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22)
2023(10427)
2022(8654)
2021(8253)
2020(6423)
2019(14932)
2018(14951)
2017(25864)
2016(14711)
2015(17043)
2014(16899)
2013(16301)
2012(15833)
2011(15273)
2010(15338)
2009(13629)
2008(13352)
2007(11912)
2006(11203)
2005(10719)
作者
(40312)
(33479)
(33282)
(31965)
(21634)
(16062)
(15450)
(13279)
(12973)
(12129)
(11598)
(11318)
(10839)
(10785)
(10538)
(10453)
(9990)
(9970)
(9881)
(9681)
(9071)
(8247)
(7936)
(7801)
(7732)
(7612)
(7390)
(7388)
(6847)
(6786)
学科
(62848)
经济(62797)
管理(29455)
中国(29009)
(26372)
教育(20177)
方法(19130)
地方(18359)
(17706)
企业(17706)
(17284)
数学(16720)
数学方法(16599)
(16096)
(13656)
贸易(13641)
(13507)
(13251)
业经(13218)
农业(11637)
(11158)
银行(11146)
(11074)
(11057)
金融(11057)
理论(10780)
(10482)
发展(10429)
图书(10424)
地方经济(10373)
机构
大学(211301)
学院(203041)
(86330)
经济(84537)
研究(83856)
管理(66312)
中国(59717)
理学(54520)
理学院(53672)
管理学(52825)
管理学院(52377)
(48578)
科学(47271)
(42474)
(39962)
师范(39727)
研究所(38448)
(37898)
中心(35442)
北京(33011)
教育(32595)
师范大学(32441)
(32343)
(29992)
(29605)
财经(29340)
经济学(28288)
(26900)
(26827)
经济学院(25268)
基金
项目(124473)
研究(102178)
科学(98587)
基金(86649)
(74180)
国家(73403)
社会(64202)
科学基金(60834)
社会科(60658)
社会科学(60650)
教育(51986)
(46922)
编号(44503)
基金项目(43674)
(41943)
成果(41156)
资助(35134)
(33743)
课题(33218)
自然(33119)
自然科(32317)
自然科学(32309)
自然科学基金(31748)
(29799)
重点(29482)
发展(28316)
(28107)
(27788)
项目编号(26954)
国家社会(26744)
期刊
(102839)
经济(102839)
研究(76857)
中国(55369)
教育(53262)
图书(30199)
学报(29901)
(28646)
科学(26521)
(25962)
管理(24904)
书馆(24278)
图书馆(24278)
大学(23591)
(20445)
金融(20445)
农业(20440)
技术(19381)
学学(18603)
经济研究(17777)
业经(15716)
财经(15269)
(14972)
论坛(14972)
(13498)
问题(13404)
职业(12954)
(12919)
世界(12467)
国际(11895)
共检索到3503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程焕文  潘燕桃  张靖  肖鹏  陈润好  
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尤其是图书馆事业持续高速发展,然而,图书馆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滞后于国家文化事业发展,课程体系未能适应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需求,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专业认同感不足。针对上述问题,中山大学图书馆学教学团队秉持"文化遗产是根源、文化设施是根基、文化人才是根本"的"三根"人才培养理念,采用"多层次的课程体系结构、多类型的课程资源建设、多维度的教学支撑机制"的"三多"人才培养模式,实行"早科研、早实践、早服务"的"三早"人才培养方式,创建面向国家文化需求,融合"教学、实践、科研、服务"的"四位一体"图书馆学教育模式,为中国图书馆学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向。表2。参考文献27。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斐章  
文章论述了文华图专的创建和发展历程 ,其办学特色 ,以及其后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冉从敬  何梦婷  
2019年4月19-21日,新时代图书馆学教育研讨会暨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论坛在武汉大学召开,会议以"新时代图书馆学变革与发展:开放、融合、智慧"为主题,以教育研讨会和博士生论坛2个核心板块,共同探讨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服务、数据管理、信息行为、信息政策与法律、图书馆事业、阅读推广、文献计量、信息组织等共11个分主题的研究。本文以会议的各专家致辞、主旨报告以及收录的研究论文为综述对象,结合国内外研究前沿,按照主题从图书馆学学科发展、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图书馆学教育发展三个模块进行评述,以揭示当前图书馆学变革与发展研究领域的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力图为未来图书馆学变革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前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图书馆事业的广泛影响,俄罗斯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遇到了重大的压力和挑战,面临变革的艰巨任务。第三版俄罗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国家标准的出台并实施,明确了俄罗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的变革方向,即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多元化、课程结构人文化和技术化并重以及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化,展示了俄罗斯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的良好前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马恒通  
文章强调多元化格局的图书馆学仍处于前科学阶段,一元化则是图书馆学理论规范化的必然趋势,指出从多元化到一元化,从前科学向常规科学转化,是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实现这一转化的有效措施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传夫  
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云计算、5G通讯、生物医学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信息产业的迅猛扩展、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极大提高,使图书馆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与挑战。近百年来,图书馆学已经走过了一条不断变革发展的道路。新的信息时代下,认识学科的新变化、承认新变化、适应新变化上升为图书馆学的核心议题,转型与创新成为图书馆学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内外信息环境剧烈变化、用户信息行为转变、图书情报面临重大变革、社会职业需求渐深渐广,图书馆学迫切需要重新思考自己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石庆功  
图书馆学教育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包括文化凝聚力、文化吸引力、文化创新力、文化整合力和文化辐射力。本文认为,图书馆学教育与这五个要素关联密切。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来看,图书馆学教育在这五个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但也存在诸如学科价值认同出现偏差、专业吸引力不强、学科创新力和整合力较为薄弱、学科影响力有限等问题。文化软实力视角下中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发展,要通过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内涵的理想、使命、职业精神教育,增强图书馆学教育的文化凝聚力;通过扩大图书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模、提升图书馆学教育的质量、推动图书馆学知识创新成果的社会应用、加强对图书馆学科和学科教育的宣传,提高图书馆学教育的文化吸引力;通过知识原始创新、研究方法创新、话语体系创新等途径,提升图书馆学教育的文化创新力;通过促进图书馆学与信息管理学科群之内及之外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图书馆学教育的学科整合力;通过利用各种对外交流的机会和平台,讲好图书馆学教育的“中国故事”,扩大图书馆学教育的文化辐射力。图1。参考文献3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肖希明  吕霞  钱晶  
从专业教育体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学术交流、国际化趋势、生源、就业等方面系统地概述了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同时分析了图书馆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慰慈  
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自2006年创办以来,已经从为全国图书馆学领域博士生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发展成为一个开放的、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平台。由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办的"2018年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于2018年11月17-18日在北京大学举办。会议期间除进行学术交流、专家点评外,还邀请海内外图书馆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和业界专家做专题报告。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吴慰慈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先生作为国内图书馆学界的泰斗,重申并强调了创办全国图书馆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的目的:一是为了促进我国图书馆学学科的发展,二是为博士生学术成果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同时,先生还对新时代转型发展的图书馆学研究与学科发展有着敏锐的洞察与思考,着重指出两点:要推动图书馆学学科的快速健康发展,首先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其次当代世界范围内学术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交叉综合化趋势,要有跨学科研究的意识和自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致忠  
论中国图书馆学的形成与发展ABSTRACTHavingincludedanacountofallthebasieproblemsintheearlydays.(1920-1937)ofthedisciplinedevelopmentoflibraryscienceinChina,suchas,objectsofstudy,systemofthesubject,waysofstudyandthestudyoftherelatedsubjects,theauthoralso...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慰慈  张广钦  
本文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勾画出了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进展轮廓与分期,并各有侧重地论述了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重点、主要特征、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学科的贡献,并对每一阶段的发展情况给予了适当的评价。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董焱  刘兹恒  
虚拟图书馆的出现为传统图书馆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机遇,二者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关系,而不是取而代之。传统图书馆要实行几个转变;由文献资源建设向信息资源建设转变;用户服务由文献传递服务向信息导航服务转变;组织管理向适应虚拟图书馆发展的方向转变;图书馆队伍建设要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参考文献4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2006年10月10日,武汉图书馆、情报、档案与出版工作担负着人类知识和信息的保存、传播与利用的重要使命,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资源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共同构成支撑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资源体系。信息资源管理对提高国家竞争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杨文祥  
图书馆是人的精神升华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产物,是一种具有特定社会功能和历史使命,推动人的精神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促进人类文明依其内在规律健康发展的社会公器。21世纪的人类社会处于一个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不断深化,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由工业文明不断走向信息文明,由传统的物质型文明走向一个全新的精神型文明的历史转型阶段。面对当今世界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社会问题背后所潜藏的重大社会危机,以图书馆现象与图书馆生存的现实基础——社会信息资源为基本研究对象的图书馆学,有必要对图书馆、人的精神、人类文明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当代图书馆学在21世纪这一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的学术职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