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71)
- 2023(14321)
- 2022(12324)
- 2021(11894)
- 2020(9826)
- 2019(22758)
- 2018(22510)
- 2017(42283)
- 2016(22735)
- 2015(25712)
- 2014(24973)
- 2013(24609)
- 2012(22676)
- 2011(20706)
- 2010(20519)
- 2009(18531)
- 2008(17802)
- 2007(15434)
- 2006(13360)
- 2005(11744)
- 学科
- 济(89613)
- 经济(89521)
- 管理(66052)
- 业(63528)
- 企(52954)
- 企业(52954)
- 方法(40257)
- 数学(34709)
- 数学方法(34367)
- 中国(27967)
- 农(24577)
- 财(21087)
- 业经(20547)
- 技术(19704)
- 学(18327)
- 贸(18124)
- 贸易(18107)
- 易(17661)
- 地方(17387)
- 制(16842)
- 农业(16314)
- 理论(14919)
- 和(14544)
- 银(14485)
- 银行(14449)
- 行(13896)
- 环境(13852)
- 融(13556)
- 金融(13554)
- 技术管理(13334)
- 机构
- 大学(315679)
- 学院(311321)
- 济(130555)
- 经济(127984)
- 管理(126827)
- 理学(110085)
- 理学院(108887)
- 研究(108103)
- 管理学(107259)
- 管理学院(106684)
- 中国(82040)
- 京(67990)
- 科学(64492)
- 财(57113)
- 所(52701)
- 中心(48557)
- 研究所(48261)
- 农(46354)
- 财经(45726)
- 业大(44239)
- 北京(43795)
- 江(43779)
- 范(41964)
- 经(41895)
- 师范(41657)
- 经济学(39400)
- 院(39381)
- 农业(35971)
- 州(35607)
- 经济学院(35479)
- 基金
- 项目(216680)
- 科学(171878)
- 研究(162808)
- 基金(158448)
- 家(137344)
- 国家(136188)
- 科学基金(117386)
- 社会(103921)
- 社会科(98431)
- 社会科学(98408)
- 基金项目(84072)
- 省(82301)
- 教育(74359)
- 自然(74242)
- 自然科(72572)
- 自然科学(72556)
- 自然科学基金(71292)
- 划(69766)
- 编号(65638)
- 资助(64138)
- 成果(54040)
- 部(48968)
- 创(48903)
- 重点(48113)
- 发(46344)
- 课题(45290)
- 创新(44962)
- 国家社会(43191)
- 教育部(42502)
- 大学(41334)
- 期刊
- 济(139792)
- 经济(139792)
- 研究(96268)
- 中国(63287)
- 管理(47690)
- 学报(46072)
- 科学(44680)
- 农(42098)
- 财(41241)
- 教育(39304)
- 大学(35575)
- 学学(32962)
- 农业(29565)
- 技术(27186)
- 融(26983)
- 金融(26983)
- 经济研究(23094)
- 财经(21998)
- 业经(21714)
- 经(18872)
- 图书(18155)
- 问题(17926)
- 科技(16846)
- 业(16333)
- 技术经济(15800)
- 理论(15114)
- 贸(14917)
- 世界(14313)
- 现代(13885)
- 实践(13600)
共检索到460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立群 杨芸伊
调查研究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优良传统和独特密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调查研究已成为势所必至、时所必需,既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现实需要,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有力举措。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推进调查研究的守正创新,其精髓要义主要体现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一脉相承,着力推动优良传统与时代要求的深度融通,努力实现群众路线与调查研究的互动升华。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推进调查研究的守正创新,持续聚焦实践、优化制度、提升效能,推进调查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数字化建设,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立群 杨芸伊
调查研究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优良传统和独特密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调查研究已成为势所必至、时所必需,既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必然要求,也是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现实需要,更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有力举措。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推进调查研究的守正创新,其精髓要义主要体现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一脉相承,着力推动优良传统与时代要求的深度融通,努力实现群众路线与调查研究的互动升华。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推进调查研究的守正创新,持续聚焦实践、优化制度、提升效能,推进调查研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数字化建设,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欢 周德刚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者,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切实为人民谋幸福。当今新时代,我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我党要居安思危,担当起新时代的历史任务。
关键词:
民族复兴 新时代 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思洛
1百年大庆,赴京观礼2021年6月27日至7月1日,我受邀赴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见证了这一伟大历史时刻。6月28日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在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观看。演出以大型情景史诗的形式呈现,共分为4个篇章,21个节目,综合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场面宏大、名星汇集,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壮美画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海涛 毕学进 马金华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多措并创,赋予财政“基础说”与“支柱说”的历史新定位,适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矛盾,让财政嵌入“五位一体”变革中,形成财政治理新体系,同时围绕“两个积极性”构建财政管理新体制,“以数治财”形成财政管理新手段,生成新时代中国道路的财政之治。其治理实践,既有历史财政智慧的现代化创新,也有外来财政理论的中国化创新,还有中国共产党百年财政治理的集成化创新,从而形成基于中国语境的财政治理之智。新时代财政的中国之治与中国之智,无论是在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中国共产党党史,还是在中华文明史,亦或是全球史中,都具有重要历史贡献。
关键词:
财政治理 财政理论 治理智慧 新时代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艳房 王淑杰
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党制定正确方针、政策和路线的重要来源。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研判国际形势,指导决战胜利,巩固新生政权,提高了党的决策作战能力,为“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西柏坡时期 中国共产党 调查研究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艳房 王淑杰
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党制定正确方针、政策和路线的重要来源。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研判国际形势,指导决战胜利,巩固新生政权,提高了党的决策作战能力,为“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西柏坡时期 中国共产党 调查研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勇兵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海外学者关于中国共产党变革和创新的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交替与执政合法性转型问题;"三个代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意义和影响;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及其角色变化;中国共产党对于政治发展和国家建设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实质和前景;中国共产党未来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海外学者 中国共产党 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海霞 白惠东
意识形态建设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至关重要。自我党成立至今,由于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问题不同、任务不同,自然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也有所不同。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全面改革不断推进,对外交流不断增多,意识形态工作也越发重要。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发展事业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国内国外两个大局,针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文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客观分析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金龙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与演进是一个过程,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的推进和历史成就的取得,逐渐形成了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自信,历史自信的内涵和视域不断拓展,历史自信的程度和水平日渐提升。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以党史自信为核心,是历史自信与历史自觉、历史主动的交织,是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有机统一,既基于历史真实和历史事实,又蕴含国际比较和世界视野。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自信 生成 演进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明伟
习近平同志对"红船精神"的定位和阐述,与毛泽东等亲历者有着高度的契合,从中我们可以悟出"红船精神"的本质,可以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特质。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既可以使我们不忘党启船时的初心,更能够从中获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前进的力量。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任保平 秦华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总结历史发展经验,带领中国经历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转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推动了开放发展理论的创新。建党百年之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期,为了更好地在开放中推动我国发展,党中央对开放发展理论展开新探索,提出新时代的开放发展理念、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开放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共产党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的先进理念,是党的领导下我国开放的观念、开放的体制、开放的格局和开放包容的态度,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开放格局 开放理论 理论创新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何自力 张月莹
中国共产党在过去百年的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积极开展经济理论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为人们服务根本宗旨和价值取向,坚持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理论创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武装全党。深入总结这些经验对进一步推动经济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灿明
中国共产党百年减贫理论与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减贫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代表,为全球贫困问题的治理和减贫目标的实现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本文从八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一是减贫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是减贫道路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三是减贫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四是减贫政策坚持财政主导,五是减贫对象坚持瞄准农村、农民,六是减贫实践坚持全面性与精准性,七是减贫过渡期坚持战略有效衔接,八是减贫终极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减贫理论 减贫实践 共同富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吕小亮 李正图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共同富裕的价值引领、允许部分先富的路径优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共同富裕实践,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在减少相对贫困、推进部分先富的实践基础上,继续优化统筹兼顾分配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共同富裕思想,为指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进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和行动指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