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5)
- 2023(12151)
- 2022(10038)
- 2021(9550)
- 2020(7449)
- 2019(17133)
- 2018(16863)
- 2017(30958)
- 2016(16740)
- 2015(18612)
- 2014(18328)
- 2013(18205)
- 2012(17331)
- 2011(16205)
- 2010(16423)
- 2009(15006)
- 2008(14794)
- 2007(13194)
- 2006(12285)
- 2005(11477)
- 学科
- 济(81640)
- 经济(81555)
- 农(50316)
- 业(46848)
- 管理(34965)
- 农业(33515)
- 中国(29182)
- 方法(23498)
- 企(23362)
- 企业(23362)
- 地方(22629)
- 业经(22324)
- 数学(21088)
- 数学方法(20988)
- 制(18537)
- 发(16525)
- 贸(16090)
- 贸易(16074)
- 易(15665)
- 银(14751)
- 银行(14742)
- 行(14523)
- 财(14452)
- 融(14260)
- 金融(14260)
- 体(13505)
- 发展(13324)
- 展(13294)
- 农业经济(12767)
- 学(12151)
- 机构
- 学院(237501)
- 大学(233795)
- 济(112685)
- 经济(110754)
- 研究(94861)
- 管理(85563)
- 中国(75546)
- 理学(72082)
- 理学院(71230)
- 管理学(70406)
- 管理学院(69941)
- 农(55932)
- 科学(52269)
- 京(51202)
- 财(49489)
- 所(47902)
- 研究所(42884)
- 中心(42327)
- 农业(42077)
- 财经(37336)
- 江(36698)
- 业大(36657)
- 经济学(34949)
- 经(34216)
- 范(34022)
- 师范(33780)
- 北京(33445)
- 院(33001)
- 经济学院(31374)
- 科学院(29505)
- 基金
- 项目(150356)
- 科学(119363)
- 研究(118128)
- 基金(108857)
- 家(94212)
- 国家(93289)
- 科学基金(78706)
- 社会(78490)
- 社会科(74058)
- 社会科学(74044)
- 省(57580)
- 基金项目(56482)
- 教育(52040)
- 编号(48406)
- 划(47929)
- 自然(44541)
- 自然科(43445)
- 自然科学(43435)
- 资助(43069)
- 自然科学基金(42682)
- 成果(40296)
- 发(39891)
- 部(35255)
- 课题(34281)
- 重点(34175)
- 国家社会(33827)
- 发展(33575)
- 展(33029)
- 农(32092)
- 创(31257)
- 期刊
- 济(140501)
- 经济(140501)
- 研究(81972)
- 农(61793)
- 中国(60807)
- 农业(42051)
- 科学(34534)
- 学报(34002)
- 财(33921)
- 融(30949)
- 金融(30949)
- 教育(30188)
- 管理(29830)
- 大学(27832)
- 业经(27632)
- 学学(26033)
- 经济研究(21493)
- 业(20151)
- 技术(19715)
- 问题(19491)
- 财经(18803)
- 世界(17116)
- 经(16427)
- 农村(15518)
- 村(15518)
- 农业经济(15509)
- 贸(14675)
- 经济问题(13566)
- 国际(13354)
- 版(12613)
共检索到392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宋洪远 江帆 张益
本文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给、消除绝对贫困和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和农村全面绿色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切实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强化农业和农村法治保障等方面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科学理论指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农民市场主体地位、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做好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树超 郭扬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事业都不断地在改革中发展、在曲折中奋进。应当看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有某一类教育独领风骚,率先改革,引领发展。而最近10年教育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就是"高等职业教育"。这是共和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辉煌成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引言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撰写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合作社,特别是消费、贩卖、信用三种合作社,确实是农民所需要的。他们买进货物要受商人的剥削,卖出农产要受商人的勒抑,钱米借贷要受重利盘剥者的剥削,他们很迫切地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时距1927年已过80年,中国农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周
改革以来,中国粮食增产速度显著加快。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总量平衡、丰年有余阶段后,中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速减缓,但产量稳定性明显提高,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仍有增加。家庭承包制的实施是改革初期中国农业超常规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农业进入常规增长阶段后,增长主要依靠良种、农机、灌溉、测土配方施月肥、地膜覆盖和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等因素推动。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高。随着农民就业范围的扩大,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增大,并带来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农民福利的逐渐改善。最近10来年,国家"三农"政策显著改进,农村发展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中国农村发展也面临农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成慧 郭冬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流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资交易市场、农村日用消费品市场等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农村商品流通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经营方式和超市、便利店等经营业态发展态势良好。农村已经形成了由各种经济组织所构成的多种类型、多级层次、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商品流通网络。
关键词:
农村流通 发展成就 流通体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国宝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显著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效遏制和缩小农村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增强了贫困人口的信心和发展能力,还产生了培养干部、丰富和发展社会治理经验等方面的溢出效应。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既内含着特定的时空因素和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与治理体系的影响,也形成了一些可与其他国家分享的大规模减贫的经验。中国农村扶贫的基本经验是:通过发展减贫,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实行精准扶贫,坚持扶贫创新,坚持党和政府领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基本扶贫制度,坚持持续扶贫。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加速了全球减贫的进程,创造了大规模减贫和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用事实证明了发展中国家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农民贫困 扶贫开发 减贫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江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回顾与展望刘江一、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成就及当前存在的主要矛盾(一)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成就第一,突破了吃“大锅饭”的人民公社体制,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的责任制,确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种经营体制,既有利于调动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学艺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学家们以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贡献智慧。经董辅礽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严格评定,将"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2008年11月29日授予了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同时,大会组织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为题,邀请了9位著名经济学家联袂进行演讲。这是一次思想智慧的盛宴。经会议主办方授权,将9位学者的发言稿刊发于此,以飨读者,以示我刊对首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的高度关注,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发的祝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星明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徐星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1992年以来,农村改革又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如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发展等。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出现了大面积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田旭中
波澜壮阔的中国农村改革走过20年艰难曲折的摸索道路,到今天可以说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是举世公认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村改革较之后来的城市改革,来得更彻底,取得的成效也更明显。城市改革虽然在后,但它涉及到的方面更多,面临的问题更复杂,遇到的阻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海明
世界金融理论界关于农村金融存在多种流派,我国学术界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也多有争议。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走的是准入管制之路。历经曲折,2006年监管层准许微型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这是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选择。今后,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一方面要改造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和政策性金融这"三驾马车",另一方面应大力发展微型金融。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金融改革 微型金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周
本文概括了改革前后中国农村发展的绩效;探讨了中国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对农业集体经营体制的改革,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城乡统筹,促成了农村改革的成功,也为中国农村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最后,总结了中国农村发展经验的启示,并指出了当前农村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江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回顾和展望农业部部长刘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农业和农村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较,虽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其自身的一些明显特点。一是我国农村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影响。士1前,我国人门有力%居住在农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德
农村金融改革的探索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决定把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作为加快发展农业的一项重大决策。1979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恢复建立后,农村信用社交由中国农业银行管理。1980年8月,中共中央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作了明确指示,要求把信用社办成真正集体的金融组织。全国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初步改革,扩大业务经营自主权,放宽信贷政策和信贷范围,增设机构网点,办好信用站,试办营业所和信用社联营,试办信用社联社等。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通知》,提出把农村信用社办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群众性合作金融组织,恢复农村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此后,在中国农业银行的领导下,农村信用社在民主管理、业务管理、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特别是县级联社的设立,对农村信用社各项业务的发展和内部管理的改进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后,扶贫贷款作为政策性贷款由其承担。1995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围绕贷款投放、库存监管和收回贷款三个环节,初步建立了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文宝
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已经为时不远了,这将对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之外,脱离了国际经济的大循环体系。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意味着我们将重新纳入国际经济运行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