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73)
- 2023(7177)
- 2022(6001)
- 2021(6032)
- 2020(4785)
- 2019(11274)
- 2018(11202)
- 2017(18337)
- 2016(10948)
- 2015(12724)
- 2014(12858)
- 2013(12190)
- 2012(11504)
- 2011(10906)
- 2010(10845)
- 2009(9554)
- 2008(9439)
- 2007(8251)
- 2006(7298)
- 2005(6998)
- 学科
- 济(39726)
- 经济(39691)
- 中国(21256)
- 教育(20853)
- 管理(19756)
- 方法(17404)
- 业(16561)
- 数学(14267)
- 数学方法(14107)
- 企(13421)
- 企业(13421)
- 学(12953)
- 理论(11284)
- 贸(9721)
- 贸易(9714)
- 易(9563)
- 农(8921)
- 发(7769)
- 业经(7586)
- 财(7576)
- 教学(7154)
- 和(7078)
- 制(6605)
- 发展(6536)
- 展(6414)
- 关系(6279)
- 银(6191)
- 银行(6182)
- 研究(6115)
- 行(6096)
- 机构
- 大学(156999)
- 学院(146589)
- 济(61869)
- 研究(61662)
- 经济(60686)
- 管理(46598)
- 中国(41326)
- 理学(39579)
- 理学院(38943)
- 管理学(38246)
- 管理学院(37917)
- 京(36286)
- 科学(33454)
- 范(31605)
- 师范(31456)
- 教育(30756)
- 所(30374)
- 研究所(27802)
- 财(27196)
- 师范大学(26535)
- 中心(24881)
- 北京(24842)
- 财经(21775)
- 院(21617)
- 经济学(21309)
- 江(21133)
- 经(20278)
- 经济学院(19026)
- 农(17575)
- 研究中心(16942)
- 基金
- 项目(91827)
- 研究(76630)
- 科学(74219)
- 基金(65592)
- 家(56151)
- 国家(55555)
- 社会(48400)
- 科学基金(46065)
- 社会科(45631)
- 社会科学(45623)
- 教育(43342)
- 基金项目(32540)
- 编号(32397)
- 省(32157)
- 划(30900)
- 成果(30892)
- 资助(26990)
- 课题(25494)
- 自然(25490)
- 自然科(24897)
- 自然科学(24890)
- 自然科学基金(24493)
- 部(24382)
- 重点(22644)
- 教育部(22038)
- 年(21567)
- 中国(21526)
- 发(21100)
- 性(20636)
- 国家社会(20184)
共检索到239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齐学红 胡勇 程晓莉
值此国家"十四五"规划的起始之年,面对后疫情时代世界格局的新形势、新变化,多元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诸多文化命题凸显出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回顾与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与成果,扩大与整合教育人类学的研究队伍与研究力量,提升教育人类学在教育学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由全国教育人类学学术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承办,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编辑部、教育科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北京华夏鸿儒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以"新时代教育人类学的文化使命"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年会于2021年5月28-30日在南京市华东饭店成功举办。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文化使命 年会综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冯增俊
发展中国的教育人类学,其学科主题必然聚焦在中国教育的现代问题上。应在综合吸收国外各流派研究优势的同时,努力避免其缺陷,并依据中国特定的教育实践来确定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主题。中国教育人类学应把学科主题确定在推动中国教育转向现代化发展上。应坚持综合性的教育人种志研究方法。
关键词:
中国 教育人类学 学科 主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海路
2009年5月,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滕星教授的学术专著《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构建》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34.6万字,收录了作者有关教育人类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学术论文及相关访谈。该书按研究领域分为"理论篇"、"实践篇"和"访谈篇"三部分,共收入论文14篇、访谈6篇,文末附有教育人类学参考书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甘永涛 刘倩
在CNKI数据库中,以"教育人类学"为关键词搜索,选取1988年至2013年间引用频次最高的前80篇文章进行教育人类学领域的知识图谱研究,数据经过预处理后,借助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手段,得出教育人类学研究趋势的知识图谱的演变,展示了近24年来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热点及其发展态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宁宁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跨文化视野中的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9年11月在广州市举办。学者们分别结合教育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不同学科视角探讨教育人类学的本体论、方法论及实践应用。会议议题涉及民族团结教育、双语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现代性与教育、教师教育、跨文化心理、儿童教育、随迁子女教育等。会议的主要共识有:(1)教育人类学是以人类学和教育学为核心的多学科对话的平台,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2)教育人类学为丰富和完善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做出了独特贡献,应促进人类学和教育学更深层次的融合;(3)应大力加强新时代教育人类学学科话语和理论话语体系的建构;(4)新时代的教育人类学研究正拓展至所有人的教育以及各种现代教育问题,应用前景广泛。本次会议完成了中国教育人类学会新一届理事会的更替,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研究与人类学的交汇,为更好地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教育现象与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新的可能。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新时代 跨文化视野 学科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智超 杨颖秀
2011年6月18日至19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第七届年会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与会者围绕"学校法人地位及学校治理"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一、学校法人地位问题与会者认为,学校法人地位可以分为公立学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罗银新
由中央民族大学滕星教授主编的《教育人类学通论》一书2017年6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参与编写的作者为国内外长期从事教育人类学研究的优秀学者如袁同凯、钱民辉、陈,巴特尔、关凯、丁月牙等。全书共计60余万字。该书分五编二十一章,五编分别是"学科本体论与学科发展史""理论与方法""文化与教育""族群与教育""教育人类学的实践",具体到每章的结构上,从导论切入,然后再分节介绍,最后是专有名词、思考题和推荐阅读书目等。同时,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姗泽
人类学关于人类文化的研究结论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人类学对文化价值立场的坚守提供教育研究新的审视角度;人类学对文化的研究结论提示人的教育的独特性;人类学的文化视角帮助教育研究者看到当前中国教育核心问题的解决途径。人类学研究坚持的独特的田野考察法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教育研究要深入人的发展的立体及细微层面;教育研究要深入教育实际,尽力展示最真实而鲜活的教育现实;自下而上的理论框架构建形式有利于发展中国教育学的本土理论。人类学的他者言说系统对中国教育研究的启示为:他者的眼光有利于对教育公平的研究与实践;在教育研究中要观照体系内部生命体内在的需求;在教育研究中要站在第三方审视教育问题。
关键词:
人类学 研究范式 教育研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祁进玉
对近30年来我国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历程加以梳理,重点探讨了教育学与人类学学科跨学科、交叉研究的中国经验,并结合在我国本土化的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发展中所应关注的议题加以深层探讨。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同凯 冯朝亮
新文科建设既是一场文科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场文科学科建设的革命。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面临着新文科建设和学科发展不成熟的双重挑战。从学科定位、学科价值与品格、学科主题、学科意识与问题意识以及学科方法等维度反思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和困境缘由,进而从应对新文科建设挑战的角度提出适于中国情境的学科理论话语体系、发展问题主导的学科研究范式以及探索指向科际融合的学科发展模式等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构想。
关键词:
新文科建设 教育人类学 学科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复新 瞿葆奎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性边缘学科 ,虽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 ,但在教育科学知识的分类中 ,仍属年轻学科。代表这门学科的名称的形式之多、由来之久、演变之广 ,是教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中不多见的。学科的源起是“多元的”,我们可以把教育人类学的源起与发展宏观地划分为观念教育人类学时期和实体教育人类学时期。对于它的学科地位 ,国际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 ,可称之为“学科独立论”和“学科非独立论”。教育人类学是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科学知识相互渗透与相互分化的产物 ,作为一个新的知识门类 ,它是以哲学、教育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为基础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侯怀银 董标
2015年9月19—20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委员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在太原举行。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36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教育学的传统与变革"。围绕会议主题,与会者对教育学传统、教育学变革、教育学家个人与群体、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实践、教育学的名与实等五个论题进行了深入对话、广泛探讨。一、教育学传统的坚守与超越与会者意识到,我们不应忘却或旁置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岳天明
结合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实际,应该强调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双重学科属性,即人类学的部门学科和教育科学的基础性学科。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精神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田野精神,善待别人、尊重他者的包容精神及兴教为民、旨在智民的人本精神。如此框定教育人类学的学科精神,有利于加速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性转型和教育品质的提升。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学科性质 学科定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兰芳
英国教育人类学作为文化教育人类学的主要代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国内教育人类学兴起后对其鲜有提及。本文根据它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初的萌发阶段、70年中期至80年代初的个性化阶段、80年代至今的继承与多元文化阶段,勾勒其历史发展脉络,希冀通过"他山之石"有所裨益于国内教育人类学研究。
关键词:
教育人类学 民族志 教育 英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陈红燕
自20世纪中叶起,教育人类学在德国业已成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英美国家相比,德国教育人类学具有开放性与"大陆性"特征,并以人类自我形象为核心议题。在全球化进程背景下,教育人类学面临新的问题,通过反思德国先后经历的哲学、现象学以及整合取向的三种教育人类学的传统范式,历史文化取向的出现为教育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展望未来,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将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注重交叉学科与跨学科、交叉文化与跨文化,以及把人文艺术教育作为研究重点等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生产力经济学研究会第七届年会综述
全国比较教育第七届年会综述
正义·责任与教育——全国教育哲学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综述
统计学与改革开放四十年——第七届中国统计学年会综述
新方法 新范式 重释经典 直面现实——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综述
气候变化与能源战略管理——第七届中国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战略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能源经济与管理学术年会综述
教育理论的世纪回顾与展望——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综述
第三届中国教育科学论坛暨第七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所(院)长工作联席会议综述
第七届“图书馆学实证研究”博士生学术会议综述
“制度·生态与经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经济史学会第七届年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