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5)
- 2023(13023)
- 2022(10766)
- 2021(10237)
- 2020(7996)
- 2019(17781)
- 2018(17413)
- 2017(30288)
- 2016(17250)
- 2015(19395)
- 2014(19351)
- 2013(17554)
- 2012(15782)
- 2011(14401)
- 2010(14891)
- 2009(13501)
- 2008(12359)
- 2007(11368)
- 2006(10048)
- 2005(9395)
- 学科
- 济(52336)
- 经济(52286)
- 管理(40410)
- 业(35500)
- 企(30570)
- 企业(30570)
- 中国(30360)
- 融(25634)
- 金融(25630)
- 教育(24661)
- 银(23448)
- 银行(23442)
- 行(22780)
- 地方(17377)
- 理论(17267)
- 方法(16383)
- 农(16100)
- 财(15722)
- 业经(15238)
- 制(13780)
- 学(13083)
- 教学(12553)
- 数学(12375)
- 数学方法(12096)
- 农业(11180)
- 中国金融(11044)
- 务(10401)
- 财务(10371)
- 财务管理(10347)
- 企业财务(9798)
- 机构
- 大学(217957)
- 学院(215668)
- 济(73944)
- 研究(73434)
- 经济(71718)
- 管理(69721)
- 理学(58755)
- 理学院(57841)
- 管理学(56419)
- 管理学院(55966)
- 中国(55949)
- 京(47021)
- 范(43202)
- 师范(42911)
- 科学(42324)
- 教育(38691)
- 财(38273)
- 江(35822)
- 中心(35086)
- 所(34914)
- 师范大学(34752)
- 研究所(31277)
- 北京(30716)
- 州(29977)
- 财经(29716)
- 技术(28175)
- 职业(27363)
- 院(27097)
- 经(26762)
- 农(25775)
- 基金
- 项目(134830)
- 研究(114073)
- 科学(107107)
- 基金(90119)
- 家(75035)
- 国家(74110)
- 社会(69236)
- 社会科(65191)
- 社会科学(65176)
- 科学基金(63471)
- 教育(60810)
- 省(56719)
- 编号(52109)
- 划(48430)
- 成果(46670)
- 基金项目(45897)
- 课题(39913)
- 年(35238)
- 自然(35151)
- 资助(34949)
- 自然科(34301)
- 自然科学(34297)
- 自然科学基金(33616)
- 重点(32539)
- 发(32289)
- 项目编号(31913)
- 规划(30815)
- 性(30551)
- 部(30131)
- 创(29675)
- 期刊
- 济(89436)
- 经济(89436)
- 研究(79475)
- 教育(71204)
- 中国(57767)
- 融(32511)
- 金融(32511)
- 财(30812)
- 学报(27995)
- 管理(26090)
- 科学(24992)
- 农(24945)
- 大学(24016)
- 技术(22442)
- 学学(19459)
- 职业(18455)
- 农业(16366)
- 业经(16058)
- 图书(14638)
- 财经(14617)
- 经济研究(13919)
- 经(12807)
- 坛(12613)
- 论坛(12613)
- 发(11702)
- 技术教育(11434)
- 职业技术(11434)
- 职业技术教育(11434)
- 书馆(10921)
- 图书馆(10921)
共检索到352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柴艳萍
现今,国家对高校学生德育教育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与日俱增,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德育教育工作内容中最为关键的一大元素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管理时应致力于对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不断延展传统文化在高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思政教育中的融合度,促使我国大学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思想,提升高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度与认可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素芳
进入网络时代,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持续性冲击,以爱国教育和完善人格发展为核心的中华经典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将中华经典文化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由王爽所著的《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8月版)一书,以新时期高校为场域,对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总览全书,呈现出三个方面特点: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丛楠楠 王久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有益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质,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可以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价值、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课程体系,开展多种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和营造有益的校园文化氛围等途径。
关键词:
茶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传统文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超 张娜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弘扬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效形式,亦是提升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大学生所承载的独特使命敦促其在未来的国家发展中具有主导性作用,其文化自信度关乎文化认同度及文化传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借助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对国家"文化自信"号召的积极响应,更是新时代社会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变化的必然需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素娥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入手,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失及其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费菲 孙立锐 王猛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新生力量。当前,大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综合科学素养和鲜明的个性化自我意识,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淡薄、道德信仰不健全。从历史经验来看,大力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水平。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历史必然。马敬编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丽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下简称“传统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对于新时期思政教育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意义与推动作用,能够引导青年学生规范自身思想言行,实现健全人格的塑造养成。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状
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共生的精神根基和理论基础。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牢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充实立德树人教育理论研究、提高大学生道德品质和塑造健全人格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忠勇报国的爱国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业精于勤的学习精神和仁者爱人的大爱精神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因此,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畅通课堂教学主渠道、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社会实践有效载体和打造网络媒体主阵地,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雪 王传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二者融合起来,不仅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也能为学生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融合的重要性、有效路径进行了分析,力求为高校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有效路径。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融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双凤 罗平西 冷树青
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立足大学生成长和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迎接时代挑战,与时俱进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爱国奉献、注重修养和崇尚伦理四方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焱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优秀的道德品质、卓越的政治智慧以及崇高的价值观等,使人们的思想更具理性与厚重,让政治生态更为平衡,对后世的修身、治国、理政产生了深远影响。由隋灵灵和曲丽宏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9月出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读本》一书,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思想政治理论精髓,有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后世修身、治国和教育的重要引导意义。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初益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政教育 文化自信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韩力争 闵馨文
在接受理论视域下,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内容,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和认同度。文章在厘清接受理论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的基础上,聚焦接受主体、接受媒介和接受客体三要素,认为可以通过课程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新空间。
关键词:
接受理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认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静
湖湘文化是湖南地区的地域文化,体现着深沉的忧患意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坚定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其中的爱国主义、敢为人先、注重实干、艰苦奋斗、勤勉朴实、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精神时至今日依然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文章分析了湖湘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生活的实践意义,并从强化认识、优化方法、营造氛围、网络育人四个方面探讨了具体的实践创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