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5)
- 2023(18901)
- 2022(16001)
- 2021(15167)
- 2020(12859)
- 2019(29530)
- 2018(29128)
- 2017(54166)
- 2016(29276)
- 2015(32824)
- 2014(32431)
- 2013(31601)
- 2012(29000)
- 2011(26101)
- 2010(26212)
- 2009(24355)
- 2008(23873)
- 2007(21300)
- 2006(18338)
- 2005(16436)
- 学科
- 济(115530)
- 经济(115387)
- 管理(86328)
- 业(82914)
- 企(69667)
- 企业(69667)
- 方法(52249)
- 数学(45683)
- 数学方法(45108)
- 中国(34718)
- 农(32206)
- 财(31835)
- 业经(25564)
- 制(25441)
- 学(23762)
- 贸(23002)
- 贸易(22984)
- 易(22410)
- 技术(21861)
- 地方(21406)
- 农业(20730)
- 银(20066)
- 银行(20020)
- 务(19292)
- 财务(19223)
- 财务管理(19177)
- 行(19154)
- 理论(19149)
- 融(18669)
- 金融(18661)
- 机构
- 大学(405843)
- 学院(405414)
- 济(168478)
- 经济(165071)
- 管理(157043)
- 研究(136496)
- 理学(134940)
- 理学院(133514)
- 管理学(131180)
- 管理学院(130414)
- 中国(105466)
- 京(85357)
- 科学(82027)
- 财(78469)
- 所(67584)
- 农(65557)
- 中心(64408)
- 财经(61871)
- 江(61405)
- 研究所(61342)
- 业大(58401)
- 经(56231)
- 北京(53615)
- 范(53013)
- 师范(52424)
- 经济学(51861)
- 农业(51466)
- 院(49471)
- 州(48372)
- 经济学院(46659)
- 基金
- 项目(271274)
- 科学(214884)
- 研究(199483)
- 基金(197825)
- 家(172781)
- 国家(171132)
- 科学基金(147277)
- 社会(127452)
- 社会科(120801)
- 社会科学(120773)
- 省(106362)
- 基金项目(103428)
- 自然(94468)
- 教育(93688)
- 自然科(92400)
- 自然科学(92373)
- 自然科学基金(90792)
- 划(89481)
- 资助(81057)
- 编号(80489)
- 成果(65937)
- 重点(61361)
- 部(60538)
- 创(59824)
- 发(58021)
- 课题(56447)
- 创新(55378)
- 国家社会(53120)
- 教育部(52365)
- 科研(52355)
- 期刊
- 济(183822)
- 经济(183822)
- 研究(119104)
- 中国(83667)
- 财(62720)
- 学报(62471)
- 管理(59919)
- 农(59474)
- 科学(58208)
- 教育(48702)
- 大学(47806)
- 学学(44675)
- 农业(40220)
- 技术(37474)
- 融(37168)
- 金融(37168)
- 财经(30611)
- 经济研究(30458)
- 业经(30263)
- 经(26456)
- 问题(23913)
- 业(22815)
- 贸(20786)
- 图书(20680)
- 技术经济(20267)
- 统计(19986)
- 版(19573)
- 科技(19481)
- 策(18792)
- 世界(18203)
共检索到608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勃昕 韩先锋
国家创新体系具有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特征,通过塔基部分的知识积累突破、基础科研拓扑、产研融合创新逐层酵变进化,撬动塔尖部分的技术创新产业化显性回报,从而驱动整个国家创新系统运行。中国创新绩效研究更多强调创新产业化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效率,选择性忽视塔基建设和塔尖收益的依存关系,是一种断层绩效,中国创新发展严重缺乏塔基支撑。本文借鉴以色列的塔基驱动创新发展经验,提出新时代中国创新发展的"金字塔"模式:注重基础学科教育和知识积累,建立国家、机构紧密结合的科研机制,培育公平高效的自主产研融合环境,以技术竞争矫正创新产业化,通过坚实的塔基建设支撑中国创新产业化升级,以创新产业化回报反哺塔基进化,系统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
关键词:
创新绩效 国家创新体系 “金字塔”结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晓峰 高芳 胡志民
进一步充实、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要求,亟需加强创新系统相关理论研究。采用理论研究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创新系统理论的演进特征以及不同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践的阶段特征,探讨总结"主体-结构""活动-功能""系统-生态"三方面视角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重点和政策着力点,并基于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未来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科技强国的部署要求,提出新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进一步充实完善的四方面政策措施:政策导向从完善创新体系向形成创新生态转变;形成动态、繁荣的创新功能主体簇;促进创新要素和价值高效流动;形成支撑保护创新生态的制度和文化环境。
关键词:
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元海 周铭山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副院长傅元海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科研处处长周铭山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柳卸林 马驰 汤世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景安
创新与创新体系是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我们新一轮竞争力的基石。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仅应重视国家创新体系的宏观顶层设计,而且要研究消除创新体系的障碍,加强创新的薄弱环节,大量促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互动创新、开放创新,建立使创新的萌芽蓬勃发展的环境和制度,以形成开放、互动、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创新体系。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研究与开发体系 国家竞争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春法
本文对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产生、学术传统、最新进展以及国内的研究状况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是由郎德威尔、弗里曼和纳尔逊等学者共同创立的,因而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学术传统。从学术界的研究趋势来看,目前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区域创新体系或部门创新体系、科技全球化、公司创新体系以及国家创新体系的专业化等四个方面。比较而言,中国学者大都沿着弗里曼和纳尔逊的学术传统开展研究,尽管在研究深度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学术传统 最新进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本盛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有机合作整体,需要科学划分我国的经济区域、深化改革管理体制、合理布局"增长极"体系、加强科技与经济的全面合作。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经济区域 增长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枫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体系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就具备了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缺乏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环境,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建立支持创新的风险投资体系,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应首先做好的工作。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国家创新体系 风险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相瑞兵 田成诗 侯立春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亟须立足本土实际,从城市视角客观评价国家创新体系效能,这对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政策,推动体系效能提升意义重大。文章通过构建基于城市视角的国家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引入TOPSIS/DEA混合模型,从创新效率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对35个中心城市的创新效能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我国中心城市的创新效率偏低,创新能力偏弱,呈现由东到西逐级递减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创新效率与创新能力间的协调性测度结果显示,各中心城市以高水平协调和低水平协调为主,两者间多呈现同步变化;而创新条件和创新投入产出转化能力是影响城市创新效率与创新能力间协调水平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新健 王生辉 柴庆春
外资研发中心NIS研究框架在研究视角和范式以及理念上实现创新,突出外资研发中心从事开放性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特征,视其为NIS中的特殊内生变量,突破了囿于“外资与“R&D两条线路分离研究的局限,是一个视角统一、目标明确、同时具有强大张力的动态研究范式。研究框架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定位的政策化视角与广适性以及研究视野的全球化等方面均显示出其适用性。
关键词:
R&D全球化 外资研发中心 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春海
着眼于“国家创新体系”战略的实施和高等教育社会化的推进,图书馆应该利用背靠高新知识和技术辐射中心的优势,适时调整自己的信息方略,以跻身高新知识和技术创新、传播、应用一体化的产业格局。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高校图书馆 信息方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施慧洪
后工业社会的服务业、娱乐业、教育等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有较大份额,而且知识创新、传播、销售等部门大力发展,研发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能力弱,研发能力不足。通过电子金融创新体系的建设,推动研发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我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翠萍
文章着眼于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信息运动问题。分析了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信息运动渠道、运动方式、信息流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国家创新体系中信息运动的障碍及其克服途径。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信息运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佳
在最近二十多年的经济学研究里",技术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用在发展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而且技术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这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欠发达国家的"追赶"过程多数情况下就是一个技术能力进步和技术创新的过程。文章探讨和研究了这两个概念如何被应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理论,并且尝试进一步地探索国家创新体系和技术能力的理论如何更有效地用于我国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从而揭示和证实国家创新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技术能力 国家创新体系 政府 创新政策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于咏全 王计昕 王振泉 王克民 孙雪梅
本文论述了针对知识型时代的知识特征建立的国家创新体系。知识型时代的知识特征:(1)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当代科学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与相互转化,相互补充与相互结合,相互接近与相互影响上;(2)硬、软科学知识的整体化越来越明显。硬科学知识是知识经济的基石,没有硬科学整体化的知识创新,也不会出现知识经济;而软科学知识是知识经济创效、增效的关键所在,二者缺一不可。根据这一特征建立的国家创新体系,其结构包括了教育、科研和产业等几个系统。它的运行机制,包括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财政、银行和产业等部门的资金投入,以及产、学、研一体化组成的运行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