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6)
- 2023(10253)
- 2022(8482)
- 2021(7909)
- 2020(6439)
- 2019(14417)
- 2018(14099)
- 2017(26213)
- 2016(13707)
- 2015(15544)
- 2014(14845)
- 2013(14677)
- 2012(13696)
- 2011(12750)
- 2010(12550)
- 2009(12030)
- 2008(11401)
- 2007(9787)
- 2006(9049)
- 2005(8293)
- 学科
- 济(81380)
- 经济(81314)
- 管理(34295)
- 业(29173)
- 方法(28672)
- 数学(26009)
- 数学方法(25815)
- 企(22377)
- 企业(22377)
- 中国(21403)
- 地方(17873)
- 农(15696)
- 贸(15013)
- 贸易(15004)
- 易(14603)
- 业经(13881)
- 学(13368)
- 地方经济(12832)
- 财(12718)
- 制(11664)
- 融(11089)
- 金融(11088)
- 环境(10656)
- 银(10346)
- 银行(10330)
- 行(10102)
- 农业(10098)
- 发(9402)
- 体(9157)
- 和(9150)
- 机构
- 大学(201808)
- 学院(200743)
- 济(102076)
- 经济(100550)
- 研究(76275)
- 管理(71907)
- 理学(61636)
- 理学院(60941)
- 管理学(59996)
- 管理学院(59620)
- 中国(58935)
- 财(42877)
- 京(42020)
- 科学(41705)
- 所(37949)
- 经济学(34828)
- 财经(34684)
- 研究所(34371)
- 中心(32947)
- 经(31737)
- 经济学院(31198)
- 农(27966)
- 江(27613)
- 北京(27228)
- 院(27027)
- 财经大学(25842)
- 范(25367)
- 师范(25148)
- 业大(24628)
- 科学院(23366)
- 基金
- 项目(129624)
- 科学(103168)
- 基金(97105)
- 研究(96084)
- 家(84443)
- 国家(83865)
- 科学基金(71367)
- 社会(65928)
- 社会科(62764)
- 社会科学(62755)
- 基金项目(49288)
- 省(46926)
- 教育(43296)
- 自然(42420)
- 自然科(41508)
- 自然科学(41498)
- 资助(40970)
- 自然科学基金(40771)
- 划(40010)
- 编号(36523)
- 部(30219)
- 成果(29780)
- 发(29667)
- 重点(29578)
- 国家社会(29340)
- 中国(27294)
- 教育部(26554)
- 创(26475)
- 课题(25776)
- 人文(25420)
共检索到310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德才 张莉娟 王晓
文章通过构建MF-COVER-SVAR模型,并基于该混频模型对我国经济新旧常态下的经济周期波动进行测度,同时也利用混频冲击分解分析、混频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混频方差分解分析对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季月混频模型对于我国经济新旧常态下的宏观经济波动均具有较好的解释力;步入经济新常态之后,我国的宏观经济波动显著下降;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宏观经济中的结构性矛盾有所缓解;不论是经济旧常态时期还是经济新常态时期,我国的供给侧波动更显著地受单一的结构性冲击的影响,而需求侧波动则表现为受两种结构性冲击的共同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磊 孟勇刚 王艺枞
本文同时在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截距和方差项引入马尔科夫区制转换过程,从经济增长速度和波动强度的双重角度对我国经济周期不同阶段间的运行特征进行详细考察。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周期呈现出明显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不同状态间的转移概率存在非对称性;新常态背景下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微波化的平稳运行态势是大概率事件。此外,本文提取的一致景气指数与我国实际季度GDP增长率的走势基本一致,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各个时期的经济形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挺国 王霞
现代宏观经济研究表明,周期波动体现了月度、季度及年度等各种宏观经济指标的协同性变动。考虑到GDP等季度指标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构建了一种能够综合利用我国季度数据和月度数据的经济周期计量模型,即混频数据区制转移动态因子模型。通过对我国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和五个月度一致指标进行实证建模和估计,本文不仅识别了我国1992年至2011年间的经济周期变化,而且获得了可以描述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一致指数。特别地,本文通过收集宏观经济实时数据,进一步从实时分析的角度考察了该模型在我国经济周期测度(经济转折点识别和测定)上的可靠性和时效性,从而验证了该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颖丰
本文构建了小型开放经济下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分析进口占比和国内外产品替代弹性的动态变化来研究贸易调整时期宏观经济的动态调整机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贸易调整的策略和路径对不同冲击下经济运行的影响存在差异;国内经济冲击下的贸易调整会对经济稳态产生影响,国外经济冲击下的贸易调整对国内经济长期运行影响不显著,但是会影响短期经济调整;进口占比主要影响消费、资本、投资和实际汇率,国内外产品替代弹性则主要影响资本、经常账户和实际汇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艺枞
为对我国金融业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和及时的监测,文章采用景气分析法筛选出六个金融一致指标,基于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我国金融景气指数,并提出金融周期划分准则,对2002—2019年我国金融周期波动进行了详细测度和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我国金融业增长已经历了三轮完整“谷-谷”周期,平均持续期为51个月,总体上体现为“缓增速降”的长扩张型非对称特征。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存在一定先行关系,且这种先行关系在2012年之前更稳定,而在2014—2016年二者存在偏离。2016年以后,金融周期的振幅逐渐减小,周期波动更加温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创 王一森
综合运用连续小波变换与频域连通性等方法,探究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和各个行业领域不同频率波动成分的叠加机理,检验不同频域内经济周期与政策周期的交互影响动态。研究表明,经济周期由不同频率波动成分叠加谐振而成,其中4年左右的主周期波动主要由工业、农业、建筑业、金融业与房地产业复合驱动形成,在全球金融危机及新冠肺炎疫情时期,2年左右的短周期波动相对凸显且主要由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与交通运输业等驱动形成;财政政策周期(货币政策周期)主要在高频(低频)波动成分上对经济周期产生短期(长期)影响效应,而经济周期对经济政策周期的溢出影响则均集中于低频波动成分。这些研究为新时期协调运用各类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定向精准调控,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与调节机制,从行业叠加和时频关联视角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金全 王译兴 刘子玉
美国次贷危机过后,金融摩擦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引起社会高度重视。本文利用带有金融中介部门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定量刻画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摩擦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摩擦将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加速和放大金融冲击,金融摩擦系数与经济波动乘数效应呈反向依存关系;资本质量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具有记忆性,而货币政策调控仅在短期内有效。在金融摩擦存在的情况下,这说明货币政策对金融冲击的调整将面临着周期匹配失调的约束,有关部门不仅要采用货币政策进行短期调控,还应高度重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金全 王译兴 刘子玉
美国次贷危机过后,金融摩擦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波动中的作用引起社会高度重视。本文利用带有金融中介部门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定量刻画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摩擦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金融摩擦将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加速和放大金融冲击,金融摩擦系数与经济波动乘数效应呈反向依存关系;资本质量冲击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具有记忆性,而货币政策调控仅在短期内有效。在金融摩擦存在的情况下,这说明货币政策对金融冲击的调整将面临着周期匹配失调的约束,有关部门不仅要采用货币政策进行短期调控,还应高度重视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强资本质量管理,在最大程度发挥虚拟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进而带动实体经济复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较好,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动态的联系相对较为紧密,体现在这些国家的实体经济和金融波动对我国经济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其中金融波动的冲击较为显著。我国经济动态主要取决于自身内部因素,呈现出较明显的独立性和特异性,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动态尤其是对消费增长动态的影响较小,而发达工业化国家经济波动对我国投资增长动态的影响相对较大。
关键词:
开放经济 经济周期 多动态因素模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基于全新的中国季度宏观数据集,利用时域相关分析和频域互谱分析方法对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进行全面归纳,之后运用G7国家的数据横向比较中国经济波动特征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差异的成因,最后提出理解中国经济波动的模型框架以及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成因的启示。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发达经济体相似,但波动性显著偏高,而各变量同GDP波动的相关性则显著偏低;相对于G7国家,中国的投资、资本、劳动、政府消费、净出口及货币等变量的波动别具一格;可贸易和不可贸易部门框架可以较好地解释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基于全新的中国季度宏观数据集,利用时域相关分析和频域互谱分析方法对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进行全面归纳,之后运用G7国家的数据横向比较中国经济波动特征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差异的成因,最后提出理解中国经济波动的模型框架以及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成因的启示。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粘持性与发达经济体相似,但波动性显著偏高,而各变量同GDP波动的相关性则显著偏低;相对于G7国家,中国的投资、资本、劳动、政府消费、净出口及货币等变量的波动别具一格;可贸易和不可贸易部门框架可以较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鹰飞 王宪勇
本文基于一个较为一般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技术冲击的长期影响。以此为基础,我们使用SVAR方法识别出导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技术冲击,并且估计了它们对产出和通胀的动态影响,以及对二者波动的贡献率。结果发现,技术冲击虽然是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成因,但其贡献要远小于现有的其他实证结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乐一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问题的研究进展很快,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至今没有形成一种较为完善和令人信服的理论观点。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在周期性波动中持续增长,取得了种种辉煌成就,也历经了种种坎坷。本文拟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作些探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梁琪 滕建州
本文采用最新的随机游走滤波分析方法对中国1952~2003年间的13个宏观经济总量的波动特征、共动性和因果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总产出的周期长度在改革开放之后呈现出延长且波动幅度下降的趋势,而且总产出的波动主要受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产出波动的影响,长期以来第一产业发展对总产出的制约在改革开放之后消失了,结果还显示要素投入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来说,中国经济周期在改革开放以后呈现出更加明显的一般性周期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华冬芳 洪敏
文章利用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数"模型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Matlab软件对之进行模拟。分析了加速数、边际消费倾向与政府宏观调控时间、力度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的波动呈平稳且收敛的阶梯波动。
关键词:
乘数—加速数模型 经济周期波动 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