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87)
2023(7855)
2022(6643)
2021(6588)
2020(5396)
2019(12277)
2018(11992)
2017(22267)
2016(12051)
2015(13752)
2014(13475)
2013(13681)
2012(12911)
2011(12015)
2010(12142)
2009(11316)
2008(11280)
2007(10123)
2006(9346)
2005(8680)
作者
(33532)
(28867)
(28243)
(27152)
(17938)
(13804)
(12614)
(10995)
(10930)
(10070)
(10035)
(9502)
(9089)
(9004)
(8949)
(8665)
(8311)
(8223)
(7989)
(7968)
(7375)
(7021)
(6954)
(6641)
(6508)
(6311)
(6209)
(6166)
(5863)
(5769)
学科
(58335)
经济(58272)
(45519)
(37808)
农业(30070)
管理(25604)
中国(19787)
方法(19270)
数学(17711)
数学方法(17526)
(16140)
企业(16140)
业经(15797)
(13639)
(13310)
贸易(13300)
(13085)
地方(11824)
(11143)
(11020)
农业经济(10103)
(9941)
银行(9938)
(9783)
(9665)
发展(9160)
(9140)
(9052)
农村(9041)
(8982)
机构
学院(176230)
大学(173742)
(86826)
经济(85460)
研究(68812)
管理(64662)
中国(57082)
理学(54744)
理学院(54147)
管理学(53476)
管理学院(53162)
(47158)
科学(37964)
(37450)
(36322)
农业(35582)
(35145)
中心(31503)
研究所(31438)
业大(29196)
财经(28047)
经济学(27060)
(26651)
(25726)
经济学院(24346)
北京(24180)
(23556)
师范(23437)
(23203)
科学院(22644)
基金
项目(110931)
科学(88202)
研究(86244)
基金(82340)
(71360)
国家(70691)
科学基金(59526)
社会(57962)
社会科(54546)
社会科学(54534)
基金项目(42832)
(40765)
教育(37315)
编号(35298)
自然(34410)
(34121)
自然科(33609)
自然科学(33601)
资助(33148)
自然科学基金(33013)
成果(29166)
(28220)
(26928)
(26112)
国家社会(25186)
重点(25055)
中国(24645)
课题(23908)
(23000)
教育部(22893)
期刊
(105545)
经济(105545)
研究(58396)
(52760)
中国(40742)
农业(35901)
科学(25456)
(25143)
学报(25101)
(22974)
金融(22974)
业经(21292)
管理(20790)
大学(20372)
学学(19250)
(17263)
教育(16661)
问题(15719)
经济研究(15226)
世界(14275)
财经(14193)
农村(13917)
(13917)
农业经济(13900)
技术(13600)
(12410)
(12118)
经济问题(11003)
国际(10589)
资源(10013)
共检索到286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芬  
对"三农"问题演变趋势和主要矛盾的精准把握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前提。改革开放后经过长期中高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内部孕育的变革动力和外部环境倒逼,为"三农"问题突破以往的约束边界、发挥新的功能价值、蓄积新的发展动能提供了条件。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三农"问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独特表现领域和表现形式,系统谋划通过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和优化路径。在整体推动"三农"工作的同时,要立足于三者之间粘度降低的变化,把握好时机并积极寻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点突破;以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为抓手,在筑牢农业发展根基的前提下,着眼"接二连三"和多产融合,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和质量效益;深度挖掘乡村生态、文化等多维价值,加强乡村治理变革创新,推动乡村文明发展和城乡融合;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有序推进农业人口转移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深化改革为"三农"工作破除各项障碍,加强配套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难点在农村,要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在减少农民过程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基础,突破性地发展工业是关键,加大劳务输出力度是现实途径,推进小城镇建设是重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蒋少龙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因而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关键,重中之重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苟安经  
经过4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三农"站到了新的历史方位。农产品生产能力成倍提升,农村基础设施、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民群体大规模地向城镇和非农领域转移,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同时,"三农"问题表现出新的特征。农业效益低、国际竞争力弱、劳动生产率低;现代职业农民不足与各类农村居民并存;农村在城镇模式和田园模式之间纠结。要实现"三农"的现代化目标,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构建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机制,不断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韩宗保  
为农民工办理养老保险被视为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然而,由于目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存在制度性缺陷,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工退保现象,既损害了农民工权益,也有违制度建立的初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是习近平长期关注和思考"三农"问题的理论成果,具有突出特点和鲜明特色。它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三农"问题的基本观点,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全面分析"三农"工作的地位和"三农"发展规律,提出一系列"三农"战略的新思想新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三农"问题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和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总纲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宗林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陈文胜院长领衔的"三农"研究团队经过长期跟踪研究和深入访谈调研,围绕全国瞩目的湖南省十八洞村精准脱贫的成功案例,精雕细琢成功推出了《大国小村——十八洞村的社会学考察》一书。这部以精准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学术著作,同作者以往的所有成果一样,一如既往地贴近"三农"工作实际、"脚上沾满泥土",充分体现了作者"扎根三农研究、服务乡村振兴"的执着追求和"为乡民立命、向乡野求真"的深切情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宗林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陈文胜院长领衔的"三农"研究团队经过长期跟踪研究和深入访谈调研,围绕全国瞩目的湖南省十八洞村精准脱贫的成功案例,精雕细琢成功推出了《大国小村——十八洞村的社会学考察》一书。这部以精准脱贫攻坚为主题的学术著作,同作者以往的所有成果一样,一如既往地贴近"三农"工作实际、"脚上沾满泥土",充分体现了作者"扎根三农研究、服务乡村振兴"的执着追求和"为乡民立命、向乡野求真"的深切情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晓玫  
我国高校法治工作所依据的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了部门完备、体系健全、内容规范、效果良好的格局,要充分发挥教育法治的引领性、基础性、规范性、保障性作用,牢牢依靠法治推动实现大学治理现代化,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过去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更多地注重于从农村内部去考虑。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原则,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概括起来三句话: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当前我国"三农"所面临的问题,如果局限在农村内部做文章,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必须把"三农"问题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用城乡统筹的眼光去解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新树  龚少柳  
破解“三农”问题 ,最难最关键的就是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当前 ,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在切入点问题上众说纷纭 ,这主要是因为对切入点的属性认识不清 ,把握不准。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从其属性来看 ,应该是在这个问题上的桥头堡、突破口、着力点和调控器。联系“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 ,比照切入点属性 ,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够证明 ,“增加财政投入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最佳切入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党双忍  
"三农"问题是我国长期推行城乡二元治理结构,城乡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过度提取农村发展资源的结果。治理"三农"问题,必须实施以加快城市化为主的空间政策,推动人口从山区向平原、农村向城市、内地向沿海集中,实现人口与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竞争力;实施以加快产业化为主的产业政策,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并为农村人口实现空间迁徙奠定物质基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晓猛  钱滔  潘士远  蒋海威  
当前,民营经济受制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正在经历总量的阶段性震荡与趋势性收缩,结构的横向竞争加剧与纵向升级受阻,创新的质量下降与转型动能不足等三重压力;也在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国际竞争新形势、数字经济新技术的影响下,面临发展方式、比较优势、转型动力重构的三重挑战与机遇。对此,本文提出新时代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强调推进方式由“立”向“破”、政策导向由“大”向“小”、工作机制由“管”向“统”的三大转变,明确了推动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率、质量、动力三大变革路径。最后,本文从阶段性、区域性、差异性3个维度,给出了新时代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针对性、可落地举措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万寿点墨  
金秋十月的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向世界传递出新时代的中国声音。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肩负着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怀着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使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十九大的胜利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