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4)
- 2023(5945)
- 2022(4830)
- 2021(4826)
- 2020(3561)
- 2019(8298)
- 2018(8403)
- 2017(12453)
- 2016(8299)
- 2015(9462)
- 2014(9599)
- 2013(8463)
- 2012(8129)
- 2011(7385)
- 2010(7964)
- 2009(6593)
- 2008(6731)
- 2007(6112)
- 2006(5416)
- 2005(5100)
- 学科
- 教育(21022)
- 济(18399)
- 经济(18369)
- 管理(13505)
- 中国(13291)
- 理论(11435)
- 业(10525)
- 企(9400)
- 企业(9400)
- 学(9213)
- 教学(8854)
- 方法(7342)
- 农(6150)
- 业经(5690)
- 发(5180)
- 研究(5085)
- 学法(4843)
- 教学法(4843)
- 思想(4816)
- 和(4768)
- 政治(4643)
- 数学(4619)
- 发展(4554)
- 展(4432)
- 数学方法(4431)
- 财(4361)
- 思想政治(4292)
- 政治教育(4292)
- 治教(4292)
- 德育(4238)
- 机构
- 大学(110289)
- 学院(104690)
- 研究(41441)
- 教育(30974)
- 管理(28330)
- 范(28288)
- 师范(28061)
- 济(27610)
- 经济(26529)
- 京(25807)
- 科学(25596)
- 中国(23933)
- 理学(23734)
- 师范大学(23303)
- 理学院(23214)
- 管理学(22356)
- 管理学院(22131)
- 所(20977)
- 研究所(19276)
- 江(19014)
- 技术(17384)
- 北京(17243)
- 中心(17046)
- 职业(16499)
- 农(15153)
- 院(14886)
- 州(14743)
- 财(14661)
- 业大(13019)
- 教育学(11852)
- 基金
- 项目(64592)
- 研究(55977)
- 科学(50956)
- 基金(41206)
- 教育(35512)
- 家(35404)
- 国家(34890)
- 社会(30808)
- 社会科(28640)
- 社会科学(28633)
- 科学基金(28132)
- 省(26706)
- 编号(26251)
- 成果(25816)
- 划(25066)
- 课题(22394)
- 基金项目(20475)
- 年(19709)
- 重点(16932)
- 规划(16179)
- 资助(16021)
- 自然(16010)
- 部(15855)
- 自然科(15622)
- 自然科学(15615)
- 项目编号(15483)
- 自然科学基金(15329)
- 性(15246)
- 发(14878)
- 教育部(14189)
共检索到174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淑玲 孔德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深刻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特别强调:"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怡清
许渊冲在耄耋之年英译《论语》,充分展示其翻译风格:仿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尽显译者的精神追求,传神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在出仕与退隐或入世与出世之间的人生选择和通权达变的精神气度。试以《论语》书名和开篇第一章译文选析":Thus Spoke the Master"创新《论语》英译名,为英译本"正名";"君子"译作intelligentleman,展示孔子智慧和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智"的推崇;运用"省译法"翻译"学而时习之",巧妙化解理解差异,传神表达"知行合一";intelligentleman(君子)表现君子的儒雅,careless(不在意)描绘君子的狂放不羁,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士"的精神,这是许渊冲推崇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睿智的知识分子形象;译文known or unknown对仗工整呈现"音美"。
关键词:
《论语》 名 意美 新意 君子 妙理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启伟 王翔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中国文学的主要源头之一,受到历代读书人的尊崇。在"三美"译论观照下,许渊冲创造性地将其翻译成诗歌艺术精品,兼具音美、形美、意美。
关键词:
《诗经》翻译 “三美”原则 艺术美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高跃丹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最早成书、最早出现英译文献的古典小说,其英译与传播研究对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交流有着重要意义。1905年,英国汉学家斯蒂尔出版的《舌战》让《三国演义》英译文献流布进入单行本时代。然而长久以来,斯蒂尔其人其作相关研究暂付阙如,本研究旨在弥补这一缺失,发掘斯蒂尔英译《三国演义》的价值。文章借用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广泛搜集第一手英文文献,以斯蒂尔《舌战》英译活动为起点,从其来华背景、译本特色和译本传播与流布等方面,深入探讨《舌战》的英译与传播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启示。斯蒂尔《舌战》译本语言简洁明了,凸显中国文化异质性;译者还刊登广告、发表书评,积极推动提升英译与传播效果。然而译作在西方的流布较为零散,这受到该作品的节译形态、译者惯习和社会资本影响。
关键词:
译者惯习 社会资本 三国演义 首部单行本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翔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汉字教育是继承中华文化的根本及传播中华文化的基础。汉字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珍视的文化资源,成为现代世界各民族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加强交流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枢纽。汉字教育必须遵循汉字形成的规律。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教育的基石。探索汉字教育的方法,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是汉字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文化传承 汉字教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德芝
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经验纯理功能,对林语堂和许渊冲翻译的宋代词人李清照词《声声慢》的两个译本进行经验纯理功能分析,进而揭示两个译本不同的语篇特点。经验纯理功能分析研究发现:许渊冲译本多出现物质过程,言语、心理和关系过程次之。许渊冲译文语言优美,突显了原词的意境。林语堂译文也多出现物质过程,关系、言语和心理过程次之。林语堂译文更加忠实原文,句意与原文保持一致。经验纯理功能不仅对宋词译文的鉴赏和翻译起到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而且也检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宋词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操作性。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明东
介绍了泰国华文图书馆的发展情况 ,包括其历史源流、藏书量、学科分布、管理模式 ,及在泰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地位。它兼有服务华文教育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功能 ,为增进中泰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
华文图书馆 佛教典籍 泰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奇焜
所谓"文如其人",作品从来都是了解作者的很好的渠道,特别是对于与读者不同时期的人物,在相关史料、轶事之上,文章、诗词、书画及相关艺术作品给了后世开展研究考证工作的学者一个更为独特的视角。有了这个视角,后来人可以尽可能地贴近作者的"心灵",更加细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情感的起伏变化乃至事情的前因后果。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文化交流愈发频繁化、常态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布德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对英语教育的研究在经历文献综述、理论引进、模仿研究、融合深入之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培养的一大批复合型和多元化的优秀人才,不仅满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也为今后我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储备了后续力量。但是,高校英语教育"文化失语"现象较为严重,近些年进行的教育改革仍以教学层面的机械性修补为主,尚未进行以文化背景为主线的有深度且具有"内在决定性"的改革。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郭世杰 刘明
书法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惯习培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研究以书法教育为切入点,通过梳理分析其发展脉络和文化特征,从而探究书法教育赋能中华文化认同的意义关联。研究认为,书法教育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书法教育赋能中华文化认同应以制度空间为保障,物质空间为基础,心理空间为目标,多维度、全方面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关键词:
书法教育 中华文化认同 路径研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品
我国学术界和执政党对思维运转的认识逐年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有序弘扬华夏思维运转,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将思维运转与党的执政理论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的思想理论渗透到华夏思维运转中,存在较多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优秀思维运转为基础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途径、机制与特征等进行探讨和总结,提出在优秀思维运转奠基上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
任务驱动教学法 就业指导课 组织实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敏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也是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为主的多种区域文化的大融合。中华文化中蕴涵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和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关键词:
中华文化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天人合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汪超 熊秉元
科斯定理和中华文化的关联,不在于零交易成本,而在于交易成本为正的真实世界。文章发现,通过与寻租、关系和单一权威等概念的比较,交易成本这个概念确实可以和中华文化建立起直接的、明确的关联。而且,中华文化内容丰富,与科斯的交易成本一道,有许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题材,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