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1)
- 2023(10614)
- 2022(8805)
- 2021(8459)
- 2020(6748)
- 2019(15407)
- 2018(14959)
- 2017(28319)
- 2016(15058)
- 2015(16918)
- 2014(16490)
- 2013(16525)
- 2012(15570)
- 2011(14364)
- 2010(14518)
- 2009(13429)
- 2008(13207)
- 2007(12003)
- 2006(10984)
- 2005(9861)
- 学科
- 济(70548)
- 经济(70389)
- 农(50130)
- 业(46130)
- 管理(35383)
- 农业(33247)
- 方法(25503)
- 企(24750)
- 企业(24750)
- 中国(23507)
- 数学(21759)
- 数学方法(21577)
- 业经(21204)
- 财(17227)
- 制(15131)
- 贸(14947)
- 贸易(14939)
- 易(14730)
- 策(13650)
- 地方(13432)
- 发(12921)
- 收入(12841)
- 农业经济(12500)
- 及其(11614)
- 银(11242)
- 银行(11241)
- 行(10958)
- 发展(10834)
- 展(10817)
- 政策(10680)
- 机构
- 学院(217772)
- 大学(213766)
- 济(106283)
- 经济(104539)
- 管理(83657)
- 研究(80375)
- 理学(71848)
- 理学院(71137)
- 管理学(70284)
- 管理学院(69872)
- 中国(65057)
- 农(50461)
- 财(46614)
- 京(44506)
- 科学(42934)
- 所(39224)
- 农业(37833)
- 中心(36945)
- 财经(35991)
- 研究所(35170)
- 经济学(33209)
- 经(33093)
- 业大(33041)
- 江(32082)
- 经济学院(29928)
- 范(28765)
- 师范(28642)
- 北京(28479)
- 院(27524)
- 财经大学(26211)
- 基金
- 项目(139937)
- 科学(112741)
- 研究(110259)
- 基金(104617)
- 家(89433)
- 国家(88558)
- 科学基金(76157)
- 社会(75968)
- 社会科(70807)
- 社会科学(70791)
- 基金项目(53773)
- 省(51651)
- 教育(48444)
- 编号(45219)
- 自然(43753)
- 划(43070)
- 自然科(42749)
- 自然科学(42740)
- 资助(42246)
- 自然科学基金(42059)
- 成果(37563)
- 部(33806)
- 国家社会(32404)
- 发(32282)
- 重点(30847)
- 课题(30490)
- 农(30399)
- 教育部(29308)
- 性(29227)
- 中国(29169)
- 期刊
- 济(126003)
- 经济(126003)
- 研究(71073)
- 农(56818)
- 中国(48034)
- 农业(38811)
- 财(32371)
- 科学(30329)
- 学报(28721)
- 管理(27301)
- 融(26778)
- 金融(26778)
- 业经(24865)
- 大学(24180)
- 学学(22916)
- 教育(21672)
- 经济研究(19159)
- 财经(18269)
- 业(17825)
- 问题(17756)
- 技术(16544)
- 世界(15877)
- 经(15858)
- 农业经济(15113)
- 农村(14886)
- 村(14886)
- 贸(13792)
- 经济问题(12369)
- 国际(11860)
- 版(11673)
共检索到3422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穗 赵小漫 高琴
2013年以来中国农村社会政策在精准扶贫的推动下不断优化,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年和2018年的农村住户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社会政策变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时代中国农村社会政策的大幅扩展使得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相比2013年之前有了明显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西部农村居民和脱贫县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发展相对更快,但人群之间和地区之间社会福利水平的差距依然存在。农村社会政策在缩小收入差距和缓解相对贫困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步增强,但是农村居民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仍然有所扩大,社会福利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仍不足以完全抵消市场因素扩大收入差距的作用。在新发展阶段,要构建并完善科学有效的农村社会政策体系,补齐农村社会福利短板,提高农村居民福祉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充分发挥社会政策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社会政策 社会福利 收入差距 相对贫困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温娇秀 王延军
按照收入来源对农村地区收入差异进行分解后发现,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来自农村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而农村工资性收入差异又主要与农村教育差距相关。通过构造内生收入函数模型,笔者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结果发现,农村教育差距是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农村教育差距每上升1%,农村地区收入差距将扩大4.5196%,并且农村教育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越来越大。
关键词:
农村收入差距 教育差距 收入分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姮 汪三贵
本文对1994—2004年中国分区域农村各文化层次劳动力占全体劳动力比重对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总体上看,具有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均对人均纯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影响较大,从小学到大学依次递增。东西部农村不同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对人均纯收入的影响系数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及其对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整体上低于东部地区。
关键词:
区域差距 教育 结构变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连水 周云波 武鹏
1997~2005年我国农村地区收入差距以2000年为转折点,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过程。要素分解分析表明,1997~2000年地区收入差距的下降完全归因于分配效应;2001~2005年地区收入差距的上升主要归因于结构效应。样本分解分析表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差距和东部地区内部的差距是形成农村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费景汉-兰尼斯分解分析表明,工资性收入、地理位置、教育、物质资本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共解释了地区收入差距的80%以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封进 余央央
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收入分配对健康和健康不平等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1997年和2000年农村的面板数据回答两个问题: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影响健康的方式;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否会导致健康不平等的加剧,尤其是低收入人群的健康是否受到更为不利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其次,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呈现“倒U”型,在收入差距较高时,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主要为负向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收入差距影响到公共卫生设施的供给。再次,收入差距的扩大会加强收入效应,其含义是如果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更容易受到负向冲击,那么收入差距对低收入人群的健康更为不利。
关键词:
收入差距假说 健康 公共医疗提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杰 周宁
基于中国居民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1989—2011年数据,从时间序列和世代视角对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代际传递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视角看,子代教育与职业是父代收入影响子代收入差距的两条重要路径。在子代收入决定因素中,职业因素更为重要,平均而言,该因素解释了总影响的24%。但是2004年以来这种影响有所下降,直接带来子代收入差距的好转。从世代视角看,与60后和70后相比,父代收入对80后子代的影响程度有所下降,最终使得在父代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的情况下,80后子代的收入差距有所好转。总的来说,
关键词:
收入差距 代际传递 教育 职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熊广勤 张卫东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对收入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借鉴Beach提出的分位数法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利用中国农村1993-2007年的数据,从受教育水平和教育不平等程度两个方面考察了教育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中国农村,教育的不平等会加剧收入的不平等,或者说教育的均化会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平均受教育年限与收入不平等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当前我国农村整体教育水平仍然落后,教育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模式仍处于倒U型的左边。上述结论对农村的收入分配政策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 教育水平 教育不平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牛凯龙 李泽广
金融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对这一共识在中国转轨阶段农村经济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实证发现,在旧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下,金融越发展,农村金融资源和经济增长要素流失得就越厉害,城乡差距就越大,农民增收就越困难。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路径依赖,必须重新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才能破解"三农"问题,避免经济发展陷入"拉美陷阱",使农民等广大社会弱势群体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关键词:
农村金融供给 农民收入 城乡差距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杜鑫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劳动力转移主要呈现出了两种不同类型——本地非农就业和外出就业,外出就业劳动力的平均收入水平高于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但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的内部收入差距却高于外出就业劳动力。两种类型转移劳动力内部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省份、性别、人力资本、就业单位或工作类型等;在外出就业劳动力与本地非农就业劳动力之间的收入差距中,禀赋回报率的差异部分解释了57.9%,而禀赋差异部分解释了42.1%。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宏彦 何清 余谦
基于中国1983~2009年相关数据,本文利用VAR模型分析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格兰杰原因。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扩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其原因在于农村资金外流和非正规金融发展力度不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从遏制农村资金外流和发展非正规金融这两方面着手,加大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实,古斯塔夫森
本文利用1988年和1995年的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对少数民族居民和汉族居民的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进行了比较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少数民族居民的人均收入在1988~1995年间有所增长,其增长速度却明显低于汉族居民,出现了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从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收入差距的分解分析中,我们发现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组人群地区分布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对这一发现加以充分论证,我们进行了两方面的分析,一是把分析范围缩小到贵州和云南两省的子样本上,二是利用全国汇总的数据分别对自治州、自治县和自治乡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与人均收入的关系进行了估计。这两方面的分析结果都支持了我们的论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吉祥 沈坤荣
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地区差距的影响因素,量化了它们对工资性收入地区差距的贡献,初步确定了其作用路径。本文的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应由各地区农村居民的非农就业机会差距以及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劳动报酬差距共同解释,但后者的解释能力更强。本文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方法还发现,非国有化是导致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而教育相对不重要。全球化和城市化,特别是城市化,主要是通过非农劳动报酬来影响工资性收入的地区差距。教育主要导致了非农劳动报酬的地区差距,人均耕地面积则主要导致了非农就业机会的地区差距。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亮
家庭内部存在可供家庭成员共享的公共物品,随着家庭人数的增加,规模更大的家庭可以从中获得规模效应。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团队2007—2013年的农村调查数据,通过模拟恩格尔曲线,测量得到了不同规模和结构家庭的等量因子。研究结论表明,2007—2013年,家庭结构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体现为,家庭每增加1个学龄前儿童,支出增加约26.3%;每增加1个学龄儿童,支出增加约31.9%;每增加1个老人,支出增加约33.8%。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食物支出占比在变小,而居住、教育、娱乐、文化、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兰萍
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整体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的趋势。本文对农民收入差距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收入差距 基尼系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宇峰
文章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分配的测度指标,并以此研究中国农村各个省市间收入分配的差距。文章还通过提出基尼系数改变率,对全国农村各省市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变化倾向作了比较。另外,文章还对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其分析结论对解决“三农问题”,帮助中央政府制定有关对策是十分必要的和有价值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