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74)
2023(7069)
2022(5748)
2021(5607)
2020(4567)
2019(10147)
2018(9694)
2017(16994)
2016(8854)
2015(10087)
2014(9136)
2013(9091)
2012(8583)
2011(8049)
2010(7932)
2009(7396)
2008(7137)
2007(6106)
2006(5371)
2005(4908)
作者
(24116)
(20297)
(20063)
(19098)
(12788)
(9594)
(8949)
(7837)
(7665)
(7102)
(6926)
(6674)
(6503)
(6347)
(6324)
(6177)
(6082)
(5836)
(5801)
(5366)
(5086)
(4797)
(4693)
(4524)
(4523)
(4451)
(4372)
(4183)
(4077)
(3914)
学科
(39156)
经济(39126)
管理(26624)
(25084)
(20544)
企业(20544)
方法(15854)
中国(15515)
数学(14196)
数学方法(14123)
技术(11714)
(11011)
贸易(11002)
(10855)
(9414)
技术管理(9209)
业经(8202)
(8082)
(7980)
(7939)
银行(7921)
(7764)
(7214)
(7207)
金融(7207)
环境(6475)
关系(6260)
(6096)
农业(5959)
(5766)
机构
大学(127515)
学院(124645)
(63469)
经济(62699)
研究(51583)
管理(45845)
中国(41658)
理学(39251)
理学院(38735)
管理学(38329)
管理学院(38063)
(28326)
科学(28251)
(26560)
(25580)
研究所(23479)
中心(21698)
经济学(21641)
财经(21271)
(19813)
经济学院(19442)
(18863)
北京(18818)
(17190)
科学院(16490)
(16199)
(16118)
财经大学(16084)
师范(16023)
业大(14688)
基金
项目(84262)
科学(68342)
基金(64595)
研究(62733)
(57435)
国家(57037)
科学基金(48368)
社会(43579)
社会科(41496)
社会科学(41489)
基金项目(32980)
自然(28833)
(28362)
自然科(28251)
自然科学(28245)
自然科学基金(27800)
教育(27392)
资助(25654)
(25614)
编号(22434)
中国(20624)
(20551)
(20284)
国家社会(20211)
重点(19728)
创新(19668)
(18954)
成果(18316)
教育部(17685)
人文(16281)
期刊
(66610)
经济(66610)
研究(42290)
中国(27646)
管理(19581)
(18949)
科学(18945)
学报(17500)
(15431)
大学(13660)
(13238)
金融(13238)
经济研究(12757)
学学(12709)
教育(12291)
财经(11251)
农业(10900)
(10510)
(9962)
国际(9741)
技术(9715)
世界(9465)
问题(8695)
业经(8347)
(7683)
技术经济(7085)
科技(6932)
资源(6520)
(5780)
论坛(5780)
共检索到1946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沈镭  
中国政府在2015年"巴黎气候峰会"上正式承诺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仅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决策问题,也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对此,国内外学术界已经提出了多种不同观点。2016年和2017年,当今世界两个重要的碳排放大国——美国和中国先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前者是美国特朗普总统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者是中国成功召开了党的十九大并宣布中国迈入新时代。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寻  张雯  朱留财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全球性环境挑战之一,气候变化谈判关乎各国在气候秩序中的权力与义务,涉及到各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利益,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新舞台。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厘路线图精神,发达国家应承担起历史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可持续的、可预测的资金支持,帮助其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缺乏履行公约义务的政治诚意,长期以来在资金问题上同发展中国家展开了艰苦的斗争。哥本哈根会议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资金呈现出资金来源多样化,资金规模逐渐缩水,资金治理机制对发达国家出资约束力近一步降低的趋势。各利益集团围绕资金机制谈判展开激烈博弈,欧盟与美国正在逐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虎  邱建军  王立刚  高春雨  高懋芳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中国农业生产带来较突出的影响。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人们对减缓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非常重视,而长期以来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却有所忽视。其实,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适应气候变化才是当务之急。文章在对适应气候变化含义理解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工作进展,论述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迫切性,总结了当前主要的适应技术,提出了中国农业适应技术的差距,并重点详细探讨了中国农业适应气候变化面临的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方曙兵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耗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有着较强的合作动力,双方在节能减排、能源安全、应对金融危机和推动联合国多边气候谈判问题上都有着一致的利益。同时,中美气候合作也存在一些分歧和障碍,弥合分歧、拓展合作应该成为两国共同的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海滨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国际关系的核心议题,举世关注。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煤炭消费国、能源消费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能否在气候变化领域进行有效合作不仅对中美两国关系和双边利益会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将深刻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全球利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莱尔·布雷纳德  赵天奕  贾然  
稳健的风险管理、情景分析和前瞻性规划有助于金融机构应对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并更好地支持经济转型当前,气候变化已经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经济成本,预计未来将对美国和全球经济金融产生深远影响。而这些影响的程度又取决于气候相关事件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以及世界各国向绿色经济过渡的速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王志博  郭仓  张满满  
世界经济的爆炸性增长,带来全球气候的恶化,在全面阐述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性、发展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并根据中国自身实际,从发展模式、能源结构、森林资源及沿海气候环境等方面着重讨论了中国面对气候变化中的挑战。中国面临的现实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差,能力弱,压力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庄贵阳  
由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一个涵盖国际政治、经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王志博  郭仓  张满满  
世界经济的爆炸性增长,带来全球气候的恶化,在全面阐述全球气候变化的经济性、发展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并根据中国自身实际,从发展模式、能源结构、森林资源及沿海气候环境等方面着重讨论了中国面对气候变化中的挑战。中国面临的现实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差,能力弱,压力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卫平  宋晓恒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74摄氏度,导致海平面在20世纪末加速上升。科学家提出证明,来自交通、工业和农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及其他温室气体在大气中会阻碍热量释放,使全球温度上升,造成气候变化,带来干旱、洪水、海平面上升等潜在破坏。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全球合作框架来解决这个问题就变得极为重要而且迫切。合作框架的设计不仅要尽量做到公平和公正,而且要考虑合作框架的便利性,降低实施的难度,力争做到可持续、可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于潇  孙悦  
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定》标志着全球气候治理的进入新阶段,并确立了全球气候治理新秩序。协定聚焦了基本原则、三项长期目标、"自主贡献+盘点"以及法律约束力等主要问题,充分体现全球治理模式中合作共赢、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三大特征。东北亚是东亚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同时也面临严峻大气问题,在《巴黎协定》框架下东北亚各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各有侧重,并将按照协定的要求,通过确立基本原则及共同目标、构建区域合作治理的多元主体、完善合作治理机制、开拓合作渠道,促进区域大气治理效果的实质性提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秉林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举措和改革建设项目,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展。中国高等教育正从大众化阶段快速迈向普及化阶段,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推进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力源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普遍有闲的社会,休闲文化成为探索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领域,也成为探寻化解发展中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的重要路径。新时代,我国休闲内容的结构转变,休闲方式的技术加持,休闲需求的个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曾经物质化、沉溺化、刻板化的休闲文化问题。但其却以更加隐秘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休闲体验的不断升级,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我国休闲文化生态发展、健康发展、创新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注重物质和精神资源的综合开发,实现工具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达成个性发展表象与内涵的一致是新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庄西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超大规模的实体经济、急需转变的发展方式、目标可期的时间节点是新时代的新特征。新时代给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带来新挑战,低技能人才多,高技能人才少;大龄技术工人多,青年技术工人少;技术工人单一技能多,复合技能少;新兴产业技术工人严重稀缺等问题亟待解决。新时代、新挑战呼唤着职业教育新发展,这需要政府切实发挥作用,需要职业学校大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需要社会重视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和地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耀宗  张勃  刘艳艳  张多勇  王东  
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国际社会针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共同发展问题已经开展了积极的磋商与合作,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偏差和国家利益的博弈,目前气候谈判还没有达成各方满意一致的协议,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任重而道远。本文就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困难做了分析,对未来中国气候外交坚持的原则、任务、策略做了进一步有益的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