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88)
- 2023(14914)
- 2022(12345)
- 2021(11177)
- 2020(9098)
- 2019(20160)
- 2018(19809)
- 2017(36878)
- 2016(19950)
- 2015(21785)
- 2014(21299)
- 2013(21091)
- 2012(19495)
- 2011(17491)
- 2010(18018)
- 2009(17037)
- 2008(16748)
- 2007(15306)
- 2006(13923)
- 2005(12724)
- 学科
- 济(89923)
- 经济(89821)
- 业(89752)
- 企(71248)
- 企业(71248)
- 管理(67565)
- 农(47802)
- 农业(32222)
- 业经(32164)
- 方法(30036)
- 中国(26799)
- 财(25946)
- 地方(24500)
- 数学(21842)
- 数学方法(21676)
- 制(18926)
- 技术(18698)
- 务(18669)
- 财务(18643)
- 财务管理(18624)
- 企业财务(17625)
- 策(16109)
- 贸(15895)
- 贸易(15880)
- 和(15768)
- 易(15376)
- 发(15289)
- 划(14906)
- 环境(14871)
- 理论(14826)
- 机构
- 学院(285952)
- 大学(273308)
- 济(121864)
- 经济(119444)
- 管理(113575)
- 理学(96620)
- 理学院(95698)
- 管理学(94441)
- 研究(94362)
- 管理学院(93919)
- 中国(75283)
- 农(60991)
- 京(57054)
- 科学(55061)
- 财(55007)
- 江(47443)
- 所(46984)
- 农业(46270)
- 业大(45077)
- 中心(44570)
- 财经(42413)
- 研究所(41844)
- 经(38209)
- 州(37476)
- 范(36460)
- 师范(36166)
- 北京(35253)
- 经济学(34867)
- 省(34056)
- 院(33562)
- 基金
- 项目(183235)
- 科学(146029)
- 研究(140570)
- 基金(130524)
- 家(111273)
- 国家(110071)
- 科学基金(96632)
- 社会(91648)
- 社会科(86521)
- 社会科学(86499)
- 省(78233)
- 基金项目(69223)
- 教育(62544)
- 划(60786)
- 编号(59128)
- 自然(59092)
- 自然科(57727)
- 自然科学(57714)
- 自然科学基金(56666)
- 资助(50944)
- 成果(46057)
- 发(45813)
- 创(41397)
- 重点(40654)
- 业(40557)
- 课题(40488)
- 部(39360)
- 创新(37868)
- 发展(37839)
- 展(37214)
- 期刊
- 济(154257)
- 经济(154257)
- 研究(83950)
- 中国(64515)
- 农(63769)
- 管理(44877)
- 财(43946)
- 农业(42944)
- 科学(39011)
- 学报(38478)
- 业经(33166)
- 教育(30830)
- 融(30773)
- 金融(30773)
- 大学(30629)
- 学学(29263)
- 技术(27284)
- 业(22658)
- 经济研究(21691)
- 财经(20433)
- 问题(20295)
- 经(17684)
- 技术经济(16416)
- 农村(15310)
- 村(15310)
- 世界(15287)
- 农业经济(15145)
- 商业(14831)
- 现代(14484)
- 版(14320)
共检索到449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姗姗 张向前
总结福建省在新时代下把握党中央农业发展战略思想、制定农业绿色发展决策和实施相关政策的具体措施,分析福建省农业绿色发展的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市场环境,从涉及生产者意识的产前阶段、涉及生产过程的产中阶段、涉及生产相关废弃物处理和产品营销的产后阶段研究发现,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引导小农户绿色生产意识、减少化肥农药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加强先进农机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技术水平、开拓绿色农产品市场、加强闽台农业科技创新协同和加大农业企业国际化步伐等方面仍面临着挑战。对此,提出明确政府主导作用、重视提升生产者能力和素质、重视技术进步带动作用、建立科学评价方法及认证体系、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用好"五缘"优势以及推进国际化发展等促进福建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农业 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 竞争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涵 林晓冰 许思琪 范水生 毛丽玉
[目的]通过探究福建省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方法]文章基于福建省2011—2020年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福建省九地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运用随机效应模型、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和分位数回归进行实证研究。[结果](1)数字经济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同时产业结构升级也呈现出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正向影响;(2)数字经济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中,产业结构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3)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影响趋势。随着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数字经济对其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同时,在农业高质量发展达到较高水平时,产业结构升级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有所减弱。[结论]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要深化产业结构变革,充分发掘其中介作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融合,优化农业产业链效益,引领农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炜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要求,必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农业产业作为我国经济重要一环,发展绿色农业是顺应自然、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绿色农业遵循“政策指引”“技术驱动”和“探究新制度”发展路径,取得了卓越成绩。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仍存在人口与产业空心化、初始禀赋资源分布失衡及数字技术和农业数字治理滞后等约束。对此,本文分别从发展理念与模式、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撑以及科技创新等维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绿色发展 农业经济 产业结构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冀南 郭晓磊 王金良
农业是一切生产的基础,要保护农业生态、加强绿色理念,以保障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构建了包含生产生活、农业绩效、社会发展、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五个维度的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我国2019年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其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且各地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现象。秸秆循环使用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粮食单产水平、农产品质量合格率、农药使用强度及节水灌溉面积占比对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农业 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 熵值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信科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落实农业发展新理念、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并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绿色发展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紧跟时代步伐,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已在提升绿色产品质量、发展产业集约化水平以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工作中取得积极成效,但农业绿色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为此,要在新时代促进河南省农业的进一步绿色发展,必须从强化资源环境监管、增强民众绿色发展意识和扩大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
新时代 农业绿色发展 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于法稳
新时代,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一方面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任重道远,优质安全农产品供应不充分;另一方面,消费者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市场日益旺盛。与此同时,因质量导致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也相对不足。因此,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内容之一。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及关键是水土资源的保护,特别是水土资源质量的保护,这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但中国水土资源在数量上的不足,以及源自工业、农业污染导致的水土资源质量的下降,都严重影响着中国农业的绿色发展。为此,应深刻理解农业绿色发展的战略意义,采取有效对策,确保水土资源的数量安全,提升水土资源质量,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产品品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志彪
主持人语:从高速度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是国民经济发展系统的演化,涉及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方式等一系列发展系统要素的转型,将会深刻地影响经济运行的各主体、各部门、各地区。因而,持续地、系统地、实证地研究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运行特征、影响因素和实际绩效,以及相关的改善和推进政策,就是中国经济学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徐邵文 赵玙璠 钱静斐
[目的]厘清我国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现状、总结研究热点、把握研究趋势,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文章采用文献可视化工具CiteSpace对2000-2022年1 437篇农业绿色发展领域文献进行分析,描绘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现状。[结果](1)国内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文献数量可分为波动增长和稳步增长两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与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三大学科相关;(2)农业绿色发展研究热点分为农业绿色发展政策目标与水平评价、制度支撑与外部动能、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与环境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绿色农产品供应与产业链建设五个方面;(3)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经历了由农业资源保护利用与绿色农产品供给到补齐农业绿色发展短板,再到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研究将集中在统筹发展目标、拓宽发展领域、评价发展成效三个方面。[结论] 农业绿色发展逐渐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关键路径,未来应以多学科结合为思路,实现研究视角、研究方法新的突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旭 魏福丽 袁旭梅
基于DPSIR模型建立高质量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对2013—2017年中国省域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其发展水平与时空演化情况,并从"环境状态"和"环境响应"两个维度进行分类。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各省区数据来看,其高质量绿色发展水平高低、驱动因素与薄弱环节存在显著差异,可以分为"成熟发展型""趋于成熟型""快速发育型""雏形发育型"四种类型;从空间格局上,各省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自相关,形成"扩散效应型"和"低速增长型"两大空间聚集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浦徐进 马柯旭 王彦芳
[目的]数字化为农业发展赋予了新动能。该文探究了农村数字化对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影响机制。对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算农村数字化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农村数字化显著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西部地区促进作用最强,东部其次,中部最后;(2)以创新能力为传导路径,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证实创新能力是农村数字化激发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3)将创新能力与人力资本设定为门槛变量,门槛效应结果显示,农村数字化与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趋势;(4)另外,空间溢出效应发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空间集聚特征。[结论](1)加大数字技术投入力度,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2)重视农业创新,推动农村数字化与农村创新能力融合发展;(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政策;(4)采取差异化、动态化的农村数字化发展战略,加速区域间农业协同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声俊
本文从新时代基本特征出发,深入阐述推进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即“五大需求”;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特征,即惠民性、特色性、创新性、融合性、动态性和生态性等“六性”。文章有独见性地提出建立具有本质性、趋势性、长远性意义的、衡量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即“10项反映”。文章最后着力阐述推动农业粮食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措施:一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是必要主导;二是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发展是必然主题;三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必守主线;四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必由主径;五是大兴农业粮食实体经济是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汪晓文 李明 胡云龙
立足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全面剖析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现实价值,以国外发展经验为镜鉴,提出新时代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框架、主要路径:新时代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须以产业融合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市场导向为方向,以开放合作为推力,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多措并举整体推进。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供给侧 战略论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晓玉 周丹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国际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应有之义。绿色金融会为农业高质量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提高三农领域资金的可获取性,有助于加快实现前沿农业技术研发、先进农业设备推广以及优质农业产品普及。现阶段,绿色金融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内国际新环境下,将迎来新机遇、新挑战,如何选择相适应性的现实路径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敏娟 周超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需要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农业系统可以提供多重功能,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多目标高度契合,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就是通过均衡农业多功能实现多目标协同,从而实现人民福祉最大化。农业绿色发展的外部性要求激活基层政府、新乡贤、普通民众等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活力,形成政府主导下的多中心治理途径,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率。实践中,农业绿色发展多目标存在顶层设计协同不够清晰、中央和地方激励不相容、跨部门和跨地区协作不一致等问题;农业绿色发展多中心治理存在基层政府的财权事权不对等、新乡贤的行为规范与监督不明确、普通村民参与治理的渠道与能力不健全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农业绿色发展多目标协同的保障思路,完善政府主导下多中心治理实现路径的建议,为高质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相应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静 周吉
[目的]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给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基于农业绿色生产率的增长源泉,探究合作社影响农业绿色生产率的作用机理与实效。[方法]从“规范化水平、服务功能、示范带动效应”三个方面建构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合作社如何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结果]研究表明:在作用效果上,合作社高质量发展通过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和绿色技术效率提升双轮驱动农业绿色生产率提高,边际弹性为0.179,且随时间推进,“十三五”时期增至0.309;从作用机理看,合作社规范化水平主要通过推动农业绿色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绿色生产率,示范带动效应通过农业绿色技术效率提升和农业绿色技术进步来提高农业绿色生产率,服务功能则无明显影响。[结论]要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各省应积极支持合作社发展,拓展合作社的绿色生产服务功能,并进一步出台绿色技术规范,对符合规范的合作社给予绿色补贴支持;同时,借助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力量,完善农产品溢价识别机制,激励合作社用绿增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