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8)
2023(12741)
2022(11142)
2021(10829)
2020(8963)
2019(21219)
2018(20867)
2017(39061)
2016(21229)
2015(24280)
2014(23941)
2013(23559)
2012(21504)
2011(19658)
2010(19403)
2009(17558)
2008(16960)
2007(14458)
2006(12649)
2005(11168)
作者
(58572)
(48576)
(47995)
(46074)
(31032)
(23056)
(21947)
(19119)
(18519)
(17279)
(16582)
(16430)
(15403)
(15225)
(15030)
(14769)
(14444)
(14223)
(13846)
(13757)
(12014)
(11849)
(11567)
(11053)
(10797)
(10779)
(10662)
(10628)
(9690)
(9450)
学科
(84170)
经济(84081)
管理(56307)
(51728)
(42703)
企业(42703)
方法(39171)
数学(34191)
数学方法(33823)
中国(25960)
(20968)
(18913)
(17866)
(17376)
贸易(17365)
业经(17340)
(16943)
地方(15336)
教育(14690)
理论(14601)
(14100)
农业(13759)
(13531)
环境(12705)
(12163)
银行(12130)
技术(12068)
(11708)
金融(11707)
(11650)
机构
大学(300286)
学院(290894)
(119576)
经济(117173)
管理(115253)
研究(102478)
理学(100290)
理学院(99128)
管理学(97407)
管理学院(96877)
中国(75407)
(65157)
科学(61835)
(52166)
(50368)
研究所(46219)
中心(44711)
(42743)
财经(42436)
北京(42188)
业大(41629)
(41408)
师范(41120)
(39680)
(38967)
(37278)
经济学(36387)
师范大学(33814)
农业(33420)
经济学院(32776)
基金
项目(202118)
科学(159390)
研究(151081)
基金(147518)
(127915)
国家(126873)
科学基金(108672)
社会(95205)
社会科(90150)
社会科学(90125)
基金项目(77956)
(75490)
教育(70340)
自然(69447)
自然科(67857)
自然科学(67842)
自然科学基金(66614)
(65060)
编号(61157)
资助(61057)
成果(51318)
(46010)
重点(45167)
课题(42595)
(42534)
(41838)
大学(40262)
教育部(39968)
国家社会(39216)
创新(38858)
期刊
(126205)
经济(126205)
研究(92262)
中国(58124)
学报(45719)
科学(42624)
管理(42418)
教育(42412)
(38740)
(37277)
大学(35867)
学学(32172)
农业(27924)
技术(24449)
(22172)
金融(22172)
经济研究(21419)
财经(20518)
业经(18517)
图书(18492)
(17577)
问题(16363)
(15391)
(14755)
科技(14143)
理论(14117)
技术经济(13818)
世界(13629)
实践(12761)
(12761)
共检索到429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朝晖  
大学精神始终与时代发展密切互动,以师生校友为实践主体,以大学文化为依托载体,承担着形塑有理想有灵魂大学的时代责任。进入新时代,我国一流大学精神在继承创新基础上,进一步展现出扎根、铸魂、启真、崇善、开源、奋进等重要内涵,并在立德树人中传创,在创新创造中淬炼,在改革开放中涵育其文化载体,为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动力源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玉良  
涂又光先生曾提出过这样的问题:中国所办的大学应该办成"在"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in China),还是中国"的"大学(a university of China)?这个问题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中国的"大学应该是在文化、思想和学术上独立自主的大学,应该是坚守并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大学。有学者认为,今天谈论大学改革和发展的人,"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与尊重"。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对中国的一流大学建设来说,文化的自觉是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前提。早在现代教育与学术在中国兴起之初,就有不少有见识的教育家、学问家对"文化自觉"有所意识,呼吁光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元元  
习近平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新时代一流大学教育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先进教育思想指引,面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新要求,需要构建以使命观、质量观、教学观、文化观、卓越观和特色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思想体系;把教育思想转化为行动自觉,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育教学改革,健全教师成长有效机制,抓好教学重点环节,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管培俊  阎凤桥  曹晓婕  
综合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理想类型等研究方法,以现代化和组织理论作为分析工具,特别是韦伯提出的理性科层分析原理,探讨了我国一流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特色、环境、动力、趋势等问题。在对大学治理现实状况描述基础上,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在理性原则作用下,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特殊主义走向普遍主义,同时也表现出一些诸如功利化、过度竞争、价值理性缺失等现代病的征兆,这是中国式大学治理在实现一流大学目标时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中国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方向性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谢和平  
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刻认识高等教育事业的新时代特征,全面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全速推进新时代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遵循一流大学建设的共性规律,更要保持和彰显自身的鲜明特色,走出一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丽霞  
跟踪调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6所中国一流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旨在进一步了解其动态,分析其趋势,总结其特点,挖掘其价值,利用其资源,发挥其作用,为全揽中国一流大学图书馆的特色资源提供帮助与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彦华  张月婷  牛蕾  
为有针对性地推动中国高校走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以41所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角度测度其2013—2017年间的科研效率。研究发现:静态上,这些高校整体科研水平较高,区域间科研效率呈现东部>西部>中部>东北的差异,不同高校属性分类中综合类科研效率最高、理工类次之;动态上,研究期限内这些高校的科研全要素生产率受技术进步指标影响,总体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东部与中部和西部的科研效率区域差距拉大、与东北部的缩小,农林类高校科研效率稳步提升。总之,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内部科研差距继续存在,但整体上差异将不断缩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谷贤林  
一流大学是在不同范围内将大学相互比较时产生的,它有世界一流与国内一流之分。通过比较研究有助于真正认清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征与自身的差距,从而克服已有的偏差。本文从六个方面对一流大学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应解决的五方面偏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许为民  程红  张文军  林伟连  张健  张国昌  
选取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历史演变、组织架构和专业设置,概括出英国一流大学专业设置的若干特点及其对我国大学学科专业设置的启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海涛  
本文梳理了近20年来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基本脉络,认为中国大学已经过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面临着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文章从新时代的要求出发,分析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三个主要挑战,即思维模式上的挑战、发展模式上的挑战和制度文化上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国  
深入学习宣传,推动广大师生员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九大精神实质。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全面推进学校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亚宗  
通过对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学院的考察,对这些世界一流大学的"三位一体"研发模式、优选优教的人才培养以及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作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和分析。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叶鹰  
按照一流大学应具有一流学科、一流教师和一流学生的思路用三个指标筛选出了10所美国一流大学,陈述了美国一流大学图书馆的资源特征、人员特征、经费特征服务特征和发展特征,对中国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大学图书馆提出了参考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连海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完善,其高等教育系统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实行以市场选择为特征的社会参与型管理模式。作为公立综合性大学代表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为私立研究型大学代表的莱斯大学和作为地方特色型大学代表的德州农工大学既具有美国大学治理体系的共同特性,又分别在务实高效的科研管理、"以生为本"的寄宿书院式学生管理和"发展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形成了自身的鲜明特色,这些做法与经验对我国大学内部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勇  
美国一流大学的特征及其成功的奥秘初探李勇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系统。以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为主的研究型大学,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也较高。在1994年亚洲学者对全世界的大学进行调查之后,结果在当选为12名的世界一流大学中,其中有8名就是美国的名牌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