806)
- 管理(138645)
- 研究(131621)
- 理学(119488)
- 理学院(118064)
- 管理学(116168)
- 管理学院(115511)
- 中国(97890)
- 科学(79763)
- 京(79453)
- 财(68235)
- 所(66786)
- 研究所(61019)
- 中心(57082)
- 农(56449)
- 财经(54744)
- 江(51721)
- 业大(51479)
- 北京(50938)
- 经(49867)
- 范(49327)
- 师范(48883)
- 经济学(48222)
- 院(47884)
- 农业(44213)
- 经济学院(43124)
- 州(41656)
- 基金
- 项目(244521)
- 科学(192119)
- 研究(180252)
- 基金(177727)
- 家(155498)
- 国家(154248)
- 科学基金(131015)
- 社会(114775)
- 社会科(108692)
- 社会科学(108664)
- 基金项目(93365)
- 省(92834)
- 自然(83096)
- 教育(82158)
- 自然科(81101)
- 自然科学(81078)
- 自然科学基金(79615)
- 划(79149)
- 资助(73438)
- 编号(72437)
- 成果(60015)
- 重点(55186)
- 部(54736)
- 发(53215)
- 课题(50929)
- 创(50031)
- 国家社会(47911)
- 教育部(46942)
- 创新(46790)
- 科研(46177)
- 期刊
- 济(174866)
- 经济(174866)
- 研究(112982)
- 中国(70238)
- 学报(57732)
- 科学(53750)
- 管理(52140)
- 农(51235)
- 财(49640)
- 大学(43369)
- 教育(41817)
- 学学(40650)
- 农业(35784)
- 技术(31122)
- 融(30317)
- 金融(30317)
- 经济研究(29107)
- 财经(27743)
- 业经(25411)
- 经(23957)
- 问题(22537)
- 业(18710)
- 图书(18599)
- 贸(18398)
- 技术经济(18345)
- 世界(17700)
- 理论(16930)
- 科技(16595)
- 国际(16409)
- 资源(16084)
共检索到542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敏 蔡婧瑜 任保平
作为具有独特空间属性和区域功能的流域持续有力推动经济发展,但新时代流域经济理论研究较薄弱,难以将马克思主义流域经济思想同中国流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为导向,基于“内涵特征—现实表现—核心理论—方法体系”的学理链,构建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理论体系框架。阐释理论体系框架中的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的内涵、主要特征、现实表现、核心理论及研究方法体系,从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的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指导和独创性流域经济理论的构建3个方面讨论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的理论体系的拓展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流域经济 新时代 理论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龙龙
新时代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和动力机制转换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构建"强起来"的中国科技经济学为其提供坚实的学理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科技经济学既要借鉴、吸收西方科技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先进成果,又要把握新时代科技与经济协调融合发展的独特内涵。要重新建立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全面创新"体系,完善"以人为本"的育才、用才体系以推动"强起来"的中国科技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未来,需要深刻认识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凝练"非对称"科技经济学理论、强化"市场与政府"双强引导下的科技资源配置和建立"瞄准高端"的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建构和完善中国科技经济学学科体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盖凯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晓红 李杨扬 宋丽洁 汪阳洁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经济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相关数字经济理论研究滞后,难以准确解释新经济现象和更有效指导新发展阶段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践。本文聚焦数字技术变革对相关经济学基本理论发展的影响,力图助推中国特色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创建。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主题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文章首先提炼了数字经济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以此为逻辑起点,基于"内涵特征—现实表现—核心理论—方法体系"学理链,构建了一个数字经济理论体系框架。其次,本文相继阐释了理论体系框架中的数字经济内涵与特征、数字经济核心理论,以及技术变革下的数字经济研究方法体系。最后,本文讨论了数字经济理论体系的拓展及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理论体系 未来展望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回答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所形成的教育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的基本范畴和理论体系。在本体论层面,形成了教育本质、教育性质和教育目的、任务的认识。在价值论层面,形成了教育的一般价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殊价值。在实践论层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怎么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体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是构建中国特色教育学体系的思想魂灵。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震
十九大报告精神以及习近平同志关于职业教育的诸多论述,特别是2014年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做出的重要批示,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等进行系统阐述、理论创新、形成职业教育的中国话语提供了指导纲领,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理论履行使命、拓宽研究视域、激发研究活力提供了依据和指南,也为辨明当前职业教育理论方面存在的争议问题提供了依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本文认为建构新的比较教育学科理论分析框架是当前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这一新的学科理论分析框架可称为理性建构型,这个概念表明它可以包容并内化以往或现有的各种分析框架,是在理性指导下由各种子分析模式建构起来的理论体系。该分析框架具有多元化统一、目的论与方法论统一、参与性与实践性统一、整体性与预期性统一等主要特征,是学科发展的质的飞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杰
习近平基于21世纪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发展的新世情及中国社会历史方位和主要矛盾变化的新国情判断基础上,从体系结构、战略范畴目标、战略步骤三方位创新建构了新时代现代化理论体系。首先,建构了系统层-方位层-分位层纵向结构和各层横向协调的现代化战略体系,将现代化经济体系首次从现代化体系中独立出来单独部署。其次,创新性发展了现代化战略范畴及战略目标,凸显了现代化战略范畴之生态效应及制度支撑,现代化战略目标由"四质"拓展为"五质",范畴与目标内在统一,提高了目标要求。再次,调整了现代化战略步骤,变原有的小三步为1+2步,步骤时区及目标相应调整。习近平现代化新体系体现了高质量创新发展观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效能观。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郝寿义
区域经济学在中国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一直以来并没有能够得到主流经济学的完全认可,原因有许多。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于,一直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缺乏一个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一些区域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框架没有规范的界定,使得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显得杂乱无章。本文试图从理论研究的视角,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及几个关键问题作一些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
空间 区域经济学 理论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振华 韩汉君
流量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是指一个地区以相应的平台和条件 ,吸引区外的物资、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资源要素集聚其中 ;并在该地区重组、整合和运作 ,进而带动各产业部门的发展 ;再以由此形成并倍增的经济能量向周边乃至更远的地区辐射。通过高效、有序和规范的流动 ,各要素实现其价值 ,并且通过循环不断的流动 ,要素流量的规模不断扩大。由此 ,达到该地区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持续发展的目标。流量经济具有流动性、规模化、开放性、协作化、网络化和电子化等特征。根据流量经济的基本特征 ,我们可以从流量经济发展的范围、流量经济的能级和流量经济的主导流三个方面 ,来划分流量经济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流量经济 要素流 理论体系 国际比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本文将其概括为十大理论内容。一方面着重从正面阐述和评析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内涵和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又对偏离这一理论体系本意的有关解读和观点辩明理论是非,力求准确科学地予以把握。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绍东 邹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迎来了新的一轮发展高潮,理论体系构建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系列成果。文章梳理了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涌现出的四类理论体系框架,对这些体系框架的特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其中,逻辑主线贯穿型体系框架存在逻辑主线不统一、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部分脱节的问题,板块型体系框架存在内在契合度不足的问题,专家论著汇编型体系框架存在逻辑关联不够紧密的问题,史论结合型体系框架存在论述单薄的问题。总体来看,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引,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一步推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蒋海曦 李晓玮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急需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而新时代的中国特色补充性货币理论体系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出现,货币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对经济社会和货币理论都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必须对马克思的补充性货币思想深入挖掘,并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解决新型货币的来源问题、具体方法的运用问题、内容的创新问题。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维兴
研究建筑经济学的学科属性及与相关经济学学科的关系,构思了由建筑经济活动与市场规制、建筑业的产业结构与生产力组织、建筑产品的价值增值与过程管理、建筑产品价格的形成与价格机制、建筑业生产要素的运动规律、建筑业经济增长中的要素积累、创新与建筑业的经济增长途径、建筑业的经济波动与产业行为策略以及建筑业的经济活动分析与产业政策等内容组成的建筑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建筑业和建筑经济学学科的发展提供有用的信息。
关键词:
建筑经济学 研究对象 理论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永芳 王秦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一级指标,构建了涵盖创新投入、城乡协调、资源消耗、贸易开放、民生改善等10个二级指标,R&D经费投入强度、城镇化率、单位GDP能耗、对外直接投资、城乡居民收入比等30个三级指标的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测算分析了2015—202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态势,大致呈现东部、中部和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态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构协调性经历了从初期的极不耦合到后期中度耦合的变化,协调性则保持在中度协调的范围内,水平略有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