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93)
- 2023(21861)
- 2022(18102)
- 2021(16815)
- 2020(13784)
- 2019(30888)
- 2018(30335)
- 2017(57564)
- 2016(30865)
- 2015(34005)
- 2014(33432)
- 2013(32738)
- 2012(29861)
- 2011(26990)
- 2010(27262)
- 2009(25451)
- 2008(24548)
- 2007(21985)
- 2006(19447)
- 2005(17822)
- 学科
- 济(131691)
- 经济(131536)
- 业(106952)
- 管理(94833)
- 企(87405)
- 企业(87405)
- 方法(51677)
- 农(50677)
- 中国(42655)
- 数学(42229)
- 数学方法(41690)
- 业经(37598)
- 财(36739)
- 农业(34059)
- 地方(32669)
- 制(29260)
- 融(29100)
- 金融(29095)
- 银(28742)
- 银行(28716)
- 行(27724)
- 务(24652)
- 财务(24585)
- 财务管理(24548)
- 企业财务(23315)
- 贸(22701)
- 贸易(22678)
- 技术(22672)
- 理论(22558)
- 学(22381)
- 机构
- 学院(430076)
- 大学(421691)
- 济(179711)
- 经济(175868)
- 管理(168041)
- 理学(143604)
- 研究(142761)
- 理学院(142060)
- 管理学(139772)
- 管理学院(138947)
- 中国(115436)
- 京(88288)
- 财(84187)
- 科学(84167)
- 农(76605)
- 所(70304)
- 中心(68482)
- 江(67154)
- 财经(66018)
- 研究所(63079)
- 业大(62386)
- 经(59948)
- 农业(58718)
- 范(55840)
- 师范(55329)
- 北京(54896)
- 经济学(54477)
- 州(54141)
- 院(51545)
- 经济学院(49096)
- 基金
- 项目(284802)
- 科学(227266)
- 研究(212336)
- 基金(207272)
- 家(178888)
- 国家(177235)
- 科学基金(154688)
- 社会(138089)
- 社会科(130767)
- 社会科学(130738)
- 省(113436)
- 基金项目(109133)
- 自然(97731)
- 教育(96910)
- 自然科(95558)
- 自然科学(95536)
- 自然科学基金(93828)
- 划(93537)
- 编号(86881)
- 资助(83045)
- 成果(69158)
- 发(65157)
- 重点(63714)
- 部(62327)
- 创(61354)
- 课题(59774)
- 国家社会(57330)
- 创新(56839)
- 教育部(53849)
- 科研(53806)
- 期刊
- 济(207380)
- 经济(207380)
- 研究(127259)
- 中国(90471)
- 农(74821)
- 财(66715)
- 管理(65069)
- 学报(59993)
- 科学(59879)
- 融(52792)
- 金融(52792)
- 农业(50044)
- 大学(47356)
- 教育(45701)
- 学学(44971)
- 技术(39428)
- 业经(38622)
- 财经(32525)
- 经济研究(31184)
- 问题(28622)
- 经(28116)
- 业(26521)
- 技术经济(21773)
- 现代(20512)
- 版(20466)
- 商业(20024)
- 世界(19705)
- 贸(19599)
- 统计(19304)
- 科技(19115)
共检索到659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正杰
农业转移人口能否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新时代作为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阶段,科学探究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的困境与对策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此,针对目前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面临的制度保障不足、融入基础较差、参与能力较弱、参与渠道狭窄、共享机制缺失、融入水平较低等困境,本文从包容性发展视角出发,提出了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的制度保障、夯实农业转移人口的融入基础、拓宽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与渠道、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参与能力、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共享机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融入水平等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红岩
包容性发展已成为新时代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参与和共享是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核心要义。面对农民工在城市遭遇排斥的非包容性发展局面,根据包容性发展理念设计反排斥的融入路径十分必要。要使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参与和共享是可能的较好的切入维度。据此,要让农民工参与经济发展活动、参与公共决策等公共治理活动、参与并建设社会关系网络;在参与的基础上,共享经济成果、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多元文化,逐步达到融入城市社会、成为新市民和推进城镇化的目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洋 李敬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攻克农业融资难题。非洲和拉美国家针对小农商业化程度低、传统金融服务弊端、特殊群体融资困境、价值链融资风险防控等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应对举措,中国则更加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价值链金融的融合,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手段赋能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但就中国现阶段情况而言,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仍面临着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农业复合型人才、农业价值链金融创新、农业发展阶段与经营制度、城乡协同联动机制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现实障碍。有鉴于此,本文探索性地提出农业价值链金融包容性发展的突破路径,以期为缓解农业融资困境、推动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爱东 赵晓毅 冀玉然
包容性发展理念对于加快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文章在分析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用包容性发展理念指导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以包容性发展理念为指导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以包容性发展理念为指导增加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以包容性发展理念为指导完善职业教育社会治理;以包容性发展理念为指导塑造职业教育校园文化。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职业教育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贾琳 王帅 夏英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更好为小农户提供服务,引领小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目标的关键。从包容性发展视角出发,选取河北省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和百信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分析社会化服务引领小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具体路径。研究发现,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衔接有效性的关键在于明确多主体的角色定位,建立紧密的互嵌互融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衔接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有机结合,建立“社村联合”模式,发挥了分社和村委会的中间管理和中介作用。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治理机制 多方共赢 社村联合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罗千峰 赵奇锋 胡雯
智慧农业是解决农业发展结构性矛盾和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明晰智慧农业对农业发展方式的影响,系统梳理智慧农业的增效机制,全面审视智慧农业包容性发展问题,明确促进智慧农业包容性发展的策略。研究发现,智慧农业对农业发展方式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本化投资增多、服务数字化转型增速及专业化生产增强三个方面,并且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通过增产机制、降本机制和协同机制实现增效目的。在此基础上,从智慧农业产业类型、生产环节及经营规模等方面,基于收益分配视角分析了当前智慧农业包容性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未来,应降低智慧农业技术供给成本,重点促进智慧农业在种植业领域应用;加强农业数据相关制度建设,促进生产主体与服务主体平等分享增值收益;提升农户数字素养,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从而促进智慧农业包容性发展。
关键词:
智慧农业 增效机制 包容性发展 数字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立玲 宁杰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处于弱势地位,整个市场化的金融体制改革更是加剧了农村金融发展的困境。本文认为,我们应该从包容性发展视角来重新思考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深挖出包容性发展理论中所蕴含的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新理念,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创新型发展,彻底改变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金融服务效率低下、金融配套制度滞后等一系列问题,让农村金融体系具有更大的包容性。
关键词:
包容性发展 农村金融 瓶颈 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松 陈丽 雷春平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快速增长,而居民收入水平虽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速相较于宏观经济还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差距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而收入分配不均主要体现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这无疑会阻碍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还需重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包容性产业升级概念的提出旨在推动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弥合城乡居民发展权利差距,进而弥合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此,本文将从包容性发展视域出发,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旨在为各地方政府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弥合城乡收入差距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近10年来,我国不同地区达到高包容性产业升级水平的省份数量均有所提升,由2012年11个省份完成高包容性产业升级增加到2021年21个省份;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当包容性产业升级水平越高时,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更加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田明
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流动速度快,城市更换频率高,频繁的空间流动不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基于东部6城市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后空间流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决定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流动速度和在城市居留时间长短的因素。研究显示:从个人因素来看,外出年限、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农业转移人口空间流动速度的决定因子。从个人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家属随迁状况、收入、就业行业、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状况与否、与当地的社会关系等会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在某一城市居留时间的长短。农业转移人口个人特征及个人与流入城市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当地社会的能力。城市融入能力越高,空间流动速度越慢,在城市居留的时间越长。
关键词:
农业转移人口 空间流动 城市融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任碧云 孟维福
本文采用2006—2018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基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这一传导机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1)包容性金融发展不仅能够直接降低农村贫困水平,而且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间接降低农村贫困水平。(2)从包容性金融发展具体维度来看,金融渗透度、金融可获得性、金融使用效用性和金融承担度的提升能够降低农村贫困水平,且金融渗透度对农村贫困水平的影响最大,金融使用效用性、金融可获得性和金融承担度对农村贫困水平的影响依次减弱。(3)从区域角度来看,无论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都能够显著降低农村贫困水平,且在东部地区存在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中介变量的不完全中介效应,但在中西部地区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本文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传导机制的研究为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华平 刘风芹 沈婷婷
包容性发展意味着经济发展的普惠共享和以人为本。同时,包容性发展更强调实现区域和产业部门间的协调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区域包容性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产业组织模式。一个地区的集群式产业转移路径和模式是由其综合比较优势演化路径所决定的。由于不同地区的要素条件、资源禀赋及各种制度环境的差异,其演化路径也会有所不同。对东部沿海地区而言,推进集群式产业转移与升级的同时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以实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侯秀芳 王栋
我国农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的现代化、智慧化发展。发展"智慧农业",应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完善"慧农"发展机制;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推动农业服务业发展;加快农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推进农业智能化发展;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建构起农业产供销网络;加强"三农"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农民职业化发展。
关键词:
“智慧农业” 农业供给侧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由登
高校教师评价是一种旨在促进教师发展的制度安排,有助于教师反思行为、形塑认知、构筑共同体。然而,高校教师评价在实践中产生偏差,教师评价的价值导向发生偏移,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在高校教师评价改革中,要树立系统思维、学术思维和发展思维,完善顶层设计,优化评价过程,使教师评价回归其应有的价值预设轨道。
关键词:
高校 教师评价 教师发展 评价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棋君 林志聪
随着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变的历史阶段,作为城市与乡村之间双向流动的重要人力资源—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方向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聚焦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及其研究困境,通过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政策导引,可以进一步扫除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制度性障碍,进一步唤醒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主人翁意识。本文基于乡村振兴的视域,提出不断夯实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流入地城市政府保障性政策支撑和不断拓展流出地乡村政府福利性政策输出的新生代农民工城乡双路径发展设计,以强化该群体在融城和归乡之间进行有效互动和自由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洪宇
高等教育作为我国一项重要事业,在提升国民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下,高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知识转移和包容性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