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6)
- 2023(15490)
- 2022(12840)
- 2021(11974)
- 2020(9712)
- 2019(21784)
- 2018(21500)
- 2017(38724)
- 2016(20779)
- 2015(23389)
- 2014(23202)
- 2013(22663)
- 2012(21876)
- 2011(20470)
- 2010(20683)
- 2009(19204)
- 2008(18818)
- 2007(17012)
- 2006(15451)
- 2005(14464)
- 学科
- 济(104837)
- 经济(104732)
- 管理(59113)
- 业(55854)
- 企(45023)
- 企业(45023)
- 中国(34075)
- 方法(33141)
- 地方(27617)
- 数学(27606)
- 数学方法(27393)
- 农(25339)
- 业经(23105)
- 学(22497)
- 技术(21371)
- 财(19019)
- 制(18969)
- 贸(18254)
- 贸易(18235)
- 银(18103)
- 银行(18071)
- 融(17945)
- 金融(17938)
- 行(17704)
- 易(17622)
- 农业(17172)
- 地方经济(16591)
- 理论(16396)
- 发(15211)
- 环境(14879)
- 机构
- 大学(306872)
- 学院(304872)
- 济(137961)
- 经济(135299)
- 研究(117784)
- 管理(110845)
- 理学(92995)
- 理学院(91870)
- 管理学(90595)
- 中国(90181)
- 管理学院(89993)
- 科学(67743)
- 京(67299)
- 财(62067)
- 所(59889)
- 研究所(53856)
- 中心(51129)
- 农(47894)
- 财经(47872)
- 江(47698)
- 北京(43887)
- 经济学(43798)
- 经(43487)
- 范(43081)
- 师范(42661)
- 院(42343)
- 业大(39440)
- 经济学院(39029)
- 州(37975)
- 农业(36982)
- 基金
- 项目(192782)
- 科学(152949)
- 研究(147065)
- 基金(138274)
- 家(120279)
- 国家(119231)
- 科学基金(101211)
- 社会(95696)
- 社会科(90765)
- 社会科学(90749)
- 省(75448)
- 基金项目(71326)
- 教育(67070)
- 划(63226)
- 自然(59990)
- 自然科(58647)
- 自然科学(58625)
- 编号(58050)
- 自然科学基金(57638)
- 资助(55582)
- 成果(49478)
- 发(47633)
- 创(44975)
- 重点(44307)
- 部(43139)
- 课题(42990)
- 创新(41301)
- 国家社会(40661)
- 发展(39290)
- 展(38677)
- 期刊
- 济(167426)
- 经济(167426)
- 研究(104563)
- 中国(74819)
- 管理(47049)
- 财(46038)
- 农(45475)
- 学报(45086)
- 科学(43754)
- 教育(42526)
- 大学(34602)
- 融(32669)
- 金融(32669)
- 学学(31845)
- 农业(31108)
- 技术(28554)
- 经济研究(28157)
- 业经(25437)
- 财经(25281)
- 经(22215)
- 问题(21307)
- 贸(18500)
- 世界(17700)
- 业(17675)
- 技术经济(17312)
- 国际(16985)
- 科技(16797)
- 图书(15961)
- 坛(15857)
- 论坛(15857)
共检索到499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段龙龙
新时代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转型和动力机制转换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构建"强起来"的中国科技经济学为其提供坚实的学理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科技经济学既要借鉴、吸收西方科技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先进成果,又要把握新时代科技与经济协调融合发展的独特内涵。要重新建立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全面创新"体系,完善"以人为本"的育才、用才体系以推动"强起来"的中国科技经济学的理论创新。未来,需要深刻认识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凝练"非对称"科技经济学理论、强化"市场与政府"双强引导下的科技资源配置和建立"瞄准高端"的科技创新发展目标,建构和完善中国科技经济学学科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洪银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阶段性上的学科定位是:在生产关系上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学,在生产力上属于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扩展到生产力,其任务是建立关于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的系统性经济学说。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收入制度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本方面。这方面的系统性经济学说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推动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扩展到经济运行领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和演进,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进展。对供求关系转向需求侧和供给侧的体制及相应的改革分析,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林光彬
迄今为止,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社会经济形态发展规律都是特定国家经济运动过程所呈现的规律,因此,国家理论应该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总前提和逻辑起点。本文首先对目前流行的国家理论进行了思辨分析,发现在西方的相关理论中,国家一般不直接承担生产性功能或者只是有限地参与生产,这不能很好地解释我国国家的建立和现代中国的国家职能特征。其次,根据人类的生产实践演进,考察了我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发现我国国家的形成具有显著的生产属性,提出我国历代政府的合法性,都是建立在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合理分配、维护公平秩序的基础之上的。再次,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晖明 陆军芳 张成强
建构以"发展"为主线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将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放在"全球化"潮流的背景下加以考察可知,正是通过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本和资源",注意处理好中国因素与世界潮流的关系,有力地驱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因此,"读懂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发现理论发展的新元素,进而推进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开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桂华 陆汉栋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哲学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的组成部分。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总体情况进行了部署,形成了完善的教育哲学思想逻辑体系,必将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研究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哲学思想的理论逻辑体系就要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哲学思想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积极探索新时代习近平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逻辑与理论体系。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教育哲学 发展逻辑 理论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召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研究,有利于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敏 蔡婧瑜 任保平
作为具有独特空间属性和区域功能的流域持续有力推动经济发展,但新时代流域经济理论研究较薄弱,难以将马克思主义流域经济思想同中国流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有机结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以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理论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为导向,基于“内涵特征—现实表现—核心理论—方法体系”的学理链,构建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理论体系框架。阐释理论体系框架中的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的内涵、主要特征、现实表现、核心理论及研究方法体系,从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的理论体系、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发展的理念指导和独创性流域经济理论的构建3个方面讨论新时代中国流域经济的理论体系的拓展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流域经济 新时代 理论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常修泽
随着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建立人的发展经济学学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如何构建人的发展经济学体系以及如何推进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已成为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后期工作的重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原副所长常修泽教授在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中提出,人的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应该以"人本实质论"为核心范畴,以"人的三层含义论"(即横向上全体人、纵向上"多代人"或"跨代人"、多需人)为分析出发点,以"双线均衡"理论为主线,以"三个解放发展互动论"为分析过程,以"五环式改革"(即经济、政治、社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利 白暴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状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逐步构建了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发展理念论、经济创新发展动力论、经济创新发展主体论、经济创新发展产业新体系论和经济创新发展制度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发展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利 白暴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状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基础,逐步构建了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发展理念论、经济创新发展动力论、经济创新发展主体论、经济创新发展产业新体系论和经济创新发展制度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创新发展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盖凯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少波 王贤彬 王春超 刘金山
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高级研究中心、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于2017年9月23—24日在暨南大学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发展。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国内外青年经济学者的应征论文429篇,其中155篇论文入选,应征论文数创历年新高,质量也明显提升。应征论文几乎涵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枫
面对我国当前商品流通现状的多元复杂性、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运行的不规范性与探索性,急需创立一个比较规范的发展模式,进而创立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本文从中国商品流通经济理论体系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探讨了商品流通经济理论领域几个基本概念的创新发展,分析了商品流通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最后提出了《商品流通经济学》基本理论体系架构的设想。
关键词:
商品流通 经济理论体系 创新发展 设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佐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研究员在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上提出创新发展经济学理论必须重新确定发展经济学的性质和地位、明确发展经济学的广义研究对象、建立发展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形成逻辑自恰的理论架构、提出解释现象和对策的统一方法化,对人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期根据中国第二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录音对李佐军研究员的发言进行整理(作者进行了修改补充)并予以刊发,以期对推动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